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转经中的养生哲理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631
转经是西藏以及川、滇、青、甘藏区的藏传佛教的一种宗教活动,即围绕着某一特定路线行走、祈祷。转经也可以围绕佛塔寺庙、神山等进行。转佛塔是围绕佛塔转经,转寺庙是围绕寺庙进行转经,转神山是围绕自己信仰的、有灵性的神山进行转经。

转经是西藏以及川、滇、青、甘藏区的藏传佛教的一种宗教活动,即围绕着某一特定路线行走、祈祷。

转经筒也叫转经轮,是藏族群众最常见的转经形式之一。转经筒有大有小。经筒里面都装有经书,转动经筒即念诵转在里面的经文。通过转经筒以使身体汇集意念、凝聚真力,而手摇经轮、口诵经文,这本身就是一种身体和意念的和谐统一运动,对人体的大脑、心神、身体都起到了锻炼和促进作用。

转经也可以围绕佛塔寺庙、神山等进行。转佛塔是围绕佛塔转经,转寺庙是围绕寺庙进行转经,转神山是围绕自己信仰的、有灵性的神山进行转经。

转经健身健脑

转经,主要的动作就是走,从体育运动科学的角度来看,更近似于一项健身与健脑相结合的运动。以一般的转寺庙而论,转经者要口中念诵经文,有的手上还要摇动经简,边转经边对神祗顶礼。眼要观,手要动,嘴要诵,腿要行。转经时,需要调动大脑的思维、心智的明辨、手脚的运用。行走要有快有慢,转经要有急有缓,时间上要有早有晚,张弛有度。转经者的手、脑、眼、心俱协调而用,人身体各部也得到了相应的运动,这些运动都使人的身体各部得到了充分的舒展和调节,对健身大有好处。

转经可快可慢,每个人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这也刚好促进了上呼吸道的锻炼,使肺活量增加,这对增强人体在提高对感冒、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的抗病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帮助。转经多在户外活动,呼吸着室外新鲜的空气,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补充身体对氧的需求。

转经是顺时针的,有固定行走路线的“散步”了。转经的人们用闲散和缓的行走,四肢自然而协调的动作,使自己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的运动,让周身气血调达平和、百脉流通,以此达到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之效。

转经身心俱修

转经可以身心俱修,特别是对人的心灵的启迪,对人类真善美的追求,对邪恶的憎恨摒弃,在转经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提升。每一个人都在转经过程中修身修心,祈求做一个善良的人,这对人的心智发育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转经的人们可以单独修行,也可以结伴同行。当心情比较烦躁的时候转经,可以消除人们内心的不安,使人的心理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转经,使原本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营造出一种平静心理环境,激励人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此外,转经也是一个人们互相促进,互相交往交流的过程。通过转经拉近彼此的心灵隔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8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转经中的养生哲理” 的相关文章

古今名人抑怒养生

生活中,常有人为一些鸡毛蒜皮小事发怒气,不仅伤了朋友间的和气,还有损自己身体健康。请看一下古今名人遇不顺心想发怒时,如何抑怒养生。 生活中,常有人为一些鸡毛蒜皮小事发怒气,不仅伤了朋友间的和气,还有损自己身体健康。请看一下古今名人遇不顺心想发怒时,如何抑怒养生。“佩韦以缓气”的西门豹 《韩非子》载...

中医药调理亚健康有优势

从亚健康的表现来看,亚健康不仅有生理的不适,而且还有心理的障碍;造成亚健康不仅与其生存环境有关,还与其所处的社会状况有关。 从亚健康的表现来看,亚健康不仅有生理的不适,而且还有心理的障碍;造成亚健康不仅与其生存环境有关,还与其所处的社会状况有关。其核心的原因是人体脏器功能下降,主观上有身体和精神上...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健康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也不是营养餐或太极拳。医疗保健的基础是调整阴阳,气血,保护精神的原则。它采用调节精神,引导呕吐,调整时间,喂养,药物,禁欲,排气的各种方法,以实现维护,调养,支持生命,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长寿”。  医疗保健是为了维持和关爱生命并实现长寿。保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人体生命...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的一首诗偈。这首诗偈含有养生哲理。人生在世,恰似四季更替一样,有风花雪月,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倘若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包括荣辱得失、生死离别在内的一切事,更不把闲事挂在心上,善于静心...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