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开春养生有5个关键词,赶紧收藏给身体打基础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3)春季养生154

本文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 李定文

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中心副研究员 代金刚

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陶承军

如果细心观察窗外,会发现下午五六点的时候天不再黑暗,有时候气温突然变暖了起来,北方有些地区最低温超过了0℃。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啦。

如何顺应天气变化调理身体,为新的一年打好基础?记住下面五个关键词,来把身体“唤醒”。

关键词一:养肝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李定文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人就像树一样,春天树要发芽了,它所有的营养从根部向枝干调动,它的力量是从内部向外走的。人也一样,春天来时,气血从内向外走,主要功能在肝。

1. 少熬夜,平卧而睡

根据中医“卧则血归于肝”的理论,平卧的时候,血液就会充分回流到肝脏,春天养肝的目的就在于协调肝的阴阳平衡,因此,在这个阶段更要顺应天时,避免熬夜给肝脏带来的负担。

2. 多喝温开水,枸杞、玫瑰等代茶饮

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少毒素和“火气”对肝脏的损害。平时要多喝温开水,或在水中加入枸杞、玫瑰或陈皮等做代茶饮,可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疏肝理气。

3. 男女皆可吃点乌鸡白凤丸

春天无论男人或是女人,可以多少吃点乌鸡白凤丸。可能不少男人可能会心里犯嘀咕:那是妇科圣药为什么让我们吃?其实不是的,乌鸡白凤丸可以补气血,女人以血为主,所以使用乌鸡白凤丸多一些,而男人春天的时候也容易肝阴不足,同样会出现疲劳的状况,也是可以吃点乌鸡白凤丸来补肝的。

关键词二:按摩

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中心副研究员代金刚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过完春节,你仔细瞅瞅会发现,健身房基本上是空的,在马路上卯足劲蹬自行车的人也很少,更多的人,还是喜欢通过不疾不慢缓缓而行的方式来活动身体。这样做是正确的。

1. 运动要不疾不慢缓缓而行

早春的这个时候,天气还比较寒冷,运动方式最好还是选择“轻缓娱乐型的”,这种运动最合适。不剧烈,容易控制,比较轻松和愉快,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

2. 敲一敲肝经、胆经

从中医角度来讲,春天肝阳生发,肝气开始推动气血运行而滋养全身,但如果此时因肝阳生发太过或肝气郁结而生成肝火,则容易损伤肝脏。经常敲击肝经、胆经可以助肝疏泄、清肝泻火,是不错的保健方法。

双脚与肩同宽,蹲马步,双手握空拳,从膝关节内上方开始,四拍,敲至腹股沟,然后转至胆经,从环跳穴开始,四拍,敲至膝关节外上方,慢慢收回。

3. 常伸伸懒腰

早春是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的转折点,此时容易出现春困,经常伸伸懒腰,可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同时激发肝脏功能,达到肝脏保健效果。

伸懒腰时,身体要尽量舒展,四肢完全伸直,全身肌肉发力;配合深呼吸:伸展时吸气,放松时呼气。

4. 早上梳头一二百下

“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也有助于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还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促进毛发生长。

关键词三:泡脚

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陶承军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春天是养颜的最好时候,经过一冬天的“捂”,春天皮肤干燥,且容易瘙痒过敏,泡温泉刚好能缓解瘙痒等症状。温泉水阳气从水中迸发出来,热而不燥,热气蒸到脸上,补水滋润,而且使身体通过出汗来排出毒素,改善微循环,使得面色、气色都好。

1. 家中泡泡澡

如果外出泡温泉不方便,也可以在家里泡,我喜欢在热水里加点精油和中药。精油中的天然植物成分,以及维生素A和维生素E可以有效地保护皮肤。对于中老年人,再加点当归、红花等药材,有助于活血化淤。泡完澡可以给全身抹上点润肤露。总有患者说,抹东西睡觉很痒,其实这是误区。这层脂膜有护肤作用,若都洗去了,感觉是干净了,可皮肤却会更干燥。

2. 热水泡个脚

民间有句俗话称:“春寒料峭,脚冷病到。”乍暖还寒,脚部受凉,还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抵抗力下降。轻则引起外感咳嗽,重则可使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

出行前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用热水泡个脚,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使人精力充沛。泡脚时可根据自己需求加入些中药,比如活血可放些丹参、赤芍;消除疲劳可放些党参、茯苓等。

关键词四:喝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李定文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医认为,“春与肝相对应”, 所以,早春养生应以养肝护肝为先,有些人担心过于补肝,会导致肝火过旺,那么喝茶就是养肝护肝的最简单方法之一了。但首先我们要辨别清楚自己是属于实证,还是虚证,这样才能选对要喝的茶。

1. 肝火旺,喝菊花茶

那些平时性情比较急躁、爱发火,或是一到春天就特别容易目赤肿痛的人,都是肝火太旺了,这属于实证,建议不妨每天喝喝菊花茶,因为菊花属辛凉解表药。味甘苦性微寒,是以清肝热、去肝火为主的。此外,当感到眼睛疲劳时,可以沏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菊花茶,伏在杯口上用菊花茶的蒸汽熏眼,大约两三分钟即可消除眼部疲劳。

2. 肝阴不足,喝枸杞子茶

如果一到春天就总觉得自己的两眼干涩、看东西还有些模糊,这说明您的肝阴不足了,属于虚证,此时,可以尝试每天喝喝枸杞子茶。枸杞性味甘平,具有滋肾、养肝、润肺、明目、强壮筋骨、改善疲劳的作用。

3. 肝火亢逆,喝茵陈·金银花茶

中医认为,引起头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就是肝火亢逆,也就是肝出了问题,而这种肝火上逆所导致的头痛,最容易出现在春季。可以取茵陈15克、金银花15克,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然后代茶饮,同时可用蜂蜜调味。喝半个月左右,头痛的症状可有所好转。

关键词五:放空

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中心副研究员代金刚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乐观使人健康,除了体内之火,心情也不能“火”。由于肝喜疏恶郁,要特别注意因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病。

中医认为,喜由心生,心态一变,常存新鲜感,看世事的角度就不会像以往那样消极,心气顺了,心中自然就会回漾起喜悦。而喜悦之心又会波及眼界使我们发现更多喜悦的人与事,一直良性循环,生生不息。春节小长假结束,崭新的生活即将开启,不如放空原来的自己,从这一刻起心怀喜悦重新出发吧。

1. 做一些安神静心的事情

古代医家主张:“善养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胸怀宽阔,使心神得养。”如果客观上存在一些难过的事情,在精神调养方面也应该多做些安神静心的事情,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调节情绪,宁神制怒。

2. 做一些舒缓的运动

老年人可以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也可以到公园散散步,或是去登山、去远眺,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运动,慢慢消融掉忧郁和惆怅。

3. 找个安静地方发发呆、晒个太阳

如果不想动,找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发发呆,半小时也能让你重整心情,在屋里发完呆后,还可以到屋外晒晒太阳。如果说,发呆是清理心灵垃圾,那么晒太阳就是给心灵补钙、充电。

本文来自:2021-02-19 健康时报《开春养生五件事》

本文编辑:任璇 审稿主任:杨小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274.html

标签: 春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开春养生有5个关键词,赶紧收藏给身体打基础” 的相关文章

春眠不觉晓 除困四妙招

春眠不觉晓 除困四妙招

春困虽不是病态,但疲惫的精神状态对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都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冬去春来,风和日丽,万物复苏,鸟语花香。在这个阳光明媚、生机勃勃的季节里,不少人会出现疲乏、困倦、懒洋洋、头昏欲睡,大有“春眠不觉晓”之感,这就是俗称的“春困”现象。 春困虽不是病态,但疲惫的精神状态对日常生活、...

春季犯困有原因 5招助您轻松“脱困”

春季犯困有原因 5招助您轻松“脱困”

中医认为,春季应是推陈出新、畅发生机的时候,只有把夏、秋、冬所积蓄的元气慢慢升发,才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天万物复苏,气候逐渐变暖,很多人会感到疲乏、头晕欲睡,哈欠连天没精神。专家介绍,这是“春困”的现象。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

“春捂”养生有特点 捂对部位与时间

“春捂”养生有特点 捂对部位与时间

春捂不是穿棉袄,包满全身反而容易让身体变得虚弱,捂的位置有重点:早春时节,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脐这四个部位最需要好好捂捂。 春季的气温变化最无常,这个时段,经常是刚脱掉秋裤,发现降温了;重新穿上冬衣,气温又回暖了。 因此,老话有“春捂秋冻,一年无病”的说法,但“捂”的位置很有讲究,绝不是“不减衣...

春季养生重护肝 日常注意四要点

春季养生重护肝 日常注意四要点

春季养生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度到“春夏养阳”,需注意保护阳气,因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在春季养生方面,主要是护肝,而护肝要从心情着手,使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 斗指东北,维为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名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一...

精神疾病患者春天四注意

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这一核心理论,认为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会受到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为此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在春天应该注意四点。 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这一核心理论,认为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会受到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为此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在春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关注情绪波动 如果患者出现失眠、早醒...

春季饮食也分“三春”

早春时节,阴寒渐退,阳气初发,气温仍然寒冷,此时宜适当吃些葱、生姜、蒜等,以祛散阴寒,助春阳升发。少吃寒性食品,以免阻遏阳气法越。另外,还应增加鸡蛋、虾、鱼肉、牛肉、鸡肉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以供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日趋活跃的需要,并可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 (1)早春饮食 早春时节,阴寒渐退,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