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令进补 善用传统补品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474
进食补品,是中医学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减轻慢性疾病症状的养生保健措施。那么冬季为何要进补、传统补品在冬季又应该怎样进补?这里给大家介绍冬令适时进食补品的问题。

进食补品,是中医学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减轻慢性疾病症状的养生保健措施。那么冬季为何要进补、传统补品在冬季又应该怎样进补?这里给大家介绍冬令适时进食补品的问题。

冬令是进补的最佳时季

民间历来有“冬季进补,春季打虎”、“冬季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养生谚语。冬令进补的原理与中医学天人合一、自然人体观的观点密切相关。首先,一年有四季,春天自然界阳气初生,万物萌芽复苏;夏天自然界阳气旺盛,万物繁荣茂盛;秋天,自然界阳气开始敛藏而阴气初生,万物成熟;冬天自然界阳气闭藏而阴气旺盛,万物凋零。人与万物一样,历经四季,由春季、夏季、秋季到冬季,一年的气力用得差不多了,到了冬天,自然需要加油添料,补养人体,养精蓄锐。其次,冬季是闭藏的时节,这个季节由于气候寒冷,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而且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所以适当进补不但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而且还可把补品中的有效成分储存在体内。所以冬季进补,可为来年开春乃至新一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冬季进补既可在冬季进行,更宜在冬至前后进行。至于“冬至进补”,又是因为冬至一阳生,也就是说从冬至开始自然界和人体阳气都开始生发、生机旺盛,乘此进补,补品有效成分容易积蓄而发挥最佳效能。

冬季补品分类

冬季进补的方法应该是虚者进补、辨证进补,也就是说虚了要补、虚啥补啥,各人应根据自己的体质等状况选用适宜的食物或药物等补品。也可去医院请中医师诊断,确定属于哪一类虚证,再选择相应的食物、药物等补品,使补得其所,补而受益。冬季进补常用几类介绍如下:

益气原料:食物如粳米、籼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小麦、山药、马铃薯、大豆、大枣、胡萝卜、香菇、猴头菇、豆腐、鸡肉、牛肉、鹅肉、兔肉、鹌鹑、青鱼、鲢鱼;药食两用物品像人参、黄精、山药、大枣、莲子、薏苡仁、益智仁等。

补血原料:食物如谷米、黑木耳、菠菜、胡萝卜、动物肉类、动物肝脏、乌鸡、甲鱼等;药食两用物品像大枣、桂圆、桑椹、枸杞子、黑芝麻、阿胶、当归等。

养阴原料:食物如糯米、小麦、玉米、红薯、马铃薯、燕麦、荞麦、生菜、菠菜、卷心菜、山药、豆芽、豆腐、萝卜、菜瓜、冬瓜、黄瓜、银耳、桑葚、西瓜、梨子、甘蔗、荸荠、罗汉果、猪肉、鸭肉、海参、淡菜、龟肉、蟹肉、乳品等;药食两用物品像山药、黑芝麻、百合、银耳、蜂蜜、枸杞子、火麻仁、乌梅、玉竹、阿胶、当归等。

温阳原料:食物如糯米、鸡肉、羊肉、狗肉、鹿肉、虾、黄鳝、草鱼、鲢鱼、鳙鱼、核桃、栗子、韭菜、葱、洋葱、胡椒、辣椒、大蒜、红茶、普洱等;药食两用物品像刀豆、薤白、丁香、八角茴香、小茴香、肉桂、花椒、生姜、干姜、高良姜、黑胡椒、益智仁、草果、荜茇等。

冬令进补四注意

不虚不补 循序渐进:年轻体壮无病之人,对寒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就不必进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日益增强,有人认为既然是补品,那就有益无害,因而随意服用,“无虚滥补”。还有的人求补心切,服用补品,“多多益善”,结果不但无益,反而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如有人因服用过多的人参可出现烦躁、激动、失眠、腹胀等“人参滥用综合征”,所以一定要注意正确进补。

脾胃虚弱 先调后补:平素脾胃消化功能虚弱之人,在进补时应特别注意,不能一味蛮补。因为食物、药物入胃全靠脾胃的消化吸收,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才能发挥补药的应有效应。对于这类人群,可先服用党参、白术、茯苓、扁豆、陈皮之类的调理脾胃的药物,使脾胃消化功能正常,再由少至多地进服补药,这样机体才能较好地消化吸收。

感冒急症 暂停进补:有些体质虚弱的人,在感冒或其他急性病期间,应停服补品,待感冒痊愈或急性病治愈后再继续进补,否则会使病症迁延难愈。

体育锻炼 有利进补:冬季在服用补品进补的同时,还应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运动的方法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不同而自由选择,如太极拳、医疗保健操、保健气功、散步、球类运动等,这样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胃肠道对补品的消化吸收,使补品中的有效成分能够被机体很好地利用,真正达到补而受益的目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61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令进补 善用传统补品” 的相关文章

冬季养生先养肺 五招避免肺伤害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要先养肺,如果冬季养不好肺的话,不仅养生没有效果,还会让身体受到伤害。 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身边感冒咳嗽的人特别多,有的病情严重的发展到了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患病人群也不仅局限于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就连不少平时身体强壮的中青...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中医学十分注重气化运动,冬至是阴阳气交接的重要节点;中医注重天人相应,顺时养生,五运六气是自然宇宙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12.22日是冬至,它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一如年节”,民间尚有...

未品秋浓已立冬 两藏五防话养生

未品秋浓已立冬 两藏五防话养生

传统中医认为立冬之后应该温补养阳,少吃生冷,不宜干燥。然而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渐冷,气温降低,很多市民开始注意保暖防寒以及冬季滋补。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在中国古代是个很重要的节日。传统中医认为立冬之后应该温补养阳,少吃生冷,不宜干燥。然而随着冬季的到来...

严冬初始话寒凉

怕冷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结底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中医认为,这里的寒不单指的是身体感受到的外寒,更指的是阳气不足、机能下降导致的内寒。 寒凉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寒凉体会的人是不会理解,寒凉是多么令人煎熬。别说弱不禁风之人,就是那彪形大汉也敌不过一缕轻微的冷风。更别说那三杯两盏淡酒了,就算有三床被子、...

冬令养生:早睡晚起养精气

冬令时节一定要学会如何调养身体。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养生主要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令时节一定要学会如何调养身体。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养生主要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早睡晚起 进入冬季后...

冬日美味糕

冬日里气候寒冷,人体新陈代谢变慢,消耗相对减少,此时进补身体最容易吸收,因而民间有“冬日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而在寒气袭人的冬季倘若能够自制一些药膳糕点,不但可以祛寒保暖,而且能让一家人大饱口福,增添更多的生活情趣,为此,笔者特推荐数款糕点类药膳美食,以飨读者。 冬日里气候寒冷,人体新陈代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