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警惕几种“坏天气”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468
冷锋过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其中,心血管病患者对此最为敏感。每当冷锋来临,在气温由高变低、风力由小变大的转换期内,心脏疾病发作频繁,约有一半左右的心肌梗塞和冠心病患者,病情不同程度地加重。

冬季最显著的天气特征是气温低,人们常常特别关注低温寒冷对健康的影响,殊不知,冷锋过境、阴霾天气、冻雨和降雪等“坏天气”对人体的健康和负面影响也很大。

冷锋过境谨防病变

“冷锋”是一个气象名词,具体是指冷空气与暖空气的交接面,而这个交接面是被冷空气推动的(也就是冷空气势力更强大些)。冷锋过境是一种天气突变,主要表现于气温、气压、降水、风向风速的突然变化。按气候规律,我国大陆各地冷锋过境的次数均很多,时段也很长,从秋到春,以冬季最为频繁。

冷锋过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其中,心血管病患者对此最为敏感。每当冷锋来临,在气温由高变低、风力由小变大的转换期内,心脏疾病发作频繁,约有一半左右的心肌梗塞和冠心病患者,病情不同程度地加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冷锋过境也较为敏感,约有75%的关节炎患者,在冷锋过境前12小时疼痛开始加强,冷锋通过时疼痛最甚,冷锋通过后疼痛逐渐减轻。此外,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咯血等病症都随着冷锋的逼近而加剧。

阴霾天气空气污染严重

霾和雾很相似,区别在于水汽含量的大小——当水汽含量达到90%以上叫雾,低于80%叫霾。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烟、尘埃或其他细小颗粒物构成的。霾就是空气遭受污染的产物,对健康危害很大。因为特小的微粒可直接侵入人体呼吸系统、肺部和血液,引发哮喘、肺癌、心脑血管病和其他疾病。霾天还会影响人的情绪,人常常显得没精打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霾的形成和持续,不仅与大气环境的垂直分布有关(冬季逆温时最容易形成霾),与局地小气候也很有关系。专家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楼越建越高,增大了地面摩擦系数,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并容易在城区内积累高浓度污染。这就是能促进“霾”生成并不容易消散的“楼区小盆地”。

冻雨对健康不利

冻雨,顾名思义就是雨滴与下垫面或空中物体相碰,立即冻结于表面的雨。冻雨的形成过程,可以用“滴水成冰”来形容;冻雨形成后的景象,可以用“晶莹剔透”来形容——树枝、电线、枯草……所有暴露在室外的东西都被一层厚厚的冰包裹着,显得十分美丽。

冻雨天气对人体健康是十分不利的。首先,冻雨的形成,表明近地层空气温度低于0℃,天气比赛寒冷,容易诱发呼吸道和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冻雨降落时打到脸上或手上,容易直接导致冻伤。所以,冻雨天气发生时,必须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室外行走,要戴上帽子和手套,穿在最外面的一层衣服最好具有较强的防水防风功能。其次,冻雨形成时,大气是有逆温层的,带污染物的空气向上扩散时“无路可走”,只好向下蔓延,从而加重了大气污染,使得人们最容易吸入包括PM2.5在内的微小脏颗粒。

下雪需防雪盲症

雪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民间就有“雪水是良药”的说法,但也不可忽视雪对健康的一些不利影响。比如在城市,尤其是工矿城市,由于大气污染比较严重,降雪的过程中以及形成积雪以后,雪颗粒都会吸收许多污染成分,从而产生类似酸雨的“酸雪”,人们如果饮用了这样的“酸雪”,可直接加重哮喘患者的病情加重。

雪对健康最普遍的影响是容易导致雪盲症,一般发生在雪后天晴、气温较低的白天。形成此病的主要原因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经雪地反射到人眼的角膜,从而引起角膜损伤。其症状是畏光、流泪、奇痒、刺痛、水肿、异物感等。

此外,降雪之前的天气形势,一般不利于污染物向高空排放;而降雪后,一般都大幅降温(即通常说的“雪后寒”);积雪中行走也容易跌摔。凡此种种,对人体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702.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季警惕几种“坏天气”” 的相关文章

冬季之气谓之“寒” 养生保健“肾”为先

冬季之气谓之“寒” 养生保健“肾”为先

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去冬来,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现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易感风寒等现象。中医理论认为,冬季主气为寒,寒与肾相应,所以冬季最易耗伤肾之阳气出现腰膝冷痛等肾阳虚症状。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11月8日是立冬,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去冬来,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现腰膝冷痛、...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中医学十分注重气化运动,冬至是阴阳气交接的重要节点;中医注重天人相应,顺时养生,五运六气是自然宇宙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12.22日是冬至,它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一如年节”,民间尚有...

冬三月养生的“养藏”之道

冬三月养生的“养藏”之道

在冬季,人体的阳气也内敛、下降,并藏于肾。在五脏功能活动中,肾的闭藏在此时为主导,因此,冬季是养藏的季节,是补肾的季节。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 为什么冬季需要“养藏”? 生命是一个生、长、收、藏循环往复的过程...

冬日谨防冻疮复发

冬日谨防冻疮复发

中医认为,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其实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损伤阳气,寒凝血瘀而致。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它是由于气候寒冷、环境潮湿等因素引起局部皮肤产生的一种异常炎症反应,好发于耳部、鼻部、面颊、足跟、手指,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

冬季寒风来袭,小心吹“歪”脸

冬季寒风来袭,小心吹“歪”脸

冬季气候寒冷,是面瘫病的高发季节。患者以 20-40 岁的男性居多,病因一般是感染了嗜神经、带状疱疹等病毒,又在过度劳累或面部长期吹风等因素下而诱发。 寒风能够将脸“吹”歪,这个说法似乎不可思议。然而每年冬季,在很多人的脸上却验证了这一说法:口鼻歪斜、流口水,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等动作...

冬季来临多流感 日常起居7要点

冬季来临多流感 日常起居7要点

一转眼,立冬至,流感高发季又到来了。中医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正气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病邪自然就无法侵袭人体。因此扶正气、避邪气,才是预防流感的根本。 一转眼,立冬至,流感高发季又到来了。如何安然度过流感季,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流感为何如此可怕 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