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饮食有节胜食疗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76
近年来,在不断升温的中医养生热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单就食疗养生而言,各种理论充斥于报刊、书籍、电视和网络等传媒,使人们真假难辨。其实,与其追求各种食疗药膳来保健,不如首先做到饮食有节。

近年来,在不断升温的中医养生热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单就食疗养生而言,各种理论充斥于报刊、书籍、电视和网络等传媒,使人们真假难辨。其实,与其追求各种食疗药膳来保健,不如首先做到饮食有节。

食宜清淡,切忌肥甘

古代养生家历来主张清淡饮食,《吕氏春秋》曾说:“肥肉美酒,勿以自强,命曰烂肠之食”,所以《医学心悟》主张:“莫嗜膏粱,淡食为最”。这些论述都说明清淡饮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现代社会之所以有许多生活方式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等也往往与高热量、高脂饮食密切相关。古人之谓清淡饮食还专指从味道上而言的“淡食”,主张“少咸”,孙思邈曾提出“咸多促人寿”的观点,“促”是短的意思。现代研究也证实许多疾病如高血压等均与过量食盐有关。

调配适宜,谨和五味

古人认为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进行全面而合理地搭配,才能使人体获得不同的营养。《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饮食方案,指出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是饮食的主要成分,应当尽可能全面而均衡地摄取,以保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

五味是指食物的酸、苦、甘、辛、咸五种主要气味,调和五味指的是在事物选择上尽量做到五味搭配合理。二是在烹调方法上人为地加以调整,充分利用五味的制约和生化作用,这样既保证了营养的全面性,又调剂了口味,对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食宜按时,食宜节量

按时节量是中医饮食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吕氏春秋》云:“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尚书》也说:“食哉惟时”。说明古人两千年前就有吃饭定时的记载。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一日三餐制,每餐间隔4~5小时,是很有道理的。节量是指在饮食的数量上给以适当调节和节制。《洞微经》曾云:“太饥伤脾,太饱伤气”。孙思邈主张:“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这种似饥非饥,似饱非饱的饮食原则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生理机能衰退,消化功能减弱,就更应该在保证人体生理机能需要的前提下节制饮食。因此,过节时全家暴饮暴食尤其有害。

调适寒热,顾护脾胃

寒热为食物的属性,过寒或过热均可损伤脏腑,给健康带来危害。中医理论对食物寒热的要求是“热无灼灼,寒无沧伧”。《千金翼方》也说:“热无灼齿,冷无冷齿”,指出了食物寒热应掌握的尺度。这些论述所强调的总原则是勿使寒热太过,当然寒热调适还要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食物品种不同及个体承受能力的差异而定。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经常进食太热的食物易灼伤口腔及食管黏膜而引发相应疾病,过食生冷则易损伤脾胃而损伤消化功能,因此,调适食物寒热,顾护脾胃功能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饮食宜忌,牢记常遵

饮食有所宜,亦有所忌。《养生录》提出饮食六宜,即“食宜早些,食宜缓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暖些,食宜轻些”,系统提出了进食在时间、速度、数量、味道、质地等方面科学合理的实际要求。这实际上是饮食的总原则。而六宜的反面即进食之所忌。具体言之,又分食时宜忌:如食时宜专致忌分心,宜舒畅忌慎思,宜细嚼缓咽,忌粗嚼急吞等;食后宜缓行忌急走,食后宜摩腹忌卧等。对饮料宜忌有饮茶不宜过量,饭前午后及睡前不宜饮。饮酒要做到三适即适量、适时、适情等。这些主张都反映了中医饮食养生的科学精髓,过年时人们尤其应该注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64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饮食有节胜食疗” 的相关文章

每天一杯枸杞泡水,一段时间后,3个变化可能“悄悄”降临!

每天一杯枸杞泡水,一段时间后,3个变化可能“悄悄”降临!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特别注重养生和保健,在平时经常会吃一些养生的食物,而枸杞就是其中的一种。而且枸杞的吃法特别的多,不仅可以泡水喝,还可以生吃。其实在平时经常用枸杞泡水喝的话,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养生保健效果,今天就给小编来了解一下用枸杞泡水带给身体的3个好处!    每天一杯枸杞泡水,一段时间后,这3...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脾饼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采用药食两用原料精心研制了两款富含中医药特色的药膳小饼,名为“期颐”小饼。 年满百岁为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我们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

清热解毒空心菜 两款简单药膳方

清热解毒空心菜 两款简单药膳方

中医认为,空心菜味甘性寒,入肠、胃经。具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鼻衄、便秘、淋浊、便血、尿血、痔疮、痈肿、蜇伤、蛇虫咬伤等。 民谚“南蕹西芹,菜蔬之珍”,是说蕹菜乃是菜中佳品。蕹菜俗名空心菜、通心菜。鲜嫩青绿的蕹菜,清香淡雅、清脆爽口,容易消化,且营养价值较高,适合中老年人和小儿食用...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而达到治疗泛酸、烧心和轻度胃溃疡的目的。 研究发现,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粗粮本身不易消化,且营养不全面,吸收率低,因此粗粮虽好却不适宜所有人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饮食习惯也由“细”变“粗”。营养专家认为,荞麦、大豆、玉米、紫米、燕麦、红薯等粗粮一能“消灭”胆固醇;二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三能促进消化功能,缓解便秘和平衡...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