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诗经》里的中医养生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445
我国中医养生学的起源、发展几乎与《诗经》同步,因此在《诗经》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养生学内容。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人们养生的目的在于健康长寿。我国中医养生学的起源、发展几乎与《诗经》同步,因此在《诗经》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养生学内容。在中医“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理念的影响下,在饮食、医药、环境卫生、音乐等方面,古人逐渐积累起丰富的养生经验。

追求健康长寿

在《诗经》中,人们对生死已经有了较客观认识。如《小雅·常棣》中“死丧之威”,意思是切身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唐风·葛生》中“百岁之后,归于其室”,认识到人的寿命应该在百岁左右。《曹风·蜉蝣》中“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诗人借助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和对于终需面临消亡的困惑,感叹生命的短促。

在感伤、叹息的同时,古人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和向往已言表于诗歌,成为当时社会普遍现象。在《诗经》中有很多诗句,如《秦风·终南》中“寿考不忘”、《曹风·鸤鸠》中“胡不万年”、《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商颂·烈祖》中“绥我眉寿,黄耇无疆”、《周颂·载见》中“以介眉寿,永言保之”、《小雅·天保》中“君曰卜尔,万寿无疆”、《小雅·甫田》中“报以介福,万寿无疆”等。在整部《诗经》中,有“万年”13处、“万寿”3处、“万寿无疆”6处、“眉寿”7次、“寿考”8处。可见,古人对健康长寿的殷切希望和追求。

现代学者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中华书局1983年)中指出:“《尚书·洪范》列举五福,首即曰“寿”。《诗经》三百篇中屡有万寿、眉寿、寿考之文,殷商鼎彝殆无一器不言万寿、眉寿者。人类重视久寿,古今固无异致矣。”说明在《诗经》时期,“长寿”的观念已深入人心,“长寿”成为社会中美好的祝福语,是人们养生的目的和动力。

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以农为本,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资源,人们对于世间万物也充满了敬畏之心,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永恒的,正如《小雅·天保》中“如月之恒,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尓或承。”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渐积累顺应自然的丰富经验,如《豳风·七月》中按照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依次介绍了日常生活和劳作中的顺应自然情况,享受丰收的回报,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四月秀葽,五月呜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医药保健

《诗经》中记载的动植物类、矿物类名达几百种。尽管《诗经》中记载的中医药知识还是零碎的、简单的、不确切的,但真实反眏了当时我国古人的保健养生情况。《诗经》中很少有直接用中草药来养生或疗疾记载,但从诗句字里行间透露出许多相关信息。如《卫风·伯兮》中“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即萱草,古人认为萱草能舒畅情志,令人忘忧。

饮食养生

从《诗经》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食物来源已趋向稳定,种类也很丰富,己经摆脱了果腹的单纯生理需求,转向更有益于身心的多样选择。传统饮食养生遵循的粮食作物为主食,各种蔬菜、肉类、鱼类为副的基本饮食结构,在《诗经》后800多年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所总结为“五谷为养、五果为辅、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

从食制而言,《诗经》时期普遍遵行的是一日两餐的习惯。第一餐为朝食,见《陈风·株林》:“乘我乘惧,朝食于株”,一般在早上7~9点之间;食第二顿饭,又称晡时,一般在下午3~5点之间,见《魏风·伐》中“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定时而有规律的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到今天,在黄河流域的部分地方仍保留有一日两餐的习惯。

《诗经》中还描述了当时的饮食追求与理念“以和为美”。例如《商颂·烈祖》中“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和羹”是调和羹汤之意,“戒”是指和羹必备的五味,“平”是指羹的味道要平和。“以和为美”饮食理念对健康长寿有什么好处呢?据《周礼·天官·食医》记载:“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其养生意义在《黄帝内经》中说得更清晰:“谨和五味?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可见“以和为美”的饮食理念具有丰富的养生内涵。

居住卫生

《诗经》中,对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也有着很多记述。《诗经》中对有利健康的房屋选址要求不但与水源、耕田接近,还要考虑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大雅·公刘》中“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同时,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如《豳风·七月》中“穹窒重鼠,塞向墐户。”记述了用烟在屋内熏鼠,祛除鼠患的情景。

音乐养生

春秋时期,《诗经》中的诗篇都可以入乐,皆是可演奏的歌词,认为《风》《雅》《颂》为代表的诗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人们歌唱可以宣泄情感人们听后会感到心胸开阔、意气奋发,具有平心释躁的功能,能感化人的情志,使人趋于心理上的平和、健康状态。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意思是读诗使我振奋,学礼使我立足于社会,音乐使我自身修养得以完成。

《诗经》中的诗,融人于景,融景于情,融情于歌,浑然一体,使人们体验生命的乐趣,产生精神慰藉。欣赏音乐不仅可以对心理及个性进行调整,并且可以调谐人体脏腑功能,起到疗疾防病、保健养生作用。正如后来的《史记·乐记》(西汉司马迀)中指出的:“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音乐这种养心养身作用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

可见,《诗经》中所蕴含的养生内容虽与后世养生学相比还只是萌芽,但已显得丰富多样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9.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诗经》里的中医养生” 的相关文章

金元四家对养生学的主要贡献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1. 刘完素主张养生重在养气 刘氏的学术思想的基础是以人体阴虚阳亢立论,所以强调“六气皆丛火化”,主张寒凉泻火。养生强调气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他认为:“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知形者生之舍也,气之生者元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健康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也不是营养餐或太极拳。医疗保健的基础是调整阴阳,气血,保护精神的原则。它采用调节精神,引导呕吐,调整时间,喂养,药物,禁欲,排气的各种方法,以实现维护,调养,支持生命,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长寿”。  医疗保健是为了维持和关爱生命并实现长寿。保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人体生命...

男女养生各不同,你做对了吗?

男女养生各不同,你做对了吗?

  俗话说:男靠吃,女靠睡。男不离韭,女不离藕。男要“冷”养,女要“热”养……  其实,这些俗语都在说明一件事:男女养生,各有侧重。  今天就送给大家一份最全的男女养生重点手册,能帮你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健健康康活到百岁!  男靠吃,女靠睡  01  男属阳,女属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因此...

想要养生,那就种花养草吧!

想要养生,那就种花养草吧!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花花草草有种天然的感情。当时我们家的院子里,种满了我从各处搜罗来的花,有各色的月季、菊花、玉簪等,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草花。每到春天,月季花开,芳香四溢,其他的花也次第开放,真的是美不胜收啊!  后来,到城市求学,远离了农村,总感觉生活少了一点什么。再后来,毕业工作、结婚生子...

这才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法宝”,祛病强身真是好!西方人根本就不懂~

这才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法宝”,祛病强身真是好!西方人根本就不懂~

  中医理论,一定要知道的20个养生常识,学点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关于养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理论,一定要知道的20个养生常识。  中医理论 一定要知道的20个养生常识  1、坏情绪让你生病  坏情绪是比强力病毒更可怕的传染源!80%的疾病其实都是被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