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病“克星”食中求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515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时节,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气候多变,温差幅度很大。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时节,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气候多变,温差幅度很大。早春寒冷、气候干燥,直接影到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从而容易造成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以及伤寒等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现介绍一组食疗方法和药膳以预防春季易感疾病。

桑菊茶:取冬桑叶、菊花5~10克,甘草2克,龙井茶3克,每天泡水当茶饮。桑菊茶具有驱风清热、利咽止咳的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身热咳嗽,头痛咽痛,口微渴等证。

公英茶:取蒲公英20克,蜂蜜15克,甘草3克,绿茶15~20克。先将蒲公英、甘草、绿茶加水煎煮15分钟,取药汁加入蜂蜜服用,每天1次,分3次服。公英茶具有清热解毒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有汗不出,头痛鼻塞,口干微渴,咽红肿痛等证。

三花茶:取银花15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放入茶杯用开水浸泡当茶饮。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汗出,鼻塞无涕,咽喉肿痛等证。

贯众茶:取贯众、板蓝根各30克,绿茶5克。先将贯众、板蓝根加水煎煮两次,每次沸后20分钟,合并滤液1000毫升,用药汁泡绿茶饮用,每天一次,连用3~5天。清热解毒,适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

姜糖饮:取生姜片15克,葱白适量,红糖20克。将葱白切成3厘米长的段(共3段)与生姜一起,加水500克煮沸,加入红糖即可。用法可趁热一次服下,盖被取微汗。有止呕吐,发汗解表,和中散寒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者。

葱白饮:取大米50克,葱白、白糖各适量。先煮大米,待大米将熟时把切成段的葱白及白糖放入即可。用法可热服,每日1次。解表散寒,和胃补中,适用于风寒感冒。

葱姜芫荽汤:取连须葱白15~30克,生姜10~20克,芫荽10~15克,食醋10~30毫升,先将生姜煎约5分钟,然后加入葱白和芫荽,再煎2~4分钟;然后将食醋兑入,倾出煎液,趁热服下;然后盖被发汗,一般约1小时左右汗出热退。如在服用后2小时内仍不出汗或虽有微汗,但不通畅,可接上法再煎服一次。如放在风寒感冒初期效果特好,多数服一剂即可痊愈。所用均为鲜品,不宜久煎。

清补菜鸭:取菜鸭1只,去毛及内脏洗净,淡菜18枚,生地、党参各15克,山药12克,加水炖煮至自烂熟食用。能滋补五脏、安和六腑,预防水痘、流脑等。

神仙粥:取生姜3~5克,糯米50~100克,连须葱白5~6茎,米醋10~15毫升,先将糯米洗净后与生姜入砂锅内煮一二沸,再放进葱白,待粥将成后,加入米醋,稍煮即可。对春季风寒感冒及流感效果较理想,但要趁热服用,服后最好盖被静卧。

鹌鹑蛋健体汤:取当归、黄芪各10克,鹌鹑蛋10枚,加水煮熟食用。能补益气血、强壮体魄,预防多种传染病。

枸杞银耳羹:取银耳、枸杞子各10克、山药15克,加水炖烂后烊入冰糖30克,蛋清2个,最后撒上菊花3克,稍煮即可食用。每日2次,能预防流脑、猩红热等传染病。

荸荠萝卜汁:取荸荠、萝卜各250克,分别洗净榨汁,混匀后随意饮用。能预防百日咳、白喉等疾病。

枸杞蛇肉汤:取枸杞子15克,乌蛇肉20克,玫瑰花6克,加水煎服,每日2次,对预防麻疹、水痘等有较理想的效果。

虫草山药烧牛髓:取冬虫夏草6克,山药30克,牛骨髓50克。先把牛骨髓蒸熟,再将冬虫夏草、山药同放入瓦盅内加水盖好,隔水蒸熟食用。能益精填髓、益肾健脾,对流脑有预防效果。

扁豆:扁豆60克洗净,浸泡2小时,加入粳米150克,放适量水煮熟后即可食用,每日2次,可防治春季传染病。扁豆,又称眉豆等,性味甘,平;功效健脾和中,清热化湿;扁豆熟食能健脾胃,止呕止泻;凡脾胃虚弱,饮食日减,呕恶气逆,久泄不止,妇人带下及小儿疳积,可为食疗补品。如煎熟吃或入药,可用治疗湿热吐泻,头昏胸满者,宜为春季及夏季辅助食疗之用。

洋葱饭:先将水烧开,放入碎葱和盐,大米慢慢煮熟即可。此饭有特殊的香味,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血糖,预防春季某些传染病等。

培根洋葱汤:取培根片2条,洋葱1粒,酱油1小匙,水1碗半。将培根切成细丝,洋葱除去外膜,切成细丝;培根用小火炒香;再加入洋葱不停地翻炒;加入酱油、盐,小火翻炒,炒至洋葱软透;加入一碗半水,转小火煎煮约15分钟,即成。此汤有杀菌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预防春季某些传染病等。

芝麻核桃粥:取核桃100克,黑芝麻1大匙,面粉2大匙,糖1大匙。将核桃敲碎,入锅中用小火炒过,盛起;黑芝麻同样如此炒过,可增加脆度;将核桃、黑芝麻、面粉、糖与水混合搅匀即可。此粥有光泽肌肤、恢复体力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预防春季某些传染病等。

凉拌山药枸杞:取山药200克,枸杞6克。山药与枸杞混合拌匀或浇上椰汁,口味更佳。有健胃整肠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葱豉茶:葱白3根,淡豆豉9克,生姜3片,荆芥15克,茶叶末5~10克。共同煮水当茶饮,每天1剂。葱豉茶具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无汗,鼻塞流涕等证。

罗汉茶:罗汉果20克,绿茶两克。先将罗汉果加水300~500毫升,煮沸5~10分钟后,加入绿茶再熏1~2分钟即可,每天1剂,分3~5次饮服。有清热化痰止咳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所致咳嗽痰黄或小儿百日咳等。

五神茶:茶叶6克,荆芥、防风、苏叶、生姜各1.0克,加水适量,用文火煎煮15分钟,然后放入红糖30克溶化饮服,每天两次。五神茶具有发散风寒,驱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恶寒,身痛,无汗等证。

春季传染病,也可采用别的方法防治。

脚心敷药法:感冒初发时,患者可用温开水把双脚清洗,擦干,用小块麝香虎骨膏贴于涌泉穴(脚心),24小时更换一次。

蒸汽吸入法:取茶杯倒入开水,使鼻孔对茶杯口冒出来的蒸汽呼吸,距离以能忍受热度为限,直至开水不冒气为止。每日反复5次。

醋、艾熏:按每立方米空间,选用食醋5~10毫升,再加清水10~20毫升稀释并加热,用器皿盛装,置房中蒸熏两小时。隔天一次,连熏3~5次。亦可用艾叶或艾条每天熏1~2次,每次20分钟左右。

早春时节人们要尽量多“捂一捂”,尤其对于手、脸等易受冷空气袭击的部位。睡眠时被子应盖得稍厚一点,以不出汗为宜。室温控制在16℃~20℃较合适。平时应多参加各种室内外健身活动,不宜久坐不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762.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春病“克星”食中求” 的相关文章

春补五脏养肝为先

春季补五脏应以养肝为先。肝脏具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春季养肝护肝做得好,身体一整年就会健健康康。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天养肝防病也是最佳时节。春季补五脏应以养肝为先。肝脏具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春季养肝护肝做得好,身体一整年就会健健康康。中医认为,...

春季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很多人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治疗存在误区,导致治疗效果不好且反复发作。春季是过敏性鼻炎患病的高发期,人们如何才能远离鼻炎折磨? 纠正过敏性鼻...

春捂养生 捂好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脐四部位

春捂养生 捂好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脐四部位

早春时节,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脐这四个部位最需要好好捂捂。 老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有道理的,但“捂”的位置很有讲究,绝不是“不减衣服”这么简单。 早春时节,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脐这四个部位最需要好好捂捂。 1、手腕:守住全身血脉 (手腕处有心经的原穴——神门) 心主管全身的血脉,...

“三招”防“春困”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进入春天,人们往往会感到容易困倦,这就是所谓的“春困”。其实“春困”不是病,而是生物钟的转换。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进入春天,人们往往会感到容易困倦,这就是所谓的“春困”。其实“春困”不是病,而是生物钟的转换。那么,怎么预防“春困”?教您三招。 第一招 晚睡早起、...

春季养生怎么养肝

《黄帝内经》认为肝脏为“将军之官” “罢极之本”,具有主疏泄、调畅气机与主藏血、调节血量的功能,与自然界的春季相应。春季自然界万物生发,最利于人体肝脏疏泄功能的发挥和喜条达特性的展现,因此春季养生宜养肝脏。 《黄帝内经》认为肝脏为“将军之官” “罢极之本”,具有主疏泄、调畅气机与主藏血、调节血量...

春季应防膝关节病

骨关节炎属于“痹证”“骨痹”范畴,为气血亏虚和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致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的病证。本病以中老年人多发和常见,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和髋关节沉重、僵硬、疼痛,甚则畸形强直、拘挛屈曲。 进入春季,虽然温度一天天转暖,来医院看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却明显增多。这与春季气候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