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养生人群 > 正文内容

对自然分娩的几个误解你有吗

生活百科2年前 (2023-08-19)养生人群69

统计数字表明:剖宫产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与分娩妈妈要求剖宫产心理有密切关系。其实,剖宫产是一种万不得已的分娩方式,而且它利少弊多。

在正常情况下,其比例应该仅占分娩总数的15%以下。很多孕妈妈是因为恐惧等心理问题或是对分娩的误解而选择剖宫产,这不仅对自己和宝宝的身体健康不利,而且还得不偿失。一般来说选择剖宫产的分娩妈妈会有以下心理问题和误解:

误解1、自然分娩遭罪

分娩妈妈在分娩时,难免要消耗一定的体力。由于分娩时子宫收缩和胎宝宝压迫,使子宫壁受压,子宫肌缺血缺氧,由此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分娩痛,分娩妈妈称之为“遭罪”。其实,剖宫产由于麻醉药的止痛作用,分娩痛是减轻了,但剖宫产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麻醉意外;若膀胱充盈或肠道充气,手术稍有不慎便易伤及膀胱或肠管;术中也可能伤及胎宝宝或术后牵拉胎宝宝所致胎宝宝骨折;少数病例尚可发生羊水栓塞;术后分娩妈妈出血和产后感染率都较高;还会引起术后肠粘连等等。

分娩妈妈一定要考虑全面、权衡利弊,能够自然分娩的孕妈妈,最好还是不要挨上这一刀。

误解2、自然分娩不成会“吃二遍苦”

有的分娩妈妈怕到时候生产困难,再开刀,吃二遍苦。其实,这大可大必忧虑。分娩妈妈采取什么样的分娩方式,最好听从医生的安排,医生会根据产力(子宫收缩力)、产道(以骨盆为主)和胎儿(大小、胎位,是否畸形)等三个条件为你决定适合的分娩方式。

误解3、自然分娩的孩子智商低

有的孕妈妈出于“可怜天下母亲心”的天性,惟恐在分娩时,胎宝宝的头部受挤压而影响孩子的智商。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700.html

分享给朋友:

“对自然分娩的几个误解你有吗” 的相关文章

民间养生|百岁奶奶的揉搓养生法

民间养生|百岁奶奶的揉搓养生法

  生于1915年,今年已经104岁的谢雪梅老人是广西南宁市人。尽管老人已是百岁,但精神抖擞、腿脚灵便、耳聪目明。自己一人独居,洗衣做饭亲力亲为。老人家的身体力行让人称赞不已。  民间养生|百岁奶奶的揉搓养生法揉搓拍打身体健  每天都做一样的运动,你能坚持多久?谢奶奶有一项养身运动坚持了20年,那就...

全球最长寿老人年龄达117岁260天 目标是120岁

全球最长寿老人年龄达117岁260天 目标是120岁

  9月18日,日本福冈,全球最长寿老人田中年龄达到117岁260天,追平日本历代最长寿老人年龄纪录。1903年,田中出生于福冈市,目前在一家养老院生活。2019年3月,其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在世的世界最高龄者”。据报道,在养老院内,田中日常喜欢下黑白棋等。其孙子田中英治称,“祖母如今的目标是1...

有多少人喜欢养生和保健?为什么喜欢养生?

养生保健,是对健康重视的一种表现,养生保健的群体越来越多。据了解,现在不光老年人喜欢养生,连90后也开始泡枸杞了。 为什么喜欢养生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1、看病看不起。一群门面派,提倡医改,从药品下手,让人以为药品便宜了大家都能看得起病了。但是现在去医院试一试,(以前我在中医院,现在在西医院进...

养生到底重不重要?你怎么看?

养生到底重不重要?你怎么看?

感谢邀请! 首先回答您的问题,养生重要,而且非常重要。 说起养生,这得从咱们中华文化宝藏的钥匙—中医说起,自古,中医有治未病这一说法。也就是未病先治,用现在的话说呀,就是养生!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调理、运动疗法及中草药等多种措施,调养体质,调理身体阴阳气血等平衡,...

为什么一些中老年人喜欢在朋友圈转发养生知识?

为什么一些中老年人喜欢在朋友圈转发养生知识?

⊙2019.02.19 这是人之常情吗,中老年人到了注重养生的年岁,健康对他们最为重要,有了养生的方法,养生的体会,养生的经验,或者读了有的养生美文,他们都会在圈群中分享的,这是一种快乐。 这种喜欢,其实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进步,中老年人从拼身体拼健康到关注身体关注健康,有了观念的转变和提升,这对我...

为何有些烟酒不沾、勤于养生的人也会得糖尿病?

为何有些烟酒不沾、勤于养生的人也会得糖尿病?

营养师小糖来为大家解答,糖尿病和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都有关,其中生活习惯占到了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就是生活习惯差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那为什么有的人不抽烟不喝酒还爱养生,却也得了糖尿病呢? 因为,这些人是假养生。 在很多人眼中,尤其是缺乏医学常识的老年人,认为养生就是给自己买各种各样的补品、保健品,吃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