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如何防雾霾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533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诱发呼吸道疾病 雾霾的组成十分复杂,大小有数百种颗粒物,这些颗粒物通过人体呼吸,进入呼吸道,会引发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雾霾天气,空气含氧量低,会使心脏跳动加速,使人胸闷、气短。尤其是对老年人危害更大。

引发各种细菌性疾病 因为雾霾天气阳光照射不到大地,或者阳光微弱。这样会使地表面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快速繁殖,引起过敏等疾病。

患癌症的风险增高 众所周知,吸烟的人患肺癌的几率比普通人高60,而雾霾里含有的有害颗粒物更多,所以雾霾比吸烟更易致癌。

使人心情压抑烦躁 人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雾霾天气阴沉昏暗,空气污浊,人的情绪也会变的低落,心情烦躁。

易发生交通事故 雾霾天气会让可见度降低,严重的只能看清几米的距离。对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十分危险。

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由于雾霾天气时空气污染物难消散,应紧闭门窗避免室外雾气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室内确需开窗通风时,应避免长时间开窗,并尽量避开雾霾高峰时段为宜,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不让风直接吹进来,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为宜。

雾霾天气时应减少室内吸烟,减少高油烟的烹饪,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使用空气净化器,控制室内颗粒物的污染。养些绿色植物也对降低室内飘尘有比较好的效果。

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儿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出门或减少户外活动。如果需要外出,可戴口罩防护身体,防止污染物由鼻、口侵入肺部。外出归来,应立即洗脸、洗手、洗鼻孔及裸露的肌肤。

科学选择防雾霾口罩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所谓“防霾口罩”主要有三类:

纱布口罩 这种口罩能滤除大部分粉尘和病菌,但对PM2.5几乎没有什么防护作用。

活性炭口罩 这种口罩添加了具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层,但它只对隔绝异味起作用,对抗颗粒物防霾效果欠佳。

医用口罩 包括医用一次性口罩和N95口罩。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一般为无纺布材质,具有防飞沫、吸湿等作用,但过滤颗粒物效果并不理想,也不适合用于抵挡PM2.5。相比而言,N95口罩的防霾效果更理想,但透气性差,容易造成呼吸困难,长时间戴会出现缺氧、胸闷等情况,呼吸功能较差的小孩、老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长时间佩戴。

有效的口罩防护取决于口罩材料的组成、口罩的过滤效率和口罩与脸部的吻合程度。口罩组成材料越致密,其材料空隙就越小,颗粒物越不容易通过,过滤效率越好,但吸气阻力会越大,佩戴者舒适度较差。因此,需要在过滤效率与吸气阻力间寻找一个平衡。另外,口罩与脸部的吻合程度对于口罩的防护效果也很重要,若脸部与口罩间结合疏松的话,含有害颗粒物的空气照样可以轻松进入人的呼吸道。佩戴防霾口罩时,首先要用手将口罩四周向脸部按下,呼气吸气时感到阻力一般就可以了。

饮食起居要注意

饮食易清淡,勤喝水,少食刺激性食物,雾霾天气的饮食宜选择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这样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橙子、百合、黑木耳等具有滋阴润肺功效的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

生活起居方面,要勤洗手,避免过度劳累,避免熬夜,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对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很大的帮助。

合理安排锻炼时间

在雾霾天气下,易感人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行运动。雾霾天气参加长跑、篮球等剧烈运动不仅达不

|<< << < 1 2 > >> >>|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61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季如何防雾霾” 的相关文章

冬日晒太阳 胜似喝参汤

冬日晒太阳 胜似喝参汤

中医认为,冬阳和煦温暖,晒晒背部,可刺激督脉,能振奋人体阳气,疏通经脉,使气血顺畅,收到防病健身的效果。 民间有句俗谚“冬日晒太阳,胜似喝参汤”,冬季晒太阳古人叫负暄,也叫负日、负曝,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中医认为,冬阳和煦温暖,晒晒背部,可刺激督脉,能振奋人体阳气,疏通经脉,使气血顺畅,收到...

冬日谨防冻疮复发

冬日谨防冻疮复发

中医认为,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其实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损伤阳气,寒凝血瘀而致。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它是由于气候寒冷、环境潮湿等因素引起局部皮肤产生的一种异常炎症反应,好发于耳部、鼻部、面颊、足跟、手指,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

冬季养阳是关键 起居养生8要点

冬季养阳是关键 起居养生8要点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自然界万物闭藏。冬季养生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原则。 冬季的自然界阴盛阳衰,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故养生专家建议,冬季养生应该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入冬后,天气转寒,因此“敛阴护阳”的主要内容就是“祛寒就温”。一...

数九寒天预防脑出血

冬季寒冷刺激引起血管的强烈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导致发生病变的脑内细小动脉破裂,造成脑出血。另外,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吸烟饮酒、便秘等也容易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出血。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曾有神经内科专家说过,如果把大脑比作农田,脑血管就像水道,水道灌溉农田...

冬季养生需要辩证施补

冬天适当进补不但能确保人体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热能的支出,同时为来年的“春生夏长”以及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础。进补时要因人而宜,根据具体情况进补。 冬天是人体对能量及营养的需求较高的季节,人体吸收消化功能较强,适当进补不但能确保人体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热能的支出,以抵御严寒,增强抗病能力,同时还可将一定...

冬季养肾需“闭藏”

肾主冬,主骨生髓,在冬季要注意肾脏和相应功能的保养。冬季肾养生需“闭藏”,意思是冬天要关闭所有的气机进行收藏,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阴精阳气均处于藏伏之中,此时应注意保存阳气,这个只要简单的“早睡晚起”一招就可以实现。 《黄帝内经》认为“冬主肾”,“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季草木凋零,是自然界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