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来临多流感 日常起居7要点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649
一转眼,立冬至,流感高发季又到来了。中医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正气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病邪自然就无法侵袭人体。因此扶正气、避邪气,才是预防流感的根本。

一转眼,立冬至,流感高发季又到来了。如何安然度过流感季,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流感为何如此可怕

专家介绍,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11月份到次年4月份是高发季,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抵抗力低下的人群最易感染。

“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一上来以发烧恶寒为主,一般发烧到39~40℃,同时伴有咳嗽、关节疼痛、咽痛等症状。” 专家说,流感之所以可怕,在于随着病情的发展,它会在短时间内引起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和神经系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并且流感病毒传染性极强,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变异,即使接种疫苗也不能100将流感“拒之门外”。

得了流感怎么办

感染流感者可自行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在家要充分休息,多饮水,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

中医认为,流感是由邪毒乘人体御邪能力不足时,侵袭肺卫皮毛所致,属于“时行感冒”范畴。专家介绍,治疗流感除了使用抗病毒西药外,中医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既可以退热、缓解浑身酸痛,也可以减少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此外由于邪热伤肺,耗伤肺阴,不少患者在退烧后,出现咳嗽不止的情况,使用抗生素往往效果不好,此时服用清润养阴的中药汤剂,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到流感季到来,就会有家庭用一些杀菌“小偏方”来抵抗流感,比如用醋熏屋子等。实际上,醋酸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时才有消毒、杀菌作用,用醋熏屋子来预防流感不仅达不到杀菌消毒的效果,还会对人的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引发咽喉不适。

有些家庭常备板蓝根冲剂,一听说流感来了,全家人都冲上两包。其实板蓝根不是“万能药”,它只是众多治疗流感方药中的一员,主要用于治疗流感中属于风热类型的病症,尤其适宜于发热、咽喉肿痛、舌质红、口渴的实热证,对于属于风寒类的流感(恶寒、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等)就没什么效果了。

中医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正气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病邪自然就无法侵袭人体。因此扶正气、避邪气,才是预防流感的根本。因此,在流感季,居民日常要做到以下几点:

合理饮食

均衡搭配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饮食宜清淡,不宜吃辛辣燥热食物,如果出现轻微咳嗽,可以食用一些润燥清肺的食物,比如银耳、雪梨、百合等。

避免过于劳累

过度劳累、睡眠不足,超出身体正常负荷,也会耗伤阳气,降低人体免疫力。因此建议冬季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熬夜次数。

加强体育锻炼

多做户外活动,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每天可进行一些活动量比较适宜的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慢跑、打太极拳等。

适当进补

平常体质虚弱、经常生病的人,在冬季一定要打好底子,必要时可进行对证的扶正固本调养,如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肺补肾(玉屏风散、参苏饮、参麦都气丸等)、补益气血(八珍汤)的中药汤剂或膏方。

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适当承受一些寒冷,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自身抵抗力和御寒力,但切忌一味追求冻感,最好根据体感及时增减衣服,尤其是头部、脚部、腹部和脖子千万不能受凉。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勤换衣,打喷嚏要用纸巾捂住嘴,避免飞沫污染。在流感季可以佩戴口罩进行预防。

加强室内通风

办公室、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要定期通风,每天至少两次,不能因为天气冷而紧闭门窗,避免室内空气污浊,病菌滋生。尽量避免前往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场所,降低感染的风险。

此外,预防流感,重在平时。可用黄芪10~12克,人参3克,防风5克,麦冬10克泡水饮用,益气养阴润肺的同时,增强机体抵抗力,一旦罹患流感,出现恶寒、

|<< << < 1 2 > >> >>|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584.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季来临多流感 日常起居7要点” 的相关文章

冬季之气谓之“寒” 养生保健“肾”为先

冬季之气谓之“寒” 养生保健“肾”为先

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去冬来,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现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易感风寒等现象。中医理论认为,冬季主气为寒,寒与肾相应,所以冬季最易耗伤肾之阳气出现腰膝冷痛等肾阳虚症状。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11月8日是立冬,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去冬来,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现腰膝冷痛、...

冬三月养生的“养藏”之道

冬三月养生的“养藏”之道

在冬季,人体的阳气也内敛、下降,并藏于肾。在五脏功能活动中,肾的闭藏在此时为主导,因此,冬季是养藏的季节,是补肾的季节。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 为什么冬季需要“养藏”? 生命是一个生、长、收、藏循环往复的过程...

数九严冬谨防燥邪扰

数九严冬是各种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肆虐的季节,这些病毒不仅喜冷怕热,而且喜燥恶湿。因此,在此时节,防燥显得格外重要。 数九严冬,朔风凛冽,此时不仅寒气极盛,而且天干物燥,常有燥邪侵扰。另外,室内使用各种不同的取暖设备,兼之食用一些温热食物,或进补一些营养物品,更会使燥邪加重。需要注意的是,隆冬是各...

三九已至 如何赶走冬季抑郁

随着冬天的到来,一种叫“冬季抑郁”的病,正在悄悄侵蚀患者,有些人常会有无精打采、乏力、失眠、易感“疲劳”的感觉。 “三九”已至,深冬来临,天气更加寒冷。随着冬天的到来,一种叫“冬季抑郁”的病,正在悄悄侵蚀患者,有些人常会有无精打采、乏力、失眠、易感“疲劳”的感觉。 什么是冬季“抑郁” 冬天有此感...

冬季养生重点:养肾防寒

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使身体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因此,冬季养生重点是“养肾防寒”。 “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不用暖水袋,晚上半夜都暖不过来。”36岁的市民张女士说,她最害怕过冬天,不但手脚凉,还特别容易感冒。专家介绍,手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