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单纯素食饮食并不可取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36
从人类进化和抗衰益寿的角度看,大鱼大肉或单纯素食均不可取,只有荤素搭配,营养全面,平衡膳食,才是通往健康的科学之路。

随着“富贵病”的逐渐增多,人们对素食越来越感兴趣了,甚至有人认为,一切疾病都是由于过多食用动物性食物造成的。于是,素食化生存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成为不同年龄、性别、种族中时尚一族热烈追捧的生活方式。有人宣称,在食物被化学药品与化学肥料污染的今天,素食是注重健康的人最佳的饮食选择;也有人是为了环保目的而选择素食化生存,更有人把素食化生存作为修身的一种方式……总之,素食化生存的理由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素食真的那么健康吗?其实,单纯的素食也有不足,应一分为二地分析看待。

素食的确有益处

2002年1月,设立在美国加州大学的国际素食营养研究学会对1000余名素食者进行长期研究后宣称,以蔬菜水果为主的饮食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冠状动脉硬化、肥胖症、糖尿病与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对因年老而引发的肾、神经、脑功能衰弱,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相对非素食者,素食者摄入的胆固醇与脂肪总量明显要低。另外,素食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调节代谢功能,加强皮肤的营养。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当素食的好处被大大宣扬的时候,更多的研究者对素食化生存提出了质疑。

素食不利于强身健体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单纯素食无法得到只有从荤食中才能获得的维生素B12,而机体缺乏维生素B12,可导致精神和心理上的缺陷,以及记忆力下降、舌头肿痛、吞咽困难、易疲劳等。若孕妇长期食素,可导致胎儿脑组织永久性损伤。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素食主义者倡导的“健康生活”并非十全十美。长期素食,蛋白质得不到充分供给,其后果是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临床医生发现,蛋白质不足是引起消化系统肿瘤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人脑的形成发育所必需的大部分营养成分必须从动物性食品中摄取,如缺乏可导致人脑退化,患痴呆症。而且由于食物单调,素食者机体中掌管食物消化的酶系统的功能逐渐遭到破坏,最后导致物质交换失调,疾病缠身。

悉尼大学卡罗琳·雷博士的研究结果也给了素食者一击:多吃牛肉不仅让人身体强壮,而且能使人更加聪明。雷博士选择悉尼大学45名吃素食的学生做了服用肌氨酸的对比实验。之所以选择素食者,是为了避免肉类中肌氨酸的摄入使实验产生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服用肌氨酸的学生,在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上均强于没有服用肌氨酸的学生。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其他任何食品都高,这使它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特别有效。另外,牛肉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及锌、镁、铁等微量元素,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通过素食保持健康这个结论并不算错,只不过它的前提有点过于天真:它假设每个素食者都是合格的营养学家和植物学家,可以精确地知道盘中蔬菜的核黄素、维生素等的含量。而事实上绝大多数素食者都对这些概念一无所知,只是盲目地将各种蔬菜吞下去而已。为此,2016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素食人群(健康成人)的合理膳食提供了科学的膳食指导原则。

餐桌应是一块“调色板”

人类的饮食结构究竟应该如何调整,才能更健康更合理呢?应当说,纯粹天然、绿色和健康的食品几乎不存在,但搭配正确的食物的确能预防疾病。这方面的研究在近几年呈爆炸般增长。科学家已开始确认成百上千种有预防功能的自然化合物。虽然普通人群没有识别这些化合物的能力,但幸运的是,大自然给了我们一个简单的原则: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很多种化学成分同食物的颜色有关,这些食物的颜色正是由这些化学成分染成的,比如蓝莓的蓝、菠菜的绿、胡萝卜的橘黄。所以健康的饮食搭配应该呈现彩虹般的颜色。你的餐桌应该是一个调色盘。我国医学专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参照国内外的医学文献,也总结出合理膳食的原则。膳食讲究平衡,具体应遵照两句话,即“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指每日一袋牛奶,牛奶营养价值很高,并可有效改善钙摄入量偏低现状。

“二”指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200克以上,以五谷杂粮、米、面为主。

“三”指每日进食三份蛋白食品,每份指瘦肉50克,或鸡蛋1个,或豆腐100克,或鸡鸭肉100克,或鱼虾100克,注意荤素食品搭配食用。

“四”指四句话: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甜食勿过食,饮食勿过咸),三四五顿(指在总量控制下少吃多餐,有利防治糖尿病、高血脂),七八分饱(指饮食适量勿过食)。

“五”指每日摄取500克以上的蔬菜水果,对预防高血压及肿瘤至关重要。

“红”指每日可饮少量红葡萄酒,这有助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预防动脉硬化;每日进食1~2个西红柿,可使男性前列腺癌减少45%。

“黄”指黄色果蔬如胡萝卜、红薯、南瓜等,它们富含胡萝卜素,在人体内会转变成维生素A,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绿”指无公害绿色蔬菜和绿茶,富含各种维生素,有明确的防感染及抗肿瘤作用。

“白”指燕麦粉、燕麦片、豆类食品,每日食燕麦50克,对糖尿病患者有益。

“黑”指黑木耳,每日进食5~10克黑木耳能显著降低血液黏度,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病。其他如黑米、黑芝麻、黑豆等对健康都有益,且有滋补功效。

从人类进化和抗衰益寿的角度看,大鱼大肉或单纯素食均不可取,只有荤素搭配,营养全面,平衡膳食,才是通往健康的科学之路。我国有不少的居民基于宗教、信仰、环保、健康等原因吃素。吃素,如果膳食安排不合理,容易出现蛋白质、维生素、多不饱和脂肪酸、铁和锌等微量营养元素的缺乏。素食者应当通过增加大豆和豆制品的消费获得优质蛋白质,经常吃一些全谷物、坚果和菌藻类的食物,还应选择多种烹调油,以满足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929.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单纯素食饮食并不可取” 的相关文章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桑葚有“解酒中毒”的功效,但是不像网文中提到的那样仅仅靠吃桑葚干就能搞定。 对于应酬多的人来说,能解酒又护肝的食物是最受欢迎的。最近一则“酒精最大的克星—天然的解酒食物桑葚干”的文章在网上热传,那么,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这篇网文中说到:酒前吃桑葚干,可以预防酒精中毒发...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适合吃什么食物,是从五脏的特性和不同需求说的,不能太过机械,每种味道列举的食物也不一定完全准确,我们日常生活运用的时候要灵活。 人体有病可以用不同味道的药物进行补泻治疗。《素问·脏气法时论》讲到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就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食物来进行调理。 食物...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神农本草经》中称豆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因为其外形像一把玉如意,故又被称为“如意菜”,豆卷与豆腐、酱及面筋被西方并称为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豆卷与笋、菌又被古人并列为素食鲜味三...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整个夏季,因炎热少食的人们,便可以在这个季节好好食补,为应对寒冷的冬季奠定良好的基础。 秋季食疗本草多...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 虽然处暑了,但目前仍处在长夏这一阶段。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以下介绍几道保健养生祛湿粥茶饮: 茯苓粥...

玉米须养生小吃食3款

玉米须养生小吃食3款

玉米须可以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还具有抗痛风作用;因此,玉米须具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故有“一根玉米须,堪称二两金”之说。 眼下,北方的夏玉米长势正旺,一片片青青玉米林在广袤的田野蓊蓊郁郁,蔚为壮观。那一杆杆秀颀的玉米开始孕穗,它雌雄同株异位花序,最顶端的是雄花序,也称天花;中部由腋芽发育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