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食疗的“佳品”--鸭肉冬瓜汤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544
鸭肉冬瓜汤有滋阴养肝、健脾利湿的功效,是秋季食疗的首选之品。

金秋时节正是鸭子最为肥美的时节。营养学家认为,当年新鸭养到秋季,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矿物元素。鸭为水禽,性寒凉,宜体热上火者食用,是秋季食疗的首选之品。

鸭肉入肺、胃、肾经,有滋补、养胃、补肾、消水肿、止热痢、止咳化痰等作用。据《本草纲目》载,鸭肉味甘、性寒,可“填骨髓、长肌肉、生津血、补五脏”“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利脏腑,退疮肿,定惊痫。”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鸭肉中含有B族维生素,有抗脚气病、神经炎的功效,对糖尿病和高血糖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有益。鸭肉中还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它是构成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对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者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秋燥上火时,做道鸭肉冬瓜汤,既滋阴润燥又开胃增食。

材料 冬瓜400克,鸭肉100克,太子参30克,金银花10克,盐、味精、姜葱等调料适量。

做法 将鸭肉切片,用沸水烫后捞出,冬瓜去皮洗净切成薄片。太子参、金银花放入锅中加水煎煮,然后将金银花拣出,药汁及太子参留用。将鸭肉、冬瓜、姜放入药汁中煮熟,放入食盐、味精和葱花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 鸭肉既能补益气血,又能清热;太子参能补气且药性平和,不热不燥;冬瓜清热利尿,帮助热邪从小便中排出;少量清热解毒的金银花是消暑的鲜汤良药。此汤有滋阴养肝、健脾利湿的功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852.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季食疗的“佳品”--鸭肉冬瓜汤” 的相关文章

睡眠不足生百病!睡前吃点“天然的安眠药”,镇静安神,一夜好眠

睡眠不足生百病!睡前吃点“天然的安眠药”,镇静安神,一夜好眠

  现在的人,有一个好的睡眠是比较难的,大部分人都有失眠的情况,每天晚上睡不着,或者是睡着之后也容易有惊醒的情况,再次入睡就困难了。这个也是很多人的常态,人体容易失眠,主要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压力增大,导致身体容易出现失眠的情况。  还有平时的不良作息,加班熬夜,或者是玩游戏等,睡觉时间比较...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脾饼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采用药食两用原料精心研制了两款富含中医药特色的药膳小饼,名为“期颐”小饼。 年满百岁为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我们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的食用部分和生姜一样主要在根部,要取其地下新生茎芽。因为枝叶跟生姜的枝叶真的太像,所以有的地方直接把蘘荷叫洋禾姜。 相较于初春的野菜,初秋的野菜似乎少了很多,如果要说比较特别的、有代表性的,蘘荷应该有一席之地。 生姜的“亲姊妹” 村民的“野人参” 在江苏如东,这里的老百姓叫它洋合笋。你...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紫苏有着草本植物特有的清新气味,微苦,带一点薄荷的清凉,适合给厚重的油脂做点缀,也能为鲜味增添层次感。 紫苏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卵圆,单面或双面呈现紫色者为紫苏,叶片纯绿者为白苏,两者性味相似,常混作一谈。 紫苏古称“桂荏”,“荏”为白苏,萌发之初风姿怯弱,颇得文人墨客的喜爱。《诗经...

安神、宁心话百香

安神、宁心话百香

百香果,俗名鸡蛋果,浓郁甘美、酸甜可口,具有丰富的食用价值。 百香果,俗名鸡蛋果,原产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广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品种一般分为黄色百香果和紫色百香果,两者杂交,遂成紫红色百香果。 百香果天然纯净、浓郁甘美、酸甜可口,具有丰富的食用价值。百香果含...

中医角度解读“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中医角度解读“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桃、杏、李三种水果一直以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从药物的角度而言,桃、李、杏三者却对于人们身体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 桃、杏、李三种水果一直以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它们不仅是食物,也是药物。作为食物而言,桃、李、杏三种水果都美味可口。然而,从药物的角度而言,桃、李、杏三者却对于人们身体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