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健康饮食 均衡为好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79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膳食平衡理念,提出中国传统饮食养生的基本观点及重要性。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膳食平衡理念,提出中国传统饮食养生的基本观点及重要性,即“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原则,强调只有保持膳食结构的多元化、平衡化、合理化,才能保持人体基本的健康状态。民以食为天,膳食营养是身体健康的基石。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由于日常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患上了慢性疾病,甚至致癌,因此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就成为拦截慢性病的首要关卡。为提高民众营养健康意识,推动全民形成健康饮食习惯,专家提醒,要“健康饮食,均衡营养”,在平时的饮食习惯中应注意: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食物应包括谷薯、蔬果、鱼禽蛋类、豆类坚果类等丰富种类,每周尽量达到25种以上,其中谷薯类和杂豆类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成人每日应摄入谷、薯、杂豆类250~400克。

吃动平衡,控制体重 热量摄入与消耗要平衡,特别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患者,低盐限糖低嘌呤饮食配合适量运动可有效减重、降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降尿酸,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多吃蔬果和水果 蔬菜水果含有丰富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日摄入新鲜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奶类豆类含有优质蛋白质和钙, 成人每日应摄入相当于300克的奶类及奶制品,25~35克的大豆和坚果。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 动物性食物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但脂肪含量也较多,有些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应适量摄入。建议成人每天摄入畜禽肉40~75克,水产类40~75克,蛋类40~50克。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应从小培养清淡饮食习惯,我国推荐成人每日摄盐量小于6克,每人每餐不超过2克盐,尽量避免腌菜、榨菜、罐头等腌制品。可以将青椒、番茄、花椒、陈皮、洋葱、香菇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调,充分利用辣、番茄汁、醋、柠檬汁等来增添食物味道。推荐每日烹调油的食用量≤30克,烹饪方法推荐蒸、烤、煮等烹调方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892.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健康饮食 均衡为好” 的相关文章

晚上吃姜,如吃砒霜?生姜的这些用处与禁忌,一定要记牢

晚上吃姜,如吃砒霜?生姜的这些用处与禁忌,一定要记牢

  生姜几乎家家都有  是不少人喜欢的调味品  在中医眼里,它更是药食同源的好食材  但关于生姜,生活中也有很多传言  比如“晚上吃姜,如吃砒霜”等等  这些传言究竟是真是假?  上周日我们针对生姜设置了3道题  你答对了几题?可可来揭晓答案啦~    【第一题】  关于吃生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脾饼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采用药食两用原料精心研制了两款富含中医药特色的药膳小饼,名为“期颐”小饼。 年满百岁为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我们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

清热解毒空心菜 两款简单药膳方

清热解毒空心菜 两款简单药膳方

中医认为,空心菜味甘性寒,入肠、胃经。具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鼻衄、便秘、淋浊、便血、尿血、痔疮、痈肿、蜇伤、蛇虫咬伤等。 民谚“南蕹西芹,菜蔬之珍”,是说蕹菜乃是菜中佳品。蕹菜俗名空心菜、通心菜。鲜嫩青绿的蕹菜,清香淡雅、清脆爽口,容易消化,且营养价值较高,适合中老年人和小儿食用...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而达到治疗泛酸、烧心和轻度胃溃疡的目的。 研究发现,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神农本草经》中称豆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因为其外形像一把玉如意,故又被称为“如意菜”,豆卷与豆腐、酱及面筋被西方并称为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豆卷与笋、菌又被古人并列为素食鲜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