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天养生注意啥?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09-13)秋季养生107

寒露来袭,也就意味着深秋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这时候的养生更需人们注意,离过冬越来越近,人们同样也要做好准备。多吃3种主食,预防2种疾病,让你平平安安过一冬,看看你都喜欢吃吗?

1、深秋养生多吃这种主食:燕麦米饭

燕麦跟豆类烹饪起来会更方便,如果你是个嫌麻烦的人,就不妨用燕麦,燕麦是谷物的一种,其中的膳食纤维含量非常丰富。把你每天食用的精白米面的少一半换成燕麦,食用大约10g左右的膳食纤维。

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其他食材,那么人体一天对膳食纤维的需求量25g就可以轻松达到,对肠胃的健康十分重要。除此以外,燕麦中还含有一种非常好的营养物质就是β-葡聚糖,具有稳定血糖、血脂、血压等作用,黏度越高的燕麦中所含有这种成分越高。

2、深秋养生多吃这种主食:荞麦面

如果你不喜欢吃米饭,喜欢吃面类的主食,推荐你食用荞麦面,跟精白面相比,荞麦面的颜色会更深一些,营养价值上会更高。就拿其中的蛋白质、氨基酸成分来说,荞麦要远远高于白面。

最重要的是,荞麦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以及可溶性的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还能高达25%左右,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是个主食的首选,更能够减少我们进食更多的食物,控制体重也有利于疾病的人群食用。

3、深秋养生多吃粗粮粥:

如豆类粥、小米枸杞粥等等,这样的粥更适合在寒冷的季节食用,既可以增大胃部的面积,起到饱腹感强的作用,还会摄入更多的营养物质。如果你不习惯吃豆类,就放入一些谷物的粗粮,上面说的燕麦、小米、紫米、黑米等也是可以的。

4、深秋养生预防心血管疾病:

据相关的调查发现,秋冬季节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其他的季节,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季节温度下降快,更容易刺激到血管,进而影响到心脏的健康,最终诱发心血管疾病。

因此,大家平时要注意观察天气的冷暖变化,及时的添减衣服。在饮食上不要吃容易影响血管健康的食物,如油炸类、腌制类等等,加上平时有个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很大程度避免疾病的发生。

5、深秋养生预防胃部疾病:

胃的健康跟我们吃的食物有关,吃的不对了胃会表现出来。对于这个季节人们错误的养生方式,就是吃各种各样的荤腥食材来进补,这样反而对胃的健康不好,养胃更在于清淡饮食。

真正的进补应种类多样,别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对胃才会多一层保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4613.html

标签: 秋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秋天养生注意啥?” 的相关文章

秋季防燥 更应防湿、防风

秋季防燥 更应防湿、防风

秋季在防秋燥的同时,防湿、防风一样不可忽视。 进入初秋,暑期的湿热已经消除了一大半。然而,此时气温仍然很高,尤其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农历9月一些地区的最高气温依旧维持在35℃以上,夏暑尚未完全消除,加上秋天雨水增多,湿、热依旧很“活跃”。所以,秋季在防秋燥的同时,防湿、防风一样不可...

秋高气爽爬山季 登高并非人人都皆宜

秋高气爽爬山季 登高并非人人都皆宜

秋日,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是一年中爬山登高的黄金季节;但要提醒的是:登山运动并非人人皆宜。 秋日,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是一年中爬山登高的黄金季节。但要提醒的是:登山运动并非人人皆宜,尤其患有以下慢性病者(特别是年老体弱病人),更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高血压 尤其是老年性高血压者,收缩压易受体位...

秋吃豆腐最滋补

中医认为,豆腐性味甘、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清肺润燥、清热解毒、下气消痰、养颜防衰之功。 豆腐是中国人一项伟大的发明,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由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诞生于安徽六安市寿县。豆腐是中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一直被人们誉为“植物肉”...

秋三月 养肺正当时

秋三月,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与鸡一起作息),使志安宁,收敛神气。收敛神气,逆之则伤肺。 大家应该都听过民间说“老怕冬冷,少怕秋凉”。说的是寒冷的冬季是老年人易发病的季节,而小孩更易在凉爽的秋季得病。有人就问了,这是怎么回事?秋季,是万物成熟和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两妙招缓解秋乏

深秋时节要睡子午觉,子时从中医理论来讲是“肝经循行时间”,如果肝失调会出现“胸胁满闷,口苦咽干,不欲饮食,心烦气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月经失调,面部色斑,急躁易怒”等症状。 很多人时常会感到提不起精神,出现睡眠不足的现象,这就是常说的“秋乏”。但若在秋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不容易出现“秋乏”...

秋季养生须尊崇中医四大养生素养

秋季养生须尊崇中医四大养生素养“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形与神俱”做起。 《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逆秋气,则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