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养生需要辩证施补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390
冬天适当进补不但能确保人体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热能的支出,同时为来年的“春生夏长”以及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础。进补时要因人而宜,根据具体情况进补。

冬天是人体对能量及营养的需求较高的季节,人体吸收消化功能较强,适当进补不但能确保人体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热能的支出,以抵御严寒,增强抗病能力,同时还可将一定的能量及营养储存于体内,为来年的“春生夏长”以及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础。然而,进补时要因人而宜,根据具体情况进补。

根据年龄进补

婴幼儿 宜适当补充性味较为平和的蛋类、奶类、鱼类、蜂乳、胡萝卜等,由于婴幼儿消化功能较差,还可吃些山药、薏米、山楂、红小豆等健脾胃、助消化的食品,并少吃油腻食物。

青少年 在保证提供冬季基本营养的前提下,可适当食用莲子、百合、山药、鸡蛋、芝麻、核桃、猪心等食物,以消除疲劳,并益智安神。青少年新陈代谢旺盛,要少吃大辛大热和过于麻辣的食物,还要少吃糖类、糕点和油炸食品,以防体重超重。

中年人 可适当吃些鱼、虾、鸡肉、牛乳、禽蛋、大枣、银耳、黑木耳、藕等食品,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

老年人 多吃红薯、玉米、小米、燕麦等杂粮和豆类及豆制品,以及鱼、鹅肉、兔肉、动物肝脏、动物血、蜂乳、核桃、银耳、芝麻酱等,凡是性味过寒、过热,以及油腻不易消化的食品,均不宜老人食用。

根据体质进补

阳虚体质 平时喜热怕冷,冬天尤其严重,早早就穿起了棉衣,宜适当吃些羊肉、狗肉、鹿肉、牛肉、虾、桂圆和韭菜、油菜、芥菜、生姜等,为增强抗寒能力,还宜多吃富含矿物质尤其是铁的食物,同时忌食性味寒凉的食物。

湿热体质 平时喜冷怕热,甚至冬天都很少着棉,宜适当吃些鸭肉、鹅肉、黑木耳、银耳、芝麻、甘蔗、冬笋等,并忌食燥热食品。

气虚体质 经常感到身体疲乏,觉得气不够用或是头晕眼花,劳累后加重,可适当吃些山药、莲子、板栗、大枣、带皮花生米、蜂王浆、猪肝、鸡肝以及乳类和禽蛋等,而大寒大热食品皆不宜食用。

根据劳作进补

脑力劳动者:日常可适当多吃猪脑、鱼脑、猪心、羊心、莲子、百合、银耳、核桃、牡蛎、桑椹、花粉、蜂王浆等健脑益智食物。

体力劳动者:平常可吃羊肉、狗肉、鹿肉、虾、蜂蜜、椰汁、松子和蛋类、奶类、豆制品等食物,提高耐寒及耐劳能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59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季养生需要辩证施补” 的相关文章

冬季之气谓之“寒” 养生保健“肾”为先

冬季之气谓之“寒” 养生保健“肾”为先

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去冬来,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现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易感风寒等现象。中医理论认为,冬季主气为寒,寒与肾相应,所以冬季最易耗伤肾之阳气出现腰膝冷痛等肾阳虚症状。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11月8日是立冬,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去冬来,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现腰膝冷痛、...

冬日晒太阳 胜似喝参汤

冬日晒太阳 胜似喝参汤

中医认为,冬阳和煦温暖,晒晒背部,可刺激督脉,能振奋人体阳气,疏通经脉,使气血顺畅,收到防病健身的效果。 民间有句俗谚“冬日晒太阳,胜似喝参汤”,冬季晒太阳古人叫负暄,也叫负日、负曝,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中医认为,冬阳和煦温暖,晒晒背部,可刺激督脉,能振奋人体阳气,疏通经脉,使气血顺畅,收到...

冬季如何预防五类多发病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许多常见疾病如感冒、皮肤干燥、鼻炎等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上升。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许多常见疾病如感冒、皮肤干燥、鼻炎等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上升。如何做好防范措施,将这些多发病拒之门外?专家介绍说,做好日常保健,提高抵抗力是预防所有疾病的“万金油”。 感冒: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冬天更是“...

冬季养阳是关键 起居养生8要点

冬季养阳是关键 起居养生8要点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自然界万物闭藏。冬季养生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原则。 冬季的自然界阴盛阳衰,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故养生专家建议,冬季养生应该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入冬后,天气转寒,因此“敛阴护阳”的主要内容就是“祛寒就温”。一...

冬季来临多流感 日常起居7要点

冬季来临多流感 日常起居7要点

一转眼,立冬至,流感高发季又到来了。中医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正气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病邪自然就无法侵袭人体。因此扶正气、避邪气,才是预防流感的根本。 一转眼,立冬至,流感高发季又到来了。如何安然度过流感季,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流感为何如此可怕 专家介绍,...

数九寒天预防脑出血

冬季寒冷刺激引起血管的强烈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导致发生病变的脑内细小动脉破裂,造成脑出血。另外,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吸烟饮酒、便秘等也容易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出血。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曾有神经内科专家说过,如果把大脑比作农田,脑血管就像水道,水道灌溉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