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夏天吃水果 先分寒与热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23
夏天的水果多属于寒凉性的,比如梨、苹果和各种瓜类。一般来说,实热体质的人夏天代谢旺盛,交感神经占优势,出汗多,经常脸色通红、口干舌燥、易烦躁、容易便秘,夏天特别喜欢吃凉东西。

夏天的水果多属于寒凉性的,比如梨、苹果和各种瓜类。一般来说,实热体质的人夏天代谢旺盛,交感神经占优势,出汗多,经常脸色通红、口干舌燥、易烦躁、容易便秘,夏天特别喜欢吃凉东西。所以,热体质人群可以适当多吃点寒凉性的水果。但是,寒性水果不能多吃,否则反而对身体有害。适合夏日食用的寒凉水果有香瓜、西瓜、梨、香蕉、猕猴桃、芒果、柿子、荸荠、甜瓜等。

虽说夏天寒凉性水果比较多,但在众多水果中,像荔枝、杏等温热性水果也是相当受人们欢迎的。尤其对于虚寒体质的人来说,他们气虚脾虚,基础代谢率低.体内产生的热量少,四肢即便在夏天也是冷的。相较而言,这类人群的面色:常人白,而且很少口渴,也不喜欢接触凉的东西,包括进空调房间。所以,这类人多吃些温热的水果无疑是补寒佳品。

不过,一般人大热天吃太多温热的水果却很容易上火。比如。荔枝中含有降糖成分,多吃会出现低糖反应。而对于热性体质的人,由于本身就精力充沛、晚上不易人眠,再加上代谢率偏高,所以更不能吃温热水果。另外,正在发烧或某器官正在发炎的孩子也尽量避免食用。

夏日温热水果:荔枝、桃、龙眼、番石榴、樱桃、椰子、榴莲、杏等。

适宜人群:虚寒体质

介于寒热之间的水果属于平和性。这类的水果像葡萄、菠萝、芒果、橄榄、白果、李子等,不同体质的人都可以吃。

水果一定要选择新鲜的,含营养丰富。要多吃整水果,尽量少吃罐头水果,别喝水果汁,因为这样会流失掉很多膳食纤维。另外,吃水果要多吃果肉有颜色的,像山楂、酸枣、猕猴桃、芒果等多彩的颜色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很有营养。

除了吃水果要注重营养之外,夏天吃水果最重要的是别贪凉。很多人都爱把水果放冰箱里冻着吃,虽然冰镇过的水果口感特别好,吃进去特舒服。但是太凉的水果会刺激肠胃蠕动变慢,反而会消化不良,尤其是胃寒或有轻度胃炎的人得注意。

荔枝、柿子、梨等一般冻一两个小时就差不多了,千万别留到第二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54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夏天吃水果 先分寒与热” 的相关文章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桑葚有“解酒中毒”的功效,但是不像网文中提到的那样仅仅靠吃桑葚干就能搞定。 对于应酬多的人来说,能解酒又护肝的食物是最受欢迎的。最近一则“酒精最大的克星—天然的解酒食物桑葚干”的文章在网上热传,那么,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这篇网文中说到:酒前吃桑葚干,可以预防酒精中毒发...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适合吃什么食物,是从五脏的特性和不同需求说的,不能太过机械,每种味道列举的食物也不一定完全准确,我们日常生活运用的时候要灵活。 人体有病可以用不同味道的药物进行补泻治疗。《素问·脏气法时论》讲到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就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食物来进行调理。 食物...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的食用部分和生姜一样主要在根部,要取其地下新生茎芽。因为枝叶跟生姜的枝叶真的太像,所以有的地方直接把蘘荷叫洋禾姜。 相较于初春的野菜,初秋的野菜似乎少了很多,如果要说比较特别的、有代表性的,蘘荷应该有一席之地。 生姜的“亲姊妹” 村民的“野人参” 在江苏如东,这里的老百姓叫它洋合笋。你...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南瓜是养生菜、保健饭,药食兼备;它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解毒的功能,其叶、花、藤、种子也供药用。 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大陆,明代中期漂洋过海,传入我国,所以它还被称作番瓜、倭瓜、窝瓜。它生命力极强,春天绽芽吐绿,夏季蔓秧开花,一棵南瓜秧苗可以蔓延半亩田...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 虽然处暑了,但目前仍处在长夏这一阶段。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以下介绍几道保健养生祛湿粥茶饮: 茯苓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