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体虚汤养 寒来粥挡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437
小寒、大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两个节气,天气寒冷,要根据此时气候及时调整饮食,做到“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

小寒、大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两个节气,天气寒冷,要根据此时气候及时调整饮食,做到“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

饮食要随四时之变而变,不能被动跟着四时跑,要变被动为主动,提前调节饮食。而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和吸收的汤、粥,就是这时最好的饮食,俗话“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就是这个道理。大寒时节要注意饮食营养,防止寒冷对身体造成危害。

牛奶黑芝麻粥 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寒食品,将黑芝麻炒熟研末备用,粳米洗净与黑芝麻一起入锅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六成熟再加入牛奶,继续文火煮,直至成粥。该粥能补肝益肾,滋养五脏,健脾开胃,镇精安神,乌发养颜,增强人体免疫力。

白果萝卜粥 萝卜洗净切丝,放入热水焯熟备用。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煮10分钟,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能温肺益气,止咳平喘,软化血管,降低血脂,稳定血压,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体内废物排出,对防癌抗癌有很好功效。

百枣莲子银杏粥 莲子先煮片刻,然后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再用文火煮至成粥,最后加入冰糖稍炖即成。常吃此粥能养阴润肺、补中通便、保护肝功能、降低胆固醇、抑制癌细胞繁殖等,对防治骨质疏松、贫血、便秘以及角膜溃疡等,也有奇效。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清水洗净顺切大片备用,羊肉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晾凉备用。砂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下入锅内,再下当归和姜片,改用文火炖一至两小时到羊肉熟烂为止。取出当归、姜片,喝汤食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功能,保护胃壁、帮助消化。男人常食能补肾壮阳。女人常食,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症。同时,它对血管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使痉挛的脑血管舒张,使扩张的血管收缩,对偏头痛也有很好在治疗作用。

其他还有滑肉鸡粥、冬菇鸭粥、鱼生粥等,皆有补养作用。《红楼梦》中有十几种粥,林黛玉吃的燕窝粥;贾宝玉吃的碧粳粥;琏二奶奶提到的鸭肉粥和枣儿熬的粳米粥;史太君品尝的红稻米粥等等,不胜枚举。《遵生八笺》介绍了38种粥;《本草纲目》记录了40多种粥;《养生随笔》上中下三品有100多种粥;而清人黄云鹄专门写的饮食书《粥谱》中,竟一下子记录了237个粥方。古人对粥的重视程度,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698.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体虚汤养 寒来粥挡” 的相关文章

百病寒中起 5种坏习惯伤阳气

老百姓常讲“百病寒中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体寒的人群除了怕冷这一典型症状,还可能出现头晕、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大便稀烂、小便清长等现象,女性痛经也是体寒的一种表现。 寒性体质也叫虚寒体质,主要由阳虚所致。阳虚,指的是体内阴气过盛、阳气不足。 中医上讲:阳虚则外寒,阳气不足则不能温煦五脏六腑,会...

冬季养阳是关键 起居养生8要点

冬季养阳是关键 起居养生8要点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自然界万物闭藏。冬季养生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原则。 冬季的自然界阴盛阳衰,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故养生专家建议,冬季养生应该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入冬后,天气转寒,因此“敛阴护阳”的主要内容就是“祛寒就温”。一...

冬季养生“四不妄”

冬天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下一年的开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养生对来年的健康至关重要。 冬天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下一年的开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养生对来年的健康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冬季养肾保健六法

冬季户外寒冷,人们少动而多食,人体吸收功能强盛、合成代谢旺盛,可以很好地涵养阳气、培补精气,因此冬季养生最宜养肾脏。 《黄帝内经》载:“肾脏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既藏先天之精,亦藏后天之精,具有藏精和主管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功能,与自然界冬季相应。冬季自然界阳气内藏,天寒地冻,万物闭藏,最利于人体...

冬季养生重点:养肾防寒

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使身体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因此,冬季养生重点是“养肾防寒”。 “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不用暖水袋,晚上半夜都暖不过来。”36岁的市民张女士说,她最害怕过冬天,不但手脚凉,还特别容易感冒。专家介绍,手脚冰...

严冬初始话寒凉

怕冷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结底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中医认为,这里的寒不单指的是身体感受到的外寒,更指的是阳气不足、机能下降导致的内寒。 寒凉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寒凉体会的人是不会理解,寒凉是多么令人煎熬。别说弱不禁风之人,就是那彪形大汉也敌不过一缕轻微的冷风。更别说那三杯两盏淡酒了,就算有三床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