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日谨防冻疮复发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421
中医认为,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其实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损伤阳气,寒凝血瘀而致。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它是由于气候寒冷、环境潮湿等因素引起局部皮肤产生的一种异常炎症反应,好发于耳部、鼻部、面颊、足跟、手指,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

中医认为,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其实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损伤阳气,寒凝血瘀而致。因此,防止冻疮复发,关键在预防:平时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流循环,适当冷水洗手、洗脸,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要注意全身及局部的保暖和干燥;适当吃一些防寒保暖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辣椒、川椒、生姜、大蒜等;每天数次搓手、耳朵等局部皮肤,每次数分钟至局部皮肤发热为止。用揉擦按摩的方法加强局部摩擦,以迅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在预防的同时,若冻疮复发,可尝试用当归泡洗患处。当归味甘、辛,性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能,素有“血中圣药”之称,现代研究证实,当归含的挥发油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痹痛麻木和痈疽疮疡等外科疾病。当归20克、陈醋500克,放在砂锅内用文火煮30分钟,待沸后先以热气熏手部患处20~30分钟,继而倒入盆中继续以热气熏患处,待热度能耐受时将手足放入盆中浸泡并用药渣热敷患处(溃疡部位只用热气熏,不浸泡、热敷),浸泡、热敷、熏蒸均以能耐受而不致烫伤为限。待药凉后重新加热,重复3~4次,3天为1疗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575.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日谨防冻疮复发” 的相关文章

冬季养生先养肺 五招避免肺伤害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要先养肺,如果冬季养不好肺的话,不仅养生没有效果,还会让身体受到伤害。 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身边感冒咳嗽的人特别多,有的病情严重的发展到了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患病人群也不仅局限于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就连不少平时身体强壮的中青...

冬三月养生的“养藏”之道

冬三月养生的“养藏”之道

在冬季,人体的阳气也内敛、下降,并藏于肾。在五脏功能活动中,肾的闭藏在此时为主导,因此,冬季是养藏的季节,是补肾的季节。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 为什么冬季需要“养藏”? 生命是一个生、长、收、藏循环往复的过程...

冬季养肾保健六法

冬季户外寒冷,人们少动而多食,人体吸收功能强盛、合成代谢旺盛,可以很好地涵养阳气、培补精气,因此冬季养生最宜养肾脏。 《黄帝内经》载:“肾脏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既藏先天之精,亦藏后天之精,具有藏精和主管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功能,与自然界冬季相应。冬季自然界阳气内藏,天寒地冻,万物闭藏,最利于人体...

冬季养生重点:养肾防寒

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使身体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因此,冬季养生重点是“养肾防寒”。 “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不用暖水袋,晚上半夜都暖不过来。”36岁的市民张女士说,她最害怕过冬天,不但手脚凉,还特别容易感冒。专家介绍,手脚冰...

冬季养肾需“闭藏”

肾主冬,主骨生髓,在冬季要注意肾脏和相应功能的保养。冬季肾养生需“闭藏”,意思是冬天要关闭所有的气机进行收藏,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阴精阳气均处于藏伏之中,此时应注意保存阳气,这个只要简单的“早睡晚起”一招就可以实现。 《黄帝内经》认为“冬主肾”,“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季草木凋零,是自然界万物...

冬日煲款养生汤

寒冷的冬天,一锅暖暖的汤更是给人以极大的满足。民以食为天,而食的本质是营养。想要喝汤喝出健康的身体,在汤的制作细节上就要注重科学,做到“六注意”。 寒冷的冬天,一锅暖暖的汤更是给人以极大的满足。民以食为天,而食的本质是营养。想要喝汤喝出健康的身体,在汤的制作细节上就要注重科学,做到“六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