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养生文化的“儒道同鸣”
引言自古以来,“长寿”都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向往。早在秦朝时期,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就四处派人找寻仙草,炼制仙丹,开启了我国皇帝追求永生的新篇章。唐朝时期,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也多次在诗作了表达了“仙人扶我顶,结发受长生”的美好愿望。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数千年的岁月长河中,关于养生的记载多如繁星,关于长寿的名人也举不胜举。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实是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的。虽然“永生”并不现实,但退而求其次,“养生”却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社会动乱的大环境下,“贵生”成为人民的向往“养生”思想的萌芽,早在我国上古时期就有明显的迹象。《史记·楚世家》中记载:五帝之一的皇帝之孙——颛顼,成功改变了“民神杂糅”的局面,实现了王权和贵族垄断祭祀的特权,“神人合一”的社会主流学说变成了“神王合一”,这也是后世“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源流。
此外,在石家河文化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中,随处可见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和人物雕塑,鲜活的生命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上古时期,人们重视生命的一个绝佳印证,“重生”亦是“养生”的根基之一。在这样的思想熏陶下,“养生”文化方兴未艾。
若论长寿,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自然是“彭祖”了。民间传闻,他“长年八百,绵寿永世"。以现代的科学思想来看,很难让人信服。其实,这是一个谬传。彭祖活了七百六十七甲子,按照上古时期的干支纪日法,换算结果是126年左右。虽然年岁“缩水”了好几倍,但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数字了。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人们还不清楚疾病的发生机理,将之归结为“天谴”。随着人们的不断实践,也渐渐摸索出来了一些“养生之道”。这一点,首先反应在食物上:《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蓄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就是,现代中医养生学里的“食疗”,可见由来已久。
时间来到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战火纷乱。百姓们流离失所,饱受战争的荼毒,这个时候“生活”已然成为一种可望不可求的奢望。另一方面,战争也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人才的流动带来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各国执政者为网罗人才,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如秦孝公就曾广发“求贤令”征求天下有才之士,改变“列国卑秦”的局面。人才们在各国都得到了很好的礼遇,君主们对待人才的去留也都采取了很宽容的态度,在这种环境下,各个流派的学说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另外,社会生产力渐渐提高。人们开始认知到自身所具有的巨大的主观能动性,“天意”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动摇,“民心”“民力”渐渐成为衡量命运的一杆标称。在该时期的儒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都有着很明显的“人文倾向”,主张“以人为本”。
如果说欧洲世界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一道撕裂中世纪黑夜的闪电,那么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亦是一束光辉灿烂的火炬,它温暖了流离失所的百姓。
“儒道同鸣”,养生先从“养心”开始“养生”的目的是在于长寿,其关键在于一个“养”字,养生就如“养玉”,是由内而外,需要持续不断的岁月浸泡的,绝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早睡早起”“粗茶淡饭”。所谓“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才是养生的“核心”所在。
儒家儒家的首要理念就是“守礼”,“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往小了说就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循社会秩序,坚守好自己的位置,不能僭越,这也是历代统治者推行儒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即遵守“人礼”。在大的方面,应该表现为顺应天时,合乎四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遵循“天礼”。
现代的科学研究也表明了,一个良好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来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其次,孔子也提出了“贵生”的观念,季路在问他祭祀之事时,孔子慨然回答道:“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见,在孔子的教条里,人是比神更重要的存在。
孔子在周游列国讲学的时候,卫灵公向他请教打仗的事情。孔子就很厌恶地说“祭祀礼仪之类的事我都知道,打仗的事情我一概不知”。第二天,孔子就离开了卫国。可见其对于屠戮生灵之事的排斥。这种思想也直接影响了亚圣孟子,孟子甚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这样“大逆不道”的观点。包括喜欢和孟子唱反调的荀子也接纳了儒家“贵生”的观点。
另外,“尚德”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论语》中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可见,儒家已经把个人的道德和上天结合在了一起,教导人们要遵循上苍的“礼法”,重视个人道德。孟子也说“浩然正气”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所谓浩然正气,就是存在天地之间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气”,它需要人们用正义来培养,浩然之气充盈的人无惧于世间之物,也自然健康长寿了。甚至,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能达到永生的境界,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他提出人可以为了正义的事业牺牲宝贵的生命,这样看似相悖“贵生”的观念,但恰恰是“贵生”的核心所在。因为这样的人,虽然肉体死了,但是精神却在世界上长存。司马迁深受其影响,也发出了“死有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的声音。
所以在笔者看来,儒家的养生之道最根本的地方在于追求精神长存。就如近代学者臧克家所说“有的人虽然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已经死了,但他还活着。”拥有高尚精神境界的人,一定是一个“永生”的人,养生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道家相比儒家的“入世”主张,道家更注重“出世”,也更注重“现实”。庄子在研究彭祖高寿的秘诀之后,提出这样一种说法:“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行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以此为基础衍生的“导气之术”也成为指导五禽戏、太极、咏春等中华传统武术的核心思想。
此外,“负阴而抱阳”“反者道之动”,是支撑道家学说的两根柱石。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万事万物都是一体两面的,既然有“阳”的一面,必然会有“阴”的一面。“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物极必反”,因此在道家看来,只有阴阳达到平稳和谐的状态才能保证长久不衰。
另一方面老子“贵柔”,他认为柔软的东西蕴含着很多强大的能量。当然老子的柔和绝对不是软弱无力,而是一种更为旺盛的生命力的表现。就像人老了之后,坚硬的牙齿都掉光了,可是柔软的舌头还在。
“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种“不争”“随遇而安”的品性,是值得人们思考学习的。我国著名武术大师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说过,真正的武术就像水一样,在不同的容器里有着不同的形状,因为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但就算外界环境再怎么变化也改变不了水的本质。
庄子在《逍遥游》中也说:“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不因为外人的赞誉而轻浮,也不因为别人的辱骂而沮丧,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这就是道家的养生之道。
结语无论儒家还是道家,他们的养生理念都重视内心和个人的修养。儒家重视品德,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去感染别人,给社会带来一股纯净的风气。道家重视心境的磨练,以求达到“无欲则刚”的境界。在笔者看来,这两种修养身心的主张都有着诸多借鉴的地方。
现代社会处于一个生活节奏很快的时代,很多浮夸的事物层出不穷。很多人都生活节奏非常不规律,少年衰老的速度普遍偏高,虽然有人会在“啤酒里面放枸杞”,但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养生还是要从养心开始!
参考文献:
《论语》
《黄帝内经》
《逍遥游》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