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立秋伊始应防燥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夏季养生457
秋季又是夏去冬来的转换时期,人的抗病能力有所下降,由此秋燥之邪就易乘虚侵入,引起许多疾病,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不知不觉立秋了。人们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也别忘了它还带来了时令主气——燥。秋季干旱少雨,燥邪当令。秋季又是夏去冬来的转换时期,人的抗病能力有所下降,由此秋燥之邪就易乘虚侵入,引起许多疾病,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为何会出现秋燥

中医学认为:燥易伤肺。因而“肺燥”是秋季就医时患者听到的最多的名词。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可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肺脏受伤,多有咳嗽,秋之咳嗽,常为干咳无痰或胶痰难咯,谓之“燥咳”。鼻乃肺之窍,鼻干燥或鼻衄于立秋之后尤为常见,前者几乎无人可免。喉、咽也分别是肺之门户和肺气之通道,秋燥所袭,往往会导致咽干、口燥、声哑等不适。肺又外合皮毛,秋季出现的皮肤干涩、皲裂,甚至毛发不荣,都和秋燥有关。此外,肺与大肠还有密切联系,中医称二者“互为表里”,而肺燥下移于大肠,肠燥则便秘……

秋燥发病特点

秋天发病特点在于“秋燥伤肺”,意思是指秋季好发肺系疾病,呼吸道病最多见。早秋之时,从立秋至秋分,夏日暑热尾气未消,湿邪燥邪合并伤人,称为温燥,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病复发等,此外还有其他疾病出现。若至中晚秋,从立夏至秋分后,天气转凉,寒邪与燥邪结合伤人,称为凉燥,除导致上感、咳嗽、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病以外,由于寒邪收引、血管收缩,脑血管的病变特别是中风也随之而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特别要小心为是。根据秋季的发病特点,我们必须增强防病意识,适应气候变化,努力避免秋燥伤人,防止外邪侵入。

防燥有方

慎起居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秋燥对人体的损害,应注意调节空气湿度,保持环境中的水分。早秋气温虽高,但温差较大,昼热夜凉,应注意增减衣被,不可贪凉露卧,尽量不用空调风扇;中晚秋气候逐渐变冷,应注意保温,加强饮食调护,保持心态平衡。尤其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更应避免因情绪激动而诱发中风。

常锻炼  秋高气爽是健身的大好时节,人们在立秋伊始秋燥不甚之际就应早到户外锻炼,呼吸吐纳,提高肺脏生理功能则燥邪难侵。可晨起锻炼健身,打太极拳、做气功、按摩迎香穴等方法,都是秋季保健的好措施,可以通过锻炼调动体内积极因素,御邪抗病。

调饮食  秋日在饮食上要注意滋养津液,可适量饮开水、淡茶、豆浆等饮料,并适当选食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荠、柿子、百合、银耳等。要少食辛辣、油炸、酒及干燥的膨化食品,因为此类食品易生燥化热,多食无益。早秋多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之品,中晚秋多用温补食品。此外,中医名方“增液汤”(玄参15克,麦冬、生地各12克)能润一身之燥,秋季可水煎代茶常饮。

另外,对于人体各部出现的“干燥症”,宜酌情予以调治。如鼻燥,尤其平时有萎缩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的人,可点些薄荷滴鼻油,具有清凉宣燥之功;咽燥饮用玄麦甘桔冲剂,可获良效;柿霜能清热宁嗽,用于燥咳颇为适宜;肤燥当以珍珠霜润而护之;肠燥可择有滑肠作用的蜂蜜、芝麻服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552.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立秋伊始应防燥” 的相关文章

夏季暑湿伤脾胃 自我保健四建议

夏季暑湿伤脾胃 自我保健四建议

夏季炎热多雨,湿热之气较盛;胃肠功能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在湿热较重的环境中,人容易困乏、食欲差,还容易腹泻。 夏季高温天气,人们普遍食欲下降,茶饭不香,甚至出现腹泻、呕吐、腹痛等胃肠不适,老人和儿童尤其如此。专家介绍,夏季炎热多雨,湿热之气较盛。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如果外界气候湿热...

夏季养心 养阳是关键

夏季养心 养阳是关键

中医养生讲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时值夏季,大众应根据夏季的时令特点来科学养生。 中医养生讲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时值夏季,大众应根据夏季的时令特点来科学养生。 茶饮药膳祛暑热 中草药中有一类药材,既是药物也是食物,为药食同源之品,选择这样一类药食同源之品,配成茶饮药膳,实为夏季养生之佳品。...

心脏病患者夏季预防中暑小常识

心脏病患者夏季预防中暑小常识

夏季常见的湿热天,人体不能正常排汗,皮肤血流量和心输出量大大增加,心衰发生率和心脏病死亡率也会增加。 夏季气温高,想要顺顺利利的度过夏季就要注意防暑降温。 据了解,中暑的发生是综合因素产生的,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温、高辐射,也就是俗称的干热,强烈的太阳照射和较高的温度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散失...

应对炎夏高温酷暑 避免防暑九大误区

炎夏即将来临,为了对付酷暑高温,人们各想高招。可是,有些招数却可能让人们在享受暂时的清凉惬意之后,健康受损。 炎夏即将来临,为了对付酷暑高温,人们各想高招。可是,有些招数却可能让人们在享受暂时的清凉惬意之后,健康受损。下面就是人们在夏日容易步入的防暑误区: 赤膊凉快 不少人认为衣服穿得越少越凉快...

夏季手脚冰凉怎么调理?

夏季手脚冰凉,不少都是因为空调房内温度低,使自身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人体末梢部位的血液循环更为不畅,再加上天气炎热不愿运动,会加重这种情况的发生。 据了解,夏季手脚冰凉,不少都是因为空调房内温度低,使自身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人体末梢...

立夏后养生 记住“三增三减”

立夏前后要格外注意做好各脏器的调养,为盛夏后身心渐入佳境奠定坚实基础。 立夏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季拉开序幕。气温渐升,日光渐燥,身体各脏器也随之发生不小的变化。作为暮春与盛夏的过渡期,立夏前后要格外注意做好各脏器的调养,为盛夏后身心渐入佳境奠定坚实基础。 1、养心神,增静减怒 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