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要如何养生?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09-13)冬季养生295

  冬季由于低温较低,在养生方面,稍有不慎即可导致疾病的侵袭。推荐六道水果食谱,有助于帮助冬季养生。

秋梨膏

原料:梨2000克, 款冬花30克, 百合30克, 麦冬30克,川贝母30克,蜂蜜500克。

制作方法:将梨削去皮,切成小块,用榨汁机榨成汁,备用;款冬花、百合、麦冬、川贝母放入锅内,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共3次,将汁液混合,以文火煎熬浓缩至黏稠如膏,加入蜂蜜,加热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

  每次15克,沸水冲泡,每日2次。

方解:此方中主料是梨,味甘、微酸、性凉,具有滋阴润燥, 润肺止咳的功能;款冬花辛温润肺下气, 止咳化痰;百合与麦冬皆有润肺养阴之功;

川贝母苦甘微寒,善于清热化痰;蜂蜜甘平,润肺 健脾。诸物相合,可润肺止咳,生津润燥。

薄荷梨粥

原料:薄荷3克,梨1个, 大枣6个,小米50克。

制作方法: 鸭梨削皮、切小块,大枣切开、去核,将薄荷、梨块、大枣放入小米中,加适量水煮沸即可食用。

方解:方中薄荷辛、凉、气香,有疏散风热、清热解表、祛风消肿、利咽止痛之功,现代研究证实,具有抗病毒、祛痰、镇痛抗炎、解痉、兴奋中枢神经、杀菌等药理作用。

小米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之功效,加上大枣补气血,此方可作为预防流感的佳方。也可作为平时虚火旺盛者的保健方。

梨汁粥

原料:梨5个, 大米60克。

制作方法:将梨洗净,榨汁,大米淘洗净。加水适量,煮粥,将熟时倒入梨汁,再煮片刻,搅匀食之。

方解:此方具有清热,润肺止咳之功。梨与大米同煮食之,可缓其寒凉之性,而增其滋养之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4673.html

标签: 冬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冬季要如何养生?” 的相关文章

“老风湿”冬天晨练莫贪早

“老风湿”冬天晨练莫贪早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一种长期慢性病,在寒冷季节来临、气温下降时,会使血流缓慢,加大了关节活动时的阻力,使关节疼痛加重,很多人依靠止痛药来减轻疼痛。 常大爷是多年的“老风湿”,进入冬天,气温变化,这几天关节又开始肿胀、疼痛,让他感觉难以忍受,于是又开始频繁求助于多年服用的止痛...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火灸疗法是从灸法演变而来,不仅运用灸疗的经络热效应,又结合中药外敷法,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激活机体免疫功能,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寒冷的冬季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势必会造成寒邪入体,身体抵抗力变低,蕴生各种疾病,对于老人等体虚人...

冬季养生“四不妄”

冬天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下一年的开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养生对来年的健康至关重要。 冬天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下一年的开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养生对来年的健康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未品秋浓已立冬 两藏五防话养生

未品秋浓已立冬 两藏五防话养生

传统中医认为立冬之后应该温补养阳,少吃生冷,不宜干燥。然而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渐冷,气温降低,很多市民开始注意保暖防寒以及冬季滋补。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在中国古代是个很重要的节日。传统中医认为立冬之后应该温补养阳,少吃生冷,不宜干燥。然而随着冬季的到来...

冬季发冻疮 预防知识知多少

冻疮好发于耳部、鼻部、面颊、足跟、手指和足趾远端,有时大腿、小腿和臀部可见深在性冻疮。患者常感觉皮肤冰冷、麻木、活动困难,伴有瘙痒感,灼热感或疼痛感。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它是由于气候寒冷、环境潮湿等因素引起局部皮肤产生的一种异常炎症反应。临床表现多为单个至多个红色甚至蓝紫色斑疹、丘疹或...

数九严冬谨防燥邪扰

数九严冬是各种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肆虐的季节,这些病毒不仅喜冷怕热,而且喜燥恶湿。因此,在此时节,防燥显得格外重要。 数九严冬,朔风凛冽,此时不仅寒气极盛,而且天干物燥,常有燥邪侵扰。另外,室内使用各种不同的取暖设备,兼之食用一些温热食物,或进补一些营养物品,更会使燥邪加重。需要注意的是,隆冬是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