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养生人群 > 正文内容

今日出署,要春捂秋冻的养生人群看过来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4)养生人群89

今日处暑,处暑又名出署,意思是炎热的暑天从今天就结束了,也是从今天起,天气要一天天转凉了。喜欢晒大腿、露肩膀的美女帅哥们的好日子要到头了。毕竟以后会穿的越来越严实,这对于美男俊女们来说还真是一个不好说的日子啊! 但有人就是不信邪,殊不知古人讲过---春捂秋冻吗? 还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难道我们就不能冻了吗?

老人们确实常说“春捂秋冻”,这是千百年来人们结合春秋自然气候变化总结出维护人体健康的养生经验,应该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直觉告诉我,如果真的情愿“挨冻”的话,还是会有那些个倒霉的病人被送来医院的,尤其是体弱多病诸如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慢性病的患者。

今日出署,要春捂秋冻的养生人群看过来  养生人群 第1张

一、秋冻要“适度而止”

秋冻既然是古人俗语,我们姑且从正面来讲一下秋冻的好处。在急性心血管疾病中就有“远程缺血预适应”的说法,主要意思是经常有组织脏器缺血发生的人群,其发生心梗后患者的心肌耐受程度远远高于没有发生过的人群。古人的秋冻大概也是这样的意思罢,一开始冻一冻,以后能适应更冷的冬天。但我们不能一味的冻,不分青红皂白的冻,要根据气温适“度”而止。即便是对于健康的人群,过度“秋冻”也不可取, 所以如果气温真的过低,比如低于20度以下或者更低时,就要根据温度的“度”增加衣物了。

今日出署,要春捂秋冻的养生人群看过来  养生人群 第2张

二、秋冻要“因人而异”

君不见天气稍微一凉,医院里便有心脑血管病病人蜂拥而至,所以心脑血管科室是天气冷热的晴雨表一说。因此春捂秋冻必须因人而异,古人所说秋冻是为了提高人们对逐渐变冷环境的适应,如果为了适应而得病,你们觉得值得吗?比如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病等慢性病患者,如果也和常人一样体验“美丽冻人”,恐怕后果难以想象。

今日出署,要春捂秋冻的养生人群看过来  养生人群 第3张

三、秋冻要“循序渐进”

如果你是健康人,即便要“秋冻”,也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训练耐寒能力,不一定就是“赤裸裸”的去冻。一是添加衣物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就穿上过厚的衣服,否则就真的不经冻了。二是适当耐冷的训练,比如冷水洗手、冷水洗脸等习惯。三是提高身体素质,增加抗寒耐冷能力,这就是经常参加室外活动,不要把自己当温室里的花朵,也可以提高冻的能力。即便是在冻的时候也要穿着适合的衣物来适当秋冻,并渐渐加厚,让人体慢慢适应逐步下降的气温,以便适应以后更加寒冷的三九寒天。

看完这些,你是否有所感悟!所有的养生的前提应该是不伤害,其次才是可能有好处,如果你连不伤害都做不到,那么进行“秋冻”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还是那句话,不迷信、不盲从、不跟风,用科学的头脑武装自己,用询证的想法思考养生,才能做到不被带入养生的那些个坑里!

你,决定自己今年要不要‘秋冻’了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437.html

标签: 养生人群
分享给朋友:

“今日出署,要春捂秋冻的养生人群看过来” 的相关文章

中老年人应该如何养生?

人生六十才开始。八十不算老,七十小弟弟,六十小年轻。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重视养生,希望少生病、不得病,健康长寿。因而常有人关注和追求长寿的秘方。那么,人到中老年该怎样养生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我的回答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受到启发。 一、养生要跟着节令走。 人的身体变化要与四季轮回相适应,饮食起居、...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和养生了吗?你是如何做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和养生了吗?你是如何做的?

不错,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的确是关注健康和养生了。但是关注的力度还不够。真正付出行动的人还不够多。总的来说,人们的健康意识养生意识确实是在提高。 如何才能使自己更健康,如何养生的确深入了解有些迷茫,还有当今社会上的好多广告,还有自身因素,叫人无从下手,我开始只是玩玩而已,自己身体确实也从这方面受益很多,...

有多少人喜欢养生和保健?为什么喜欢养生?

养生保健,是对健康重视的一种表现,养生保健的群体越来越多。据了解,现在不光老年人喜欢养生,连90后也开始泡枸杞了。 为什么喜欢养生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1、看病看不起。一群门面派,提倡医改,从药品下手,让人以为药品便宜了大家都能看得起病了。但是现在去医院试一试,(以前我在中医院,现在在西医院进...

养生到底重不重要?你怎么看?

养生到底重不重要?你怎么看?

感谢邀请! 首先回答您的问题,养生重要,而且非常重要。 说起养生,这得从咱们中华文化宝藏的钥匙—中医说起,自古,中医有治未病这一说法。也就是未病先治,用现在的话说呀,就是养生!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调理、运动疗法及中草药等多种措施,调养体质,调理身体阴阳气血等平衡,...

为何有些烟酒不沾、勤于养生的人也会得糖尿病?

为何有些烟酒不沾、勤于养生的人也会得糖尿病?

营养师小糖来为大家解答,糖尿病和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都有关,其中生活习惯占到了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就是生活习惯差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那为什么有的人不抽烟不喝酒还爱养生,却也得了糖尿病呢? 因为,这些人是假养生。 在很多人眼中,尤其是缺乏医学常识的老年人,认为养生就是给自己买各种各样的补品、保健品,吃了就...

养生的方法都有哪些?

养生的方法都有哪些?

1. 吃得好:营养均衡吃饭七分饱 营养医师介绍,一般说来,每天三餐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占全天供给量的比例分别是30%、35%-40%、35%-40%。 想要长寿健康,饮食应该根据“荤素搭配、五谷搭配、粗细搭配”的原则,尽可能保证营养的充足补给和膳食的平衡。 由于老年人运动量少,所需的能量也少,吃饭只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