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养生重在“温通”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2)冬季养生285

  冬季,是脑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期。这些患者如何安然度过漫长的冬季呢?下面是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颈、脚、前胸、肩关节部位要注意保暖

  心脑血管疾病,在“医圣”张仲景看来是“阳微阴弦”。《黄帝内经》里有“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又有“寒盛则痛”的说法,也就是说,心脑血管疾病和气温关系密切。一到天冷,心肌梗死、脑中风发病率提高,西医认为是寒冷之下血管痉挛、收缩,中医则认为是因为寒邪入经脉后造成寒凝血涩,也就是寒邪入血脉后血液流通不顺畅,从而出现疼痛,所谓“不通则痛”。

  因此,冬季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养生应以“温通”为原则,特别是在天气突然转冷时。专家提醒,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秋冬季节先要注意保暖。“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的阳是生发之气,秋冬收敛。”秋冬季穿得太少,是在耗散阳气,是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秋冬要养闭藏之气,保护好自己的阳气。保暖方面,这些部位的阳气要固护。

  颈部

  颈部的大椎穴是气血运行的重要枢纽,如果受寒,会出现头晕头痛、背部不适的感觉。冬天围围巾或者穿高领毛衣,可以固护大椎穴的阳气。

  脚部

  人的阳气从足底开始升起,“足寒则周身皆寒”,脚部保暖不好,阳气就容易从足底散失。

  前胸

  有的人喜欢敞怀走路,但中医认为,人的前面属于阴,后面属于阳,背部实际上是比较耐寒的,但胸腹容易受寒邪、湿邪侵袭,所以胸腹、肚脐都要固护好。

  肩关节

  很多中老年人患有肩周炎,假如肩关节没有保暖好,很容易犯病。

  这些误区要警惕

  误区一胸口闷痛,做点儿运动就好了?

  有的心脑血管患者遇上胸口闷,认为是中医说的“血瘀”,那就多活动活动,血流加快就能活血化瘀了。而冠心病的特点是随着运动量的增加,症状越严重。

  最典型的心绞痛,就像有东西压在胸口,喘气不顺畅、憋气,刺痛感、绞痛感都有可能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心绞痛还可能放射到背部、牙齿,让患者感到背痛、牙痛。

  实际上这时不应再增加运动量,需要的是安静地坐下来,服用速效救心丸、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等,如果还是没有缓解,就要马上拨打120求救。

  误区二 运动要出一身大汗才畅快?

  “秋冬养阴”,秋冬运动不要过量,运动到大汗淋漓是不合适的。“微似有汗者益佳”,身上感觉暖了,稍微有些汗,是最佳的运动后状态,特别是中老年人。

  误区三冬泳锻炼身体好?

  冬泳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确实可以提升阳气,增强抵御寒邪的能力。可是对于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血管调节功能本来就差,骤然的气温下降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专家建议,关节好的可以选择慢跑、打球,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关节不太好的,快步走、骑单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跳广场舞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又能与人交流保持心情愉快,也是很好的运动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能够坚持的运动就是最好的,没有统一的定式。”专家提醒。

  误区四

  运动就要风雨不改?

  有的老人无论刮风下雨,一年四季雷打不动地出去晨练。专家介绍,《黄帝内经》中指出,冬天的养生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点睡、晚点起,等太阳出来了再起来活动,固护阳气。而且中医讲究“天人相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当风大雨大、雾霾风沙重的时候,不建议运动。

  一天中最佳的锻炼时间是在下午,适合稍微剧烈一些的运动。早晨起来可以进行轻中度运动,不主张一大早起床就跑步。晚饭后散步,也不要剧烈。另外,也不主张在夜里运动,比如一些夜跑族,跑完后再睡觉,一是睡眠的时间晚了,二是血液流通加速,可能导致入睡困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191.html

标签: 冬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养生重在“温通”” 的相关文章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火灸疗法是从灸法演变而来,不仅运用灸疗的经络热效应,又结合中药外敷法,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激活机体免疫功能,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寒冷的冬季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势必会造成寒邪入体,身体抵抗力变低,蕴生各种疾病,对于老人等体虚人...

冬季如何预防五类多发病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许多常见疾病如感冒、皮肤干燥、鼻炎等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上升。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许多常见疾病如感冒、皮肤干燥、鼻炎等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上升。如何做好防范措施,将这些多发病拒之门外?专家介绍说,做好日常保健,提高抵抗力是预防所有疾病的“万金油”。 感冒: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冬天更是“...

冬三月养生的“养藏”之道

冬三月养生的“养藏”之道

在冬季,人体的阳气也内敛、下降,并藏于肾。在五脏功能活动中,肾的闭藏在此时为主导,因此,冬季是养藏的季节,是补肾的季节。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 为什么冬季需要“养藏”? 生命是一个生、长、收、藏循环往复的过程...

数九严冬谨防燥邪扰

数九严冬是各种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肆虐的季节,这些病毒不仅喜冷怕热,而且喜燥恶湿。因此,在此时节,防燥显得格外重要。 数九严冬,朔风凛冽,此时不仅寒气极盛,而且天干物燥,常有燥邪侵扰。另外,室内使用各种不同的取暖设备,兼之食用一些温热食物,或进补一些营养物品,更会使燥邪加重。需要注意的是,隆冬是各...

三九已至 如何赶走冬季抑郁

随着冬天的到来,一种叫“冬季抑郁”的病,正在悄悄侵蚀患者,有些人常会有无精打采、乏力、失眠、易感“疲劳”的感觉。 “三九”已至,深冬来临,天气更加寒冷。随着冬天的到来,一种叫“冬季抑郁”的病,正在悄悄侵蚀患者,有些人常会有无精打采、乏力、失眠、易感“疲劳”的感觉。 什么是冬季“抑郁” 冬天有此感...

冬季养肾保健六法

冬季户外寒冷,人们少动而多食,人体吸收功能强盛、合成代谢旺盛,可以很好地涵养阳气、培补精气,因此冬季养生最宜养肾脏。 《黄帝内经》载:“肾脏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既藏先天之精,亦藏后天之精,具有藏精和主管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功能,与自然界冬季相应。冬季自然界阳气内藏,天寒地冻,万物闭藏,最利于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