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饮食补钙 要分清“敌友”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24
钙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钙维持着人体骨骼和牙齿的健康。很多营养师推荐我们通过吃来补钙,但是吃也要“巧吃”,吃对了才补钙,不合理的吃法还会使钙质流失,损害健康。

钙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钙维持着人体骨骼和牙齿的健康。很多营养师推荐我们通过吃来补钙,但是吃也要“巧吃”,吃对了才补钙,不合理的吃法还会使钙质流失,损害健康。比如,谷类与补钙食物同吃,会阻止钙吸收,因为谷物中的鞣酸会出来“捣乱”。所以,补要补得巧,不要“一钙而论”。下面,教您正确吃补钙的食物,锁住钙质就等于锁住了健康。

每天喝半斤牛奶

半斤牛奶,含钙300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乳酸、矿物质及维生素,能促进钙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钙质人体更易吸取,因此,牛奶应该作为日常补钙的主要食品。其他奶类制品如酸奶、奶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钙来源。

餐桌上别少了海带和虾皮

海带和虾皮是高钙海产品,每天吃海带25克,就可以补钙300毫克。这些食物还能够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海带与肉类同煮或煮熟后凉拌,都不错。虾皮中含钙量更高,25克虾皮就含有500毫克的钙,所以,用虾皮做汤或做馅都是日常补钙的不错选择。

早上喝杯豆浆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钙量也很高。500毫升豆浆含钙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钙就高达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补钙的良品。

蔬菜补钙首选雪里蕻

蔬菜中也有许多高钙的品种。雪里蕻100克含钙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钙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经常吃这些蔬菜能补钙。

大鱼大肉也能“偷走”钙

高蛋白饮食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所在。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A:每天摄入80克的蛋白质,将导致37毫克的钙流失;B:每天摄入240克的蛋白质,额外补充1400毫克的钙,将导致137毫克钙的流失。)额外补充钙并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钙流失,过量摄入大鱼大肉而不注意酸碱平衡,将导致钙的大量流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438.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莱阳沙参鸭

下一篇:花蛤蒸蛋

“饮食补钙 要分清“敌友”” 的相关文章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桑葚有“解酒中毒”的功效,但是不像网文中提到的那样仅仅靠吃桑葚干就能搞定。 对于应酬多的人来说,能解酒又护肝的食物是最受欢迎的。最近一则“酒精最大的克星—天然的解酒食物桑葚干”的文章在网上热传,那么,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这篇网文中说到:酒前吃桑葚干,可以预防酒精中毒发...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粗粮本身不易消化,且营养不全面,吸收率低,因此粗粮虽好却不适宜所有人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饮食习惯也由“细”变“粗”。营养专家认为,荞麦、大豆、玉米、紫米、燕麦、红薯等粗粮一能“消灭”胆固醇;二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三能促进消化功能,缓解便秘和平衡...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神农本草经》中称豆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因为其外形像一把玉如意,故又被称为“如意菜”,豆卷与豆腐、酱及面筋被西方并称为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豆卷与笋、菌又被古人并列为素食鲜味三...

“莲”的一身都是宝 药食两用都挺好

“莲”的一身都是宝 药食两用都挺好

从中医角度看,莲的一身都是宝。除食用,观赏外,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谓“全株皆可用,妙用无穷”。 莲花又名荷花、中国莲、水芙蓉。“莲,花之君子者也。”莲,向来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歌咏的对象,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更为世人称赞。 从中医角度看,莲的一身都是宝。除食用,观赏外,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

南瓜藤做菜好吃又疗疾

南瓜藤做菜好吃又疗疾

南瓜藤别名番瓜藤、盘肠草,具有平肝和胃、通经胳、利血脉,治肺结核低热、胃痛、月经不调、烫伤等作用功效。 南瓜藤,是极易生长的一种蔬菜。每到暑夏,回老家乡下走走,家家房前屋后的空地上,都被南瓜藤蔓延得郁郁葱葱,还有朵朵金黄色的花儿点缀其中。一把南瓜藤有叶、藤、茎、果,四位一体,盛在一盘里纠结缠...

解暑佳品酸梅汤 自制味美效更佳

解暑佳品酸梅汤 自制味美效更佳

酸梅汤具有健胃消食、行气活血之功效,在酷暑难耐的季节,喝上一杯清凉的酸梅汤,不仅解暑止咳,还能开胃,实为解暑饮料之佳品。 三伏天里炎热多雨,阳气外发,人体汗出增多,津液耗伤,出现口渴纳差、疲惫无力等现象。专家介绍,夏季人体肌肤腠理开泄,寒邪容易入侵引发疾病,所以中医养生提倡避免贪凉。但酸梅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