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霜降后,进入秋季倒计时!我们该如何养生?

生活百科3年前 (2022-02-27)秋季养生88

霜降后,进入秋季倒计时!我们该如何养生?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1张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过后意味着深秋来临,是由秋入冬的过渡时期。深秋养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调节和防护呢?

霜降后,进入秋季倒计时!我们该如何养生?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2张

1、防燥润肺

深秋季节,气候干燥,口干舌燥、皮肤干裂、头发干枯、眼睛干涩、便秘等现象十分常见。

深秋防燥常识

1饮食宜清淡为主,注意补充水分

减少辛辣刺激、油腻、过咸的食物,饮水宜少量频服。

2多食应季果蔬和滋阴润燥的食物

例如:雪梨、柚子、蜂蜜、牛奶、百合、银耳、山药、柿子、白菜、白萝卜等。

3注意护肤养肤,适当涂以润肤乳

深秋不宜使用清洁性或刺激性过强的洗发乳、沐浴露、香皂,应选用温和的清洁方式,适当涂抹润肤乳予以滋润皮肤。

2、防悲解郁

深秋气温下降,气血运行缓慢,阳气内敛。人们普遍容易出现“悲秋”的情绪,情绪低迷,遇事容易感伤。

我们要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深秋防悲常识

1增加体能活动,使气血运行通畅

例如:散步、快走、慢跑、登山、骑行、太极拳、八段锦等方式。

2背部晒太阳

人体的背部是督脉循行之处,也是阳气的汇聚之地。深秋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使背部多晒太阳,预防抑郁、低落情绪。

3听音乐,泡花茶

舒缓放松的音乐可使人心情愉悦,“音乐治疗情志疾病”已经数千年的历史。同时,可以少量绿萼梅、玫瑰花、枸杞、麦冬泡茶饮用。

3、防寒保暖

深秋昼夜温差大,是人体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这个时间节点后,支气管肺炎、鼻炎、感冒、腹泻等人群明显增加。

此时,已不再适合“秋冻”,而是要开始注意防寒保暖。人体的肩膀、颈部、腹部、膝盖、脚五个部位是保暖的重点。

深秋防寒常识

1肩膀、颈部、头部、腹部、膝盖、脚六个部位是保暖的重点

要注意添衣防寒,特别是保护肩、颈、头、腹、膝、脚这六个部位。颈部被喻为“人体的第二大心脏”,深秋可穿高领衣服或佩戴丝巾、围巾等。头部有很多穴位,平时可佩戴帽子。不穿露腰、露肩、露膝、露脚踝的衣物。

2强健腰肾,先天之本

肾为人体的先天之本,深秋开始逐渐收敛精气,不宜消耗太过。宜灸关元穴、肾俞穴等,或温水泡脚,以温肾阳、纳肾气。

3固护脾胃,后天之本

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深秋宜灸神阙穴、足三里穴,升提脾阳,防止腹泻。

特别重要:

深秋已是天高气爽之时,我们应顺应四季气候变化,调整作息。深秋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即早睡早起,一般在夜间11点前入睡为佳,不应熬夜消耗阳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207.html

分享给朋友:

“霜降后,进入秋季倒计时!我们该如何养生?” 的相关文章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所以秋天养生,应以“养肺”为先。 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常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本身有呼吸系统宿疾的患者也容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外...

初秋天微凉 养胃护胃保健康

秋季是寒暑交替时节,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气温冷暖多变,人体之气血也随之内收,很容易导致新病徒生或旧病复发,尤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最为常见。 入秋后,到医院看胃病的人多了起来。由于季节因素,胃病在秋冬季会比夏天多发一些,一方面是天气转凉,大家胃口大开,一下子猛...

初秋不适五对策

入秋之后,秋老虎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夏天的“高温多湿”和“紫外线”,加上“寒暖差(室内外温差等)”“空调寒”“内脏寒”还会延续,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范和调理。 入秋之后,秋老虎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夏天的“高温多湿”和“紫外线”,加上“寒暖差(室内外温差等)”“空调寒”“内脏寒”还会延续...

专家支招应对秋季寒凉

一场秋雨一场寒,几场秋雨过后,气温明显下降,早晚温差相对变大,给适应了炎热的人们带来了较大挑战。在如此多雨的季节替换时节,应该如何顺应时势,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呢?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几场秋雨过后,气温明显下降,早晚温差相对变大,给适应了炎热的人们带来了较大挑战。在如此多雨的季节替换时节,应该...

秋冬干燥咳嗽有办法

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酸甘化营”因此,多摄取酸性食物,可以刺激人体内分泌更多的津液,从而达到减燥润肺的目的。平日饮食,可在饭菜中多加些醋,山楂、秋梨膏、柚子等也是不错的滋阴润燥的酸性食物。 秋风起,秋风燥,不少人又开始了感冒、咳嗽、发烧等症状。这是因为秋天人的呼吸道免疫力...

秋季胃病患者重“五养”

中医学认为,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生活保健,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张、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 中医学认为,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生活保健,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张、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