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中医食疗帮您驱走春季失眠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475
春季一到,很多人也迈进了失眠的大队伍中。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如果不注意情志调摄,情志不遂,肝气抑郁,肝失条达,气郁化火,上扰心神则出现不寐。

春季一到,很多人也迈进了失眠的大队伍中。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如果不注意情志调摄,情志不遂,肝气抑郁,肝失条达,气郁化火,上扰心神则出现不寐。有些人因失眠困扰会去医院开安眠药,但这类药物属国家管理的二类精神药,长期连续用药可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因此,建议春季有失眠问题的人先试试中医食疗,一般都能取得不错疗效。

百合

中医认为,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可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等症;凡是睡眠不安、易醒、多梦、易惊者,睡前均可饮百合汤。《日华子本草》谓其“安心,定胆,益志……”治疗应用证明,百合对老年性失眠、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心悸、失眠、多梦有较好疗效。用法是每天早上,用250毫升开水冲泡15克百合,到晚上临睡前,把泡过的百合和水一起倒进小锅里煮,煮开后再多煮两三分钟。然后等不烫时,吃百合喝汤。也可以取百合30克,用清水浸泡半天,去其苦味,再加大米100克,水适量共煮至粥成,加冰糖适量,早晚各服1次。

大枣

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不足、血虚证、脏躁证等。大枣还能养血安神,既可治疗因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疲倦无力等症,又可治疗因心虚肝郁引起的精神恍惚、睡眠不佳、神志失常等症。失眠或者神经紧张者,可尝试每天晚上用大枣30~60克,加水适量煮食,或与百合煮粥食用,能帮助你进入睡眠。

桂圆

桂圆性味甘温,无毒。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医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等。中医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等梦的方剂“归脾丸”就有桂圆肉。

食疗可做桂圆肉花生鱼头汤。取草鱼头700克,花生30克,桂圆肉20克,红枣12个,清水、姜片各适量。将花生洗净,浸泡1小时;将红枣和桂圆肉洗净,灼烫一下;热油锅,放入姜片和鱼头,煎至双面微黄;倒入滚烫的热水,旺火煮5分钟;将除花生外的材料全部倒入汤锅中,盖锅盖,大火煮滚后,关火;整锅倒入电炖锅中,放入浸泡好的花生,盖锅盖,通电,大火;炖2.5小时左右,即可断电起锅。

莲子

中医认为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脾、肾经,补益心气,健脾止泻,补肾固精,主治脾虚便搪、痢疾、食欲不振;或心肾不交、失眠多梦、心悸、五心烦热等症状。每晚睡前服用糖水煮莲子会有良好的助眠作用。或取瘦猪肉片250克,莲子肉50克,加水共煨炖至熟,调味服食。适用于失眠、气短乏力者。

冬虫夏草

中医认为,冬虫夏草是唯一具有阴阳同补功效的中药,可以“理诸虚百损”,而且“药性温和,老少病虚者皆宜使用”。现代研究发现,冬虫夏草可增加动物和人的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难治性顽固性失眠可试用冬虫夏草食疗。 有病例证明,每天1.5克,连服两个月,可改善睡眠。也可先将1斤羊肉洗净切块入沸水锅中汆一下,与虫草5克、怀山药30克、枸杞子15克、蜜枣30克、生姜6克一同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转用文火炖至羊肉熟烂,加精盐调味食用。此汤有调补肝肾、益精壮阳之功效。适用于肝肾两虚的男子精少不育及夜尿频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证。

灵芝

中国最早的药典《神农本草经》里上品中药占120味,其中灵芝占6味,简称“六芝”。青芝(平盖灵芝)“补肝气,安精神”;赤芝(无柄赤芝)“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黄芝(野生桑黄)“益脾气,安神”;白芝“益肺气,通利口鼻,安魄”;黑芝“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紫芝“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不难看出,上述六种灵芝的功能都可以改善睡眠。取灵芝9克,银耳6克,冰糖15克,用小火炖2~3小时,至银耳成稠汁,取出灵芝残渣,分3次服用,治咳嗽,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怔忡、健忘等症。也可以取灵芝50克,大枣100克。用白酒500克浸渍。每次饮1~2小杯。亦可用本方同粳米煮粥食。本方以灵芝补气益血、养心安神,以大枣增强灵芝的功能。用于心脾两虚,心悸失眠。亦用于老人气血不足,体倦乏力,心悸短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70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中医食疗帮您驱走春季失眠” 的相关文章

气温变暖病菌生 沐浴春风防疾病

气温变暖病菌生 沐浴春风防疾病

春季气温逐渐上升,病菌病毒也随着“春风”而复苏并繁殖,因此我们在沐浴春风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疾病。 春季气温逐渐上升,病菌病毒也随着“春风”而复苏并繁殖,因此我们在沐浴春风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疾病。 我国养生家自古就重视春季天气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并根据天气特点指导人们的生活起居。如《摄生消息...

警惕“春困”的信号 缓解春困“四妙招”

警惕“春困”的信号 缓解春困“四妙招”

克服春困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首先要早睡早起,保证睡眠。 常有人开玩笑说自己是“春困秋乏夏打盹”,到了冬天还得“冬眠”。其实,“春困”这种情况的发生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春困是因自然界气温回升而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寒冷的冬季,受低温影响,人体皮肤汗腺收缩,保持体温恒定;进入春...

春季除湿四妙招

春季除湿四妙招

凡有内湿的人,一旦遇到湿度大的环境,里应外合,极易引发身体不适。湿气长期藏于体内无法排除,对人体危害是非常大的。春季祛湿是调理慢性病、拥有健康身体的基础。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但却有不少人总是感觉自己精神不振、身体沉重、没有食欲、大便黏腻、头晕脑胀、昏昏欲睡、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等,这很可能...

春气通肝主生发 此季养肝最适宜

春气通肝主生发 此季养肝最适宜

春气通肝,春天是肝旺之时,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最适宜养肝。 春天正是万物复苏、阳气渐生的季节,与肝相呼应,春气与肝气相通,春季养肝即是应季养生。四季养生遵循“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春天是草木萌生,百病始发的季节,更是肝病的多发时节。因为春气通肝,春天是肝旺之时,在春天,肝气旺...

寒冬已尽春伊始 春季养生养“生气”

寒冬已尽春伊始 春季养生养“生气”

养生两字可理解为养“生气”。生机勃勃的状态,体现了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春天给人的感觉,正如中医描述小儿生理状态时所言:“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数九寒冬将尽,盈盈春意正来。从上一年的冬至开始为“一九”,直到早春三月“九九”结束,数九的日子漫长却又充满期待。“九九消寒图”...

春季养肝必备7大绿色蔬菜

春季养肝必备7大绿色蔬菜

中医认为荠菜性味甘平,能够和脾、利水,还能明目,《名医别录》说它能利肝气,也就是能促进肝气的生发,是得春气之先;肝开窍于目。 春季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春季养肝吃什么呢?现在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春季养肝必备的绿色蔬菜,爱养生的朋友可要注意了。 1、香椿 民间亦有“三月八,吃椿芽儿”的说法。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