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夏日吃四类食物巧养生 这食物吃出健康一夏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3)夏季养生166

人在盛夏出汗多、消耗大,要靠饮食养生来弥补。那么,在夏季我们应该怎么吃才健康呢?推荐“四三”原则。“四三”原则该怎么吃呢?快到文中学起来。

夏日吃四类食物巧养生 这食物吃出健康一夏  夏季养生 第1张

夏日吃四类食物巧养生食三瓜

苦瓜:解热祛暑。苦瓜算得上炎夏第一瓜,味苦性凉,有利于消化,可清热泻火。而且,热量低,有助于减重。其所含的苦瓜皂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还能降低甘油三酯和坏胆固醇的水平。不习惯吃苦瓜的人,可以用开水焯一下,能去除苦味。

丝瓜:清热化痰。丝瓜因性味苦甘,清凉微寒,具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解暑除烦的功效。丝瓜的肉质鲜嫩,做汤、炒肉均可。

冬瓜:利尿消肿。冬瓜味甘性微寒,有消暑解热、利尿消肿等作用,是一种极好的药食兼用食材。其含水量较高,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能有效补充夏日流失的水分及营养素,帮助人们度过湿热难耐的日子。推荐一道冬瓜薏米煲鸭子,味道鲜美,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用三笋

竹笋:去积食。笋类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肴,其中竹笋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含量丰富,能去积食、防便秘。竹笋味香质脆,能清热消痰,适合夏季食用。拌笋丝、竹笋鸡汤都是不错的做法。

芦笋:抗疲劳。芦笋的各类营养物质搭配合理,尤其是氨基酸比例恰当,对夏季容易出现的慢性疲劳有改善功效。芦笋中水溶性维生素较丰富,不适宜过度烹煮,最好焯水后清炒或凉拌。

莴笋:消水肿。莴笋略苦,但味道清新,有助于刺激消化酶的分泌,增进食欲。莴笋含钾量较高,能消除水肿。莴笋可以凉拌、烧、炒,还能加工成酱菜、泡菜。

吃三肉

鸡肉:低脂健脾。俗话说“入暑三伏,一伏一对童子鸡。”夏季炎热,讲究清补,鸡肉温中健脾、补气补血,脂肪含量相对较少,却含有大量易于消化的蛋白质,最适合夏季食用。鸡肉最好清炖,炖好后将鸡汤上层的油撇掉,吃肉喝汤。在阴雨绵绵的南方地区,可加入生姜、红枣等一起炖,因为姜能开胃、健胃,红枣补脾,对健康有益。

鸭肉:清补佳品。中医认为,鸭肉性偏凉,常吃可消暑滋阴、健脾化湿、补益虚损,是夏季清补佳品。鸭肉的蛋白质含量也较高,脂肪含量略高于鸡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畜肉。酸萝卜老鸭汤、腐竹烧鸭、山药炖鸭都不错。

瘦猪肉:含铁大户。猪肉是中国人最常食用的肉类,夏季餐桌上自然也少不了。瘦肉不仅脂肪含量较五花肉和肥肉低,而且含有大量优质蛋白和矿物质。作为红肉,瘦猪肉中含有丰富的铁,能有效改善缺铁性贫血。瘦猪肉除了可与青椒、辣椒、青菜等一起炒着吃,还可以煲汤,比如用虫草花、沙参、百合等煲汤,清补效果好。

喝三汤

蔬菜汤:补充矿物质。夏季出汗会造成人体矿物质流失,不妨喝些蔬菜汤,补充水分和丢失的矿物质。比如,萝卜汤、菠菜鸡蛋汤、白菜豆腐汤都是不错的选择。烹饪时少放油和盐,蔬菜的分量适当多一些。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吃菜喝汤,光喝汤是难以补足营养的。

米汤:促进食欲。夏季食欲差,可以喝点稀米汤,能促进消化系统运作。但精米汤营养单一,缺乏多种维生素,不妨加入小米、燕麦、薏米等粗粮或豆类,也可以加点枸杞、红枣等,不仅口味更佳,还能补充B族维生素及膳食纤维。

绿豆汤:止渴消暑。夏季每个家庭都少不了绿豆汤。绿豆味甘性寒,能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特别适合缓解炎夏之苦。煮绿豆汤可加入荷叶、百合等,喝汤吃豆皮,能消热疮、止痱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218.html

标签: 夏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夏日吃四类食物巧养生 这食物吃出健康一夏” 的相关文章

夏季炎热警惕冰箱病,正确使用冰箱4要点

夏季炎热警惕冰箱病,正确使用冰箱4要点

夏季炎热,很多人都喜欢冷饮或者从冰箱取出食物直接食用,为此专家提醒这种习惯一定要警惕“冰箱病”。 夏季炎热,很多人都喜欢冷饮或者从冰箱取出食物直接食用,为此专家提醒这种习惯一定要警惕“冰箱病”。 1、冰箱头痛 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食品,如果立即进食,将明显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头部血管痉...

心脏病患者夏季预防中暑小常识

心脏病患者夏季预防中暑小常识

夏季常见的湿热天,人体不能正常排汗,皮肤血流量和心输出量大大增加,心衰发生率和心脏病死亡率也会增加。 夏季气温高,想要顺顺利利的度过夏季就要注意防暑降温。 据了解,中暑的发生是综合因素产生的,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温、高辐射,也就是俗称的干热,强烈的太阳照射和较高的温度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散失...

夏季养生重养心 日常生活5注意

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专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立夏”节气,意味着夏季的到来。夏季伊始,如何养生才利于健康呢?专家介绍,中医讲究天人相应,立夏后,人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专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

夏天出汗属正常,异常汗多需警惕

汗腺是人体自带的“空调”,到了夏天出汗少的话,感冒、皮肤病、失眠就会找上门,但汗也是人体的晴雨表,有些异常出汗信号是身体发出的无声警告。 天一热就爱出汗,尤其是胖人,一动一身汗,让人浑身难受。其实,汗腺是人体自带的“空调”,到了夏天出汗少的话,感冒、皮肤病、失眠就会找上门,心脏病发病率更是成倍涨...

冬病夏治也可“内治”

内治中的内服即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程、病情轻重、阴阳偏盛偏衰的个体差异及脏腑失和的不同类型,选用不同的药物内服或食物疗法,在夏季三伏之际,运用内服药物、药膳食补等手段,以防止冬病,去除痼疾的治疗方法。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较有特色并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法之一,所谓“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

夏天“无病三分虚”

夏季人体最容易感受暑湿之邪气,尤其在炎热多雨的三伏天,暑湿之邪往往乘虚而入,侵犯人体的脏腑经络或壅滞三焦或困阻中焦等。 进入夏天,不少人这样的体验,容易疲劳,懒懒的没力气,食欲不好,头晕胸闷,多汗烦热,口苦欲饮,胃肠不适,脘腹疼痛,恶心呕吐,失眠多梦,怠惰嗜卧,大便不调,形体消瘦等,俗称“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