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秋风起栗子香 健康吃法知多少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718
栗子的吃法有许多种,最具风味的当数“糖炒栗子”;栗子还可与红枣、花生等搭配,做成“甜饭”或曰“八宝饭”,寓意“早生贵子”。

栗子,又称栗、大栗、板栗、油栗等,属壳斗科栗属经济作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分布较广,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尤以山东省郯城县所产大油栗名闻遐迩,它光泽油亮,糯性强、口感好,素有“干果之王、铁杆庄稼”的美誉。栗唐代孙思邈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本草纲目》把栗子与莲子比美,称“其仁如老莲肉”,“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可见栗子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作用。

栗子的吃法有许多种,最具风味的当数“糖炒栗子”。其做法并不复杂,原料为栗子、海盐、白砂糖,先把栗子洗净剪口浸泡少许,擦干表层水分,待铁锅烧热后,倒入海盐和栗子开始翻炒,直至栗子炸开口,再倒入适量白砂糖,快速翻炒,避免糊锅。这时盐粒发黏变成黑色,同时糖分焦化,焦香四溢,远远就能闻到炒栗子特有的香气。待炒到盐粒不再发黏即关火,盖上盖子闷一会,以保证栗子熟透并使焦糖香气渗入栗子里,然后用漏勺将栗子沥出即可。但见颗颗栗果上釉色亮闪闪、光洁洁,间或传来几声热栗子爆裂的脆响声,鼻翼翕动,一缕缕甜香焦香氤氲飘过,诱得人不由唏唏嘘嘘剥食开来。难怪南宋陆游老先生品得栗香欲罢不能,写出《夜食炒栗有感》:“齿根浮动叹吾衰,山栗炮燔疗夜饥。唤起少年京辇梦,和宁门外早朝来。”古人还称糖炒栗子为“灌香糖”,有诗为证:“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灯半灺,门前高喊‘灌香糖’”。

栗子还可与红枣、花生等搭配,做成“甜饭”或曰“八宝饭”,寓意“早生贵子”。这道饭已成为寻常人家的吃食,一般将栗子块、红枣、花生、黏米、白果、莲子、豇豆、红小豆等,用炉火慢悠悠熬煮,约大半小时,待粥汁黏稠浓亮即可,入口沙面筋道,细品糯香甜软,颊齿留香。这栗枣甜饭健脾养胃、强筋健骨、补中益气,还能敛肺定喘、通肠润便、养血安神,特别适合秋季老人孩子除燥热、贴秋膘。

栗子还可以做面食。将栗子块晾晒干爽,与适量玉米、小麦一道磨成面粉,和面反复揉按,并醒好备用。可做成栗面馒头,揉按时戗入适量炒熟的干栗面,上笼屉蒸成的栗面馒头色泽黄莹莹,食之栗香满口,诱人食欲。还可擀成面皮,做面条、包饺子,品之滑爽生津,滋润养人。

最美要数当下的时令菜“栗子鸡”。就是把刚打下来的新栗子去壳去皮,先煮上半熟切块备用。鸡是从春里开始散养、刚会捏着嗓子打鸣儿的小公鸡,宰了剁块,用刚晒制出来的农家红酱爆炒,勾添少许槐花蜜,待鸡块上色后再加栗子块猛炒慢炖,中间加新鲜姜块、花椒果、胡椒粉、大蒜瓣、大葱段、青辣椒自不必说,但见红亮、淡黄、青绿一盘美味,栗子吸纳了鸡肉、红酱的醇香,鸡块煨得了栗子的甜糯,那色泽那醇香那风味,呵呵,甭提多么美气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865.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风起栗子香 健康吃法知多少” 的相关文章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整个夏季,因炎热少食的人们,便可以在这个季节好好食补,为应对寒冷的冬季奠定良好的基础。 秋季食疗本草多...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紫苏有着草本植物特有的清新气味,微苦,带一点薄荷的清凉,适合给厚重的油脂做点缀,也能为鲜味增添层次感。 紫苏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卵圆,单面或双面呈现紫色者为紫苏,叶片纯绿者为白苏,两者性味相似,常混作一谈。 紫苏古称“桂荏”,“荏”为白苏,萌发之初风姿怯弱,颇得文人墨客的喜爱。《诗经...

“莲”的一身都是宝 药食两用都挺好

“莲”的一身都是宝 药食两用都挺好

从中医角度看,莲的一身都是宝。除食用,观赏外,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谓“全株皆可用,妙用无穷”。 莲花又名荷花、中国莲、水芙蓉。“莲,花之君子者也。”莲,向来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歌咏的对象,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更为世人称赞。 从中医角度看,莲的一身都是宝。除食用,观赏外,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

荞麦浑身都是宝 堪称谷物中的全能冠军

荞麦浑身都是宝 堪称谷物中的全能冠军

荞麦浑身都是宝,幼枝嫩叶、茎叶花果、根和秸秆及种子外壳无一废物。它的茎叶入药能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止血;荞麦粉作保健食品能防治糖尿病、高血脂、牙周炎、牙龈出血和胃病。 农谚有云:三伏有雨,好种荞麦。荞麦在夏天种植,在秋天收获,“出土到开花,八九(七十二天)就到家”。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