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益气健脾用大枣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520
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不足、血虚证、脏燥证及缓和峻烈药物的药性等。

大枣是我国药食皆用的果品之一,既为美味,又补身体。鲜枣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民间更提倡“天天吃大枣,青春永不老”。

大枣滋补效佳

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不足、血虚证、脏燥证及缓和峻烈药物的药性等。古籍《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大枣有“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等功效。《长沙药解》称:“大枣,补太阴之精,化阳明之所。”故大枣常用于如下病证中:

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大枣能补益脾胃,故脾胃虚弱者常以大枣作食疗之品;更常作人参、白术等补益药的辅助之品,用于脾虚诸证,治疗脾胃湿寒、饮食减少、完谷不化等。

气血不足、心脾两虚。凡气虚、血虚或气血两虚者,大枣每为常用之品。对气虚证常与补气的人参同用;血虚证常与养血的当归、白芍等同用;若气血两虚之证,常于补气养血方中加用本品;若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惊悸失眠,可将本品加入补益心脾剂中,如归脾丸等;若情志抑郁、思虑过度、脏阴暗耗,致脏燥,可见悲伤欲哭、哈欠频作等,常与甘草、小麦同用,以润养脏阴,如《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

营卫不和、发热恶风。大枣常与生姜同用,可助桂枝、白芍调和营卫治中风发热、恶风、汗出等。如医圣张仲景所创的调和营卫的名方——桂枝汤,即是此例。

缓解药毒,调和药性。大枣之味大甘,可缓和或减少某些峻烈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如《伤寒论》逐水之十枣汤,《金匮要略》泻肺之葶苈大枣泻肺汤,《千金要方》治关节疼痛之大枣汤等方中,皆用大枣,一则取其缓解大戟、甘遂、芫花、附子之毒性和葶苈子之峻烈之性;二则取其甘味护养胃气,以防伤正。

大枣食疗味美

红枣花生汤 用红枣、花生、冰糖各30克,先煎花生,后加红枣、冰糖。每天l剂,每晚睡前服,30天为一个疗程。可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者效果比较满意。但伴有胆囊炎、风湿病合并心衰的患者,应配合清热利湿或祛风除湿药。

大枣浮小麦汤 用大枣15枚,浮小麦50克,甘草10克,煎煮1小时,去甘草后食用。可益气养心、安神定志。适用于疠病(精神恍惚、心烦失眠)患者。

红枣汤 红枣20枚,地肤子、炒荆芥各9克。在输血前15~30分钟服用红枣汤,可预防输血反应。此法在临证时非常有效,但对少数用激素未能防止反应者,本法无效。

大枣三仁鸡 用大枣20枚,杏仁、白果仁、核桃仁各10克,鸡肉200克,调料少许。将鸡肉洗净切小块,与诸药用文火炖煮1小时,分早、中、晚食用鸡肉、杏仁、白果仁、核桃仁及大枣,并喝汤。可补肺肾、止咳喘、益精血。适用于肺肾虚损(咳嗽气喘、腰膝酸软)者。

大枣韭菜粥 用大枣20枚,全虾50克,韭菜10克,大米100克。将全虾(不去头及外壳)洗净切段,大枣破开去核,韭菜洗净切小段,与大米同煮为粥,早晚食用,可益气壮阳,提高性功能。适用于性功能减退者。

注意:煎煮大枣时,可将大枣破开,此法有利于大枣有效成分的溶出,可增加药效2~3倍。大枣味甘,性温,食用过多会助湿生痰蕴热,有湿热痰热者不宜食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794.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益气健脾用大枣” 的相关文章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脾饼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采用药食两用原料精心研制了两款富含中医药特色的药膳小饼,名为“期颐”小饼。 年满百岁为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我们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南瓜是养生菜、保健饭,药食兼备;它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解毒的功能,其叶、花、藤、种子也供药用。 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大陆,明代中期漂洋过海,传入我国,所以它还被称作番瓜、倭瓜、窝瓜。它生命力极强,春天绽芽吐绿,夏季蔓秧开花,一棵南瓜秧苗可以蔓延半亩田...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紫苏有着草本植物特有的清新气味,微苦,带一点薄荷的清凉,适合给厚重的油脂做点缀,也能为鲜味增添层次感。 紫苏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卵圆,单面或双面呈现紫色者为紫苏,叶片纯绿者为白苏,两者性味相似,常混作一谈。 紫苏古称“桂荏”,“荏”为白苏,萌发之初风姿怯弱,颇得文人墨客的喜爱。《诗经...

荞麦浑身都是宝 堪称谷物中的全能冠军

荞麦浑身都是宝 堪称谷物中的全能冠军

荞麦浑身都是宝,幼枝嫩叶、茎叶花果、根和秸秆及种子外壳无一废物。它的茎叶入药能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止血;荞麦粉作保健食品能防治糖尿病、高血脂、牙周炎、牙龈出血和胃病。 农谚有云:三伏有雨,好种荞麦。荞麦在夏天种植,在秋天收获,“出土到开花,八九(七十二天)就到家”。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