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文人笔下的“鸭”与中医养生文化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590
酷暑时节,最宜神清气静、鸭行鹅步。读一阙《绿头鸭》词,遥想中秋时节的清凉;喝一碗老鸭汤,享受甘平鸭肉的滋养,养阴补气,不亦宜乎。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瑶台冷,阑干凭暖,欲下迟迟。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樽素影,长愿相随。

这首《绿头鸭》是晁端礼的作品。《绿头鸭》原本是唐教坊曲名,晁端礼始用作词牌名。绿头鸭是中国饲养家鸭的祖先,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开始饲养和驯化绿头鸭,如今绿头鸭已成为大量饲养的家鸭品种。绿头鸭有类似雄鸟的头,头颈部为绿色,具辉亮的金属光泽,公鸭颈部亦多金绿色光泽。

文人笔下的鸭寓意甚多

鸭是中国最常见的家禽之一,性格温和,憨态可掬,常被诗人用来表现田园之美。如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晚岁与君同活计,如云鹅鸭散平湖。”杨万里“回身小却深檐里,野鸭双浮欲近栏。”“忽逢野沼无人处,两鸭浮沉最眼明。”陆游“鸭放竞浮新涨水,牛归正及瞑栖鸦。”“双鹅朝戏浦,群鸭暮还家。”范成大“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满怀忧患的杜甫却别出心裁,将洁身自好的花鸭自比,用来自警:“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庶人常用贽,贵在不飞迁。饱食待庖宰,虚教两翅全。”在宋人李觏这首题名为《鸭》的诗中,说出来鸭的现实意义:被用作平常百姓的贽礼,在庖厨中被人宰杀。虽然诗人有为鸭子鸣不平的意味,但与田园诗相比则大煞风景,与现实主义的杜甫相比,也太过于血腥,然而这却是鸭子的宿命。鸭子被平常百姓用作贽礼是有原因的,鸭子易于饲养,成活率高,能为平民提供廉价的肉食,改善生活。鸭子食药两宜,具有养生保健和治疗作用。鸭的肉(白鸭肉)、头部(鸭头)、羽毛(鸭毛)、口涎(鸭涎)、卵(鸭卵)、脂肪油(鸭肪)、血液(鸭血)、胆囊(鸭胆)、砂囊角质内壁(鸭肫衣)等均可入药。

鸭肉的中医养生作用

白鸭肉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特点。白鸭肉蛋白质含量比畜肉高,而脂肪与碳水化合物含量适中,比畜肉低,是优质的肉类食材。白鸭肉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接近理想值,化学成分近似橄榄油,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良好作用。白鸭肉所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其他肉类多,能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有抗衰老作用。白鸭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它是人体合成辅酶Ⅰ和辅酶Ⅱ的重要原料,有预防糙皮病、高脂血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此外,白鸭肉中含有丰富的钾、铁、铜、锌等元素,民间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

白鸭肉适宜于暑夏清补。夏季气候炎热而又多雨,暑热夹湿,常使人脾胃受困,食欲不振。因此需要用饮食来调补,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达到祛暑消疲的目的。暑夏调补应以清淡、具有滋阴功效的“清补”食品为主。白鸭肉就是暑天的清补佳品,它营养丰富,性味甘、微咸、平,归肺、脾、肾经,具有补气滋阴、利水消肿的功效。《名医别录》说:“(白鸭肉)补虚除热,和藏府,利水道。”《食疗本草》说:(白鸭肉)“补中,益气,消食。”“消毒热,利水道,治小儿热惊痫,头生疮肿。又和葱豉作汁饮之,去卒烦热。”《医林纂要》说:“鸭(肉)能泻肾中之积水妄热,行脉中之邪湿痰沫。”白鸭肉入莲藕、冬瓜等蔬菜煲汤食用,既可荤素搭配起到营养互补的效果,又能补虚损、消暑滋阴,为夏日滋补佳品;白鸭肉加配芡实、薏苡仁同炖汤则滋阳效果更佳,且能健脾化湿、增进食欲。

白鸭肉可用于虚劳骨蒸、咳嗽、水肿等疾病的食疗。《本草汇》载:“(白鸭肉)滋阴除蒸,化虚痰,止咳嗽。”白鸭肉还有利水消肿、通利水道的作用,病后浮肿和慢性肾炎可选择食用。《肘后方》载:“青头雄鸭以水五升,煮取一升,饮尽,厚盖之,取汗佳。”可用于“治卒大腹水病”。《华佗神医秘传》载:“选家骛(鸭子)之年久者三匹,加厚朴蒸食之,”治疗病后浮肿极有效,但体虚者勿服。

凡事皆有两面,鸭肉虽好,却也并非人人皆宜。外感未清、脾虚便溏、肠风下血者应尽量避免食用鸭肉。

鸭身多宝,各有其用

鸭身上的其他部分也可入药。鸭毛性味咸、平,归肺经,具有解毒敛疮的功效,煅存性研末调敷,可治疗溃疡及水火烫伤;鸭头性味甘、淡、凉,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水肿尿涩、咽喉肿痛的治疗;鸭血性味咸、凉,归肝、脾经,具有补血、解毒的功效,用于劳伤吐血、贫血虚弱、药物中毒的治疗;鸭卵性味甘、凉,归肺、大肠经,具有滋阴、清肺、平肝、止泻的功效,用于胸膈结热、肝火头痛眩晕、喉痛、齿痛、咳嗽、泻痢的治疗;鸭肪性味甘、平,归脾经,具有消瘰散结、利水消肿的功效,外用涂敷,可用于瘰疬、水肿的治疗;鸭胆性味苦、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外用涂敷,可用于目赤肿痛、痔疮的治疗;鸭涎性味淡、平,归肝、胆经,具有凉肝止痉,消肿解毒的功效,含漱或涂敷,用于异物哽喉,小儿阴囊被蚯蚓咬伤肿亮的治疗;鸭肫衣性味淡、平,归胃经,具有消食化积的功效,用于食积胀满、嗳腐吞酸、噎膈翻胃、诸骨哽喉的治疗。

酷暑时节,最宜神清气静、鸭行鹅步。读一阙《绿头鸭》词,遥想中秋时节的清凉;喝一碗老鸭汤,享受甘平鸭肉的滋养,养阴补气,不亦宜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2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文人笔下的“鸭”与中医养生文化” 的相关文章

养生先抑怒

豁达开朗,调理性情。因为,世间许多事情是无法改变的,能改变的只有我们的心态。一个豁达开朗的性格,对于好养生者,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人平和地面对各种外界刺激,减少生气发怒。 人一发怒,气就会运行逆乱而不顺畅,气受到伤害,身体就会受到伤害。可以看出,养生必须调节气机,尽量不要生气,不要让人体之气受伤...

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不能长寿健康,分析起来不外乎三方面原因:“天刑”“地杀”“人祸”。前两者属于“天灾”,人很难改变,而后者是能自己控制的。 人不能长寿健康,分析起来不外乎三方面原因:“天刑”“地杀”“人祸”。前两者属于“天灾”,人很难改变,而后者是能自己控制的。这就得出一个结论: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健康都是自...

心理平衡是健康的金钥匙

心理平衡的关键是一个度,决定度的是心态。要平衡需先有一颗平常心,只要有了心的平衡才可能有身体的平衡。 心理平衡的关键是一个度,决定度的是心态。要平衡需先有一颗平常心,只要有了心的平衡才可能有身体的平衡。过于患得患失和心理压力过大都无法真正放平心态,平衡的心态就是一种包容、坦然、关爱而相互尊重的心态...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

男女养生各不同,你做对了吗?

男女养生各不同,你做对了吗?

  俗话说:男靠吃,女靠睡。男不离韭,女不离藕。男要“冷”养,女要“热”养……  其实,这些俗语都在说明一件事:男女养生,各有侧重。  今天就送给大家一份最全的男女养生重点手册,能帮你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健健康康活到百岁!  男靠吃,女靠睡  01  男属阳,女属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