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季 中医教您如何调神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834
中医所说的神,是指精神、意识、思维,即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调神,就是通过调养心神、舒畅情怀和意志等方法,来保持人体的心理平衡,从而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

中医所说的神,是指精神、意识、思维,即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调神,就是通过调养心神、舒畅情怀和意志等方法,来保持人体的心理平衡,从而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作为与天地相应的人来讲,调神显得格外重要。

春季情绪易波动和困乏

春天到来之后,伴随上升的春阳,不仅人的生理活动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发生波动,同样人的心理活动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民谚云:“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据医学气象学研究,在乍暖还寒之际,变化多端的气候常使很多人难以适应,出现情绪不稳、多梦、思维亢奋、精力难以集中等心理上的不适,而那些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的人,甚至达到难以忍耐的程度,以致出现激动、暴怒、无事生非等病态情绪。这也是所谓“菜花黄,痴子忙”,精神病容易在春季复发的原因。

另外,进入春天,随着温度的升高,皮肤毛孔舒展,血管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大大增加,而供应大脑的血液相应减少,以至大脑相对缺氧。同时,由于空气湿度增高,使人体水分无法从汗腺蒸发,影响了体液的正常分泌、代谢,而气温又使人感到暖融融的,对人体产生良好的镇静与催眠作用。这些都可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的无精打采、困倦乏力、精神不振等“春困”症。

春应养心调神 舒肝畅志

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志,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考敏捷,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和正常。同时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就易于和谐、开朗和宽阔。因此,改变上述状况的最佳方式即是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爱好,寻求各自的雅兴,养心调神,舒肝畅志。

调神,最主要的就是要接近大自然。绿色,乃大自然的本色。草坪、翠林、绿叶、红花、谷物、蔬菜、瓜果等植物构成的绿色世界是当今世人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所在。常到绿色环境中,呼吸新鲜空气,以及常食含叶绿素多的蔬菜、水果,乃是人生长寿秘诀之一。这一点在春季调神中尤为重要和突出。随着春天的到来,闭藏了一冬天的阳气也渐发于外,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普遍活跃起来,大有“久静思动”之意。在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春天,应外出到大自然中,登高赏花,踏青问柳,置身于鸟语花香的春光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舒展一下浑身的筋骨,会使人倍觉神爽意快,精神为之一振。此时,不宜孤眠独坐,自生郁闷,以免扰乱心神。

传统养生观点认为,肝主升发,与春天万物萌发之机相应,所以在精神调养方面,应着眼于一个“生”字,一定要让情志生机盎然,务必保持思想开朗,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精神愉快。这是春天调神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肝在志为怒,性喜条达,恶抑郁,故在春天要尽可能排遣沉闷、抑郁等不良情绪,尤其是遇事戒怒。“怒”是养生最忌讳的一种情绪,它是情志致病的罪魁祸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这就是“怒则伤肝”的道理。除此之外,要想保持精神愉快,还要培养开朗的性格和幽默风趣感以及“知足常乐”的思想,这些都是调节情志的灵丹妙药,对于维持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极其重要。再有,就是在当今社会要注意协调好周围的人际关系,若人际关系好,就会引起愉快的情绪反应,产生安全感、舒适感和满意感,心情自然恬静舒畅。这些都是调神不可或缺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73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春季 中医教您如何调神” 的相关文章

春眠不觉晓 除困四妙招

春眠不觉晓 除困四妙招

春困虽不是病态,但疲惫的精神状态对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都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冬去春来,风和日丽,万物复苏,鸟语花香。在这个阳光明媚、生机勃勃的季节里,不少人会出现疲乏、困倦、懒洋洋、头昏欲睡,大有“春眠不觉晓”之感,这就是俗称的“春困”现象。 春困虽不是病态,但疲惫的精神状态对日常生活、...

春色正中分 养生遵“运气”

春色正中分 养生遵“运气”

从运气角度呢来说,2019年干支甲子纪年为己亥岁,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中见少宫土运,司天之气克中运,属于运气相合中的“天刑年”,气候变化相对剧烈,运气因子中风、火的因素较多。 《黄帝内经》强调养生治病应“先立其年,以明其气”,进而做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从运气角度呢来说,2019...

春季除湿四妙招

春季除湿四妙招

凡有内湿的人,一旦遇到湿度大的环境,里应外合,极易引发身体不适。湿气长期藏于体内无法排除,对人体危害是非常大的。春季祛湿是调理慢性病、拥有健康身体的基础。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但却有不少人总是感觉自己精神不振、身体沉重、没有食欲、大便黏腻、头晕脑胀、昏昏欲睡、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等,这很可能...

早春来得早 五运六气养生好

今年春的气息来得早,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描述这一时段的特点是“气乃大温,草乃早荣”。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伴随惊蛰的一声春雷,已然进入仲春时段。早春寒温不定,乍暖还寒,或春意盎然,有时还会出现“倒春寒”,所以民间有“春冻如马啃”的谚语。仲春易发春困,这一阶段,万物升发,人体气血、阳气也应时而...

春捂养生 捂好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脐四部位

春捂养生 捂好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脐四部位

早春时节,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脐这四个部位最需要好好捂捂。 老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有道理的,但“捂”的位置很有讲究,绝不是“不减衣服”这么简单。 早春时节,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脐这四个部位最需要好好捂捂。 1、手腕:守住全身血脉 (手腕处有心经的原穴——神门) 心主管全身的血脉,...

春季预防心脑血管病要“三保”

春季是心脑血管病易发期,此时防心脑血管病,除了要特别注意讲平衡,还要做到“三保”。 春季气压时高时低,人体跟着温度和气压紧赶慢赶会比较疲累。这种刺激使人体血管收缩,心肌供血不足,以致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因此春季是心脑血管病易发期。此时防心脑血管病,除了要特别注意讲平衡,还要做到“三保”。 保冷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