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霜降后,进入秋季倒计时!我们该如何养生?

生活百科3年前 (2022-02-27)秋季养生86

霜降后,进入秋季倒计时!我们该如何养生?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1张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过后意味着深秋来临,是由秋入冬的过渡时期。深秋养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调节和防护呢?

霜降后,进入秋季倒计时!我们该如何养生?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2张

1、防燥润肺

深秋季节,气候干燥,口干舌燥、皮肤干裂、头发干枯、眼睛干涩、便秘等现象十分常见。

深秋防燥常识

1饮食宜清淡为主,注意补充水分

减少辛辣刺激、油腻、过咸的食物,饮水宜少量频服。

2多食应季果蔬和滋阴润燥的食物

例如:雪梨、柚子、蜂蜜、牛奶、百合、银耳、山药、柿子、白菜、白萝卜等。

3注意护肤养肤,适当涂以润肤乳

深秋不宜使用清洁性或刺激性过强的洗发乳、沐浴露、香皂,应选用温和的清洁方式,适当涂抹润肤乳予以滋润皮肤。

2、防悲解郁

深秋气温下降,气血运行缓慢,阳气内敛。人们普遍容易出现“悲秋”的情绪,情绪低迷,遇事容易感伤。

我们要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深秋防悲常识

1增加体能活动,使气血运行通畅

例如:散步、快走、慢跑、登山、骑行、太极拳、八段锦等方式。

2背部晒太阳

人体的背部是督脉循行之处,也是阳气的汇聚之地。深秋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使背部多晒太阳,预防抑郁、低落情绪。

3听音乐,泡花茶

舒缓放松的音乐可使人心情愉悦,“音乐治疗情志疾病”已经数千年的历史。同时,可以少量绿萼梅、玫瑰花、枸杞、麦冬泡茶饮用。

3、防寒保暖

深秋昼夜温差大,是人体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这个时间节点后,支气管肺炎、鼻炎、感冒、腹泻等人群明显增加。

此时,已不再适合“秋冻”,而是要开始注意防寒保暖。人体的肩膀、颈部、腹部、膝盖、脚五个部位是保暖的重点。

深秋防寒常识

1肩膀、颈部、头部、腹部、膝盖、脚六个部位是保暖的重点

要注意添衣防寒,特别是保护肩、颈、头、腹、膝、脚这六个部位。颈部被喻为“人体的第二大心脏”,深秋可穿高领衣服或佩戴丝巾、围巾等。头部有很多穴位,平时可佩戴帽子。不穿露腰、露肩、露膝、露脚踝的衣物。

2强健腰肾,先天之本

肾为人体的先天之本,深秋开始逐渐收敛精气,不宜消耗太过。宜灸关元穴、肾俞穴等,或温水泡脚,以温肾阳、纳肾气。

3固护脾胃,后天之本

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深秋宜灸神阙穴、足三里穴,升提脾阳,防止腹泻。

特别重要:

深秋已是天高气爽之时,我们应顺应四季气候变化,调整作息。深秋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即早睡早起,一般在夜间11点前入睡为佳,不应熬夜消耗阳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207.html

分享给朋友:

“霜降后,进入秋季倒计时!我们该如何养生?” 的相关文章

入秋后鼻涕喷嚏不断,眼又痒咋办7

入秋后鼻涕喷嚏不断,眼又痒咋办7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多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所致。 在北方,从立秋开始,对艾蒿等花粉过敏的人进入一年中最难度过的季节,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让人痛苦不堪:眼痒、咽痒甚至咳嗽,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哮喘,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如有上述症状,很...

秋季昼夜温差大 警惕“缠腰龙”缠上身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缠腰龙”,该病与抵抗力下降有关,秋季由于昼夜温差大,该病毒常在人们感冒、劳累等机体抵抗力差的时候乘虚而入,患病者明显增多。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缠腰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病,因为该病在皮肤上表现为带状的红斑和成群的水疱,很有特征,故得此名。...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秋天养生,养肺护肺是关键,为冬天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打好基础。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入秋后,人们常会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这是秋季干燥的气候所致。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既恶暖,又怕寒,肺...

三暖防范“新型秋乏”

寒露节气后,气温迅速下降,日照骤然减少,早晚温差骤然增大,气候剧变形成的冷暖差,可致植物神经紊乱,人体生理功能失调,不但会加重秋乏,甚至还会诱发疾病。 一直以来秋乏被认为是机体为补偿炎夏大量消耗而进行自我调整并使生理功能趋于平衡的现象,现代秋乏发生的原因已经大大超出了原来的范围。最主要的原因是人...

初秋不适五对策

入秋之后,秋老虎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夏天的“高温多湿”和“紫外线”,加上“寒暖差(室内外温差等)”“空调寒”“内脏寒”还会延续,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范和调理。 入秋之后,秋老虎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夏天的“高温多湿”和“紫外线”,加上“寒暖差(室内外温差等)”“空调寒”“内脏寒”还会延续...

入秋渐凉泡泡脚 暖身祛病胜补药

入秋越深,愈发感受到凉意了。中医讲“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每天用热水泡泡脚,驱除寒气,是很惬意的。中医认为,鼻为苗窍之根,耳为神机之根,乳为宗气之根,脚为精气之根。 入秋越深,愈发感受到凉意了。中医讲“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每天用热水泡泡脚,驱除寒气,是很惬意的。中医认为,鼻为苗窍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