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七食养生法裨益老年人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374
养生之道,各有各法。清代医家、养生家石密斋著有《万密斋医学全书》,包括养生保健等方面的著述,如《养生四要》《保命歌括》等。

养生之道,各有各法。清代医家、养生家石密斋著有《万密斋医学全书》,包括养生保健等方面的著述,如《养生四要》《保命歌括》等,其中饮食“七食养生法”歌诀一首,曰:“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这首以饮食调养的养生之法,适宜中老年人的饮食保健,特别对老人养生大有裨益,深受老年人青睐。下面解读这首养生歌诀。

食宜早些,不可迟晚

按时进餐是中医饮食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吕氏春秋》云:“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尚书》也说:“食哉惟时”。每餐不可推迟到很晚,早餐宜七点左右,午餐十二点左右,晚餐下午六点左右,养成定时用餐的好习惯,有利健康。

食宜缓些,不可粗速

历代医家都看重细嚼慢咽。孙思邈《每日自咏歌》云:“美食须熟嚼,生食不粗吞。”明朝文人郑瑄《昨非庵日纂》云:“吃饭须细嚼慢咽,以津液送之,然后精味散于脾,华色充于肌。粗快则只为糟粕填塞肠胃耳。”清代养生学家曹庭栋著《老老恒言》云:“入胃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二口化,细嚼也;三腹化,入胃自化也。”《养病庸言》云:“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实验证明:吃同样的食物,细嚼者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量分别为85%和83%,而不细嚼者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只有72%和71%。专家指出,一顿饭最好在半个小时至45分钟内吃完,最益健康。

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

曾有人问营养学家不老秘方是什么,营养学家说是少吃东西,少吃东西就能减缓细胞代谢的次数,所谓一个人的年龄,其实就是TA细胞分裂的次数,所以吃饭不要超过八分饱,更不要因为心情不好情绪失控就暴饮暴食,这样才有益于健康。曹庭栋《洞微经》曾云:“太饥伤脾,太饱伤气”。孙思邈主张:“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这种似饥非饥,似饱非饱的饮食原则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生理机能衰退,消化功能减弱,更应在保证人体生理机能需要的前提下节制饮食,以八分饱为宜。

食宜淡些,不可厚味

古代养生家历来主张清淡饮食,《吕氏春秋》说“肥肉美酒,勿以自强,命曰烂肠之食”,《医学心悟》主张“莫嗜膏粱,淡食为最”。现代社会许多生活方式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等,也往往与高热量、高脂饮食密切相关。古人之谓清淡饮食还专指味道的“淡食”,主张“少咸”,孙思邈曾提出“咸多促人寿”,“促”即短。所以饮食要尽量清淡,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得超过6克。

食宜温暖,不可寒凉

《灵枢·师传》指出:“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老年人消化道腺体开始萎缩,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唾液淀粉酶分泌减少,导致消化功能降低,如不注意饮食调节而“生冷无节”极宜患病。因此,提倡科学的饮食养生法,特别是中老年和体弱之人,应以“温热”为宜,不可贪食生冷寒凉之物。

食宜软烂,不可坚硬

老年人真气逐步消耗,五脏功能逐渐衰弱,消化道腺体开始萎缩,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唾液淀粉酶分泌减少,导致消化功能降低,加之人老多牙齿脱落,咀嚼功能减退,如所食之物过于坚硬,则不易咀嚼,妨碍消化吸收,使抵抗力下降,易患病。因此,要食用软烂食物,以利消化吸收。

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

饭后用茶漱口,能反复冲击口腔各部位,把滞留在牙齿的沟裂区、牙颈部、牙间隙、唇颊沟等处的食物残渣和部分牙垢清除出来,用茶水漱口益处多。第一,消除口臭,会感到口腔内清爽舒适。第二,预防龋齿。绿茶中茶多酚含量较高,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和一定的抗菌活性,对致龋的变形链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还能降低口腔细菌的密度,抑制牙菌斑的形成。第三,预防流感。茶叶中的儿茶素具有抑制流感病毒活性作用。第四,预防牙龈出血。茶叶中的儿茶素可杀灭口腔中的细菌;而牙龈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牙龈发炎。若杀灭了口腔中的细菌,牙龈炎症就会减轻,出血就会自然停止。第五,防治牙周炎。牙周炎是由厌氧菌引起的,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效果较差;但适宜浓度的茶水,则可以抑制口腔中的厌氧菌,起到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的作用。

中老年人如能遵循饮食“七食养生法”保健养生,定会使机体得以调理,身强体健,益寿延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209.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炸明湖荷花

下一篇:黄豆蹄冻

“七食养生法裨益老年人” 的相关文章

清热解毒空心菜 两款简单药膳方

清热解毒空心菜 两款简单药膳方

中医认为,空心菜味甘性寒,入肠、胃经。具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鼻衄、便秘、淋浊、便血、尿血、痔疮、痈肿、蜇伤、蛇虫咬伤等。 民谚“南蕹西芹,菜蔬之珍”,是说蕹菜乃是菜中佳品。蕹菜俗名空心菜、通心菜。鲜嫩青绿的蕹菜,清香淡雅、清脆爽口,容易消化,且营养价值较高,适合中老年人和小儿食用...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

爽口什锦凉拌菜

爽口什锦凉拌菜

爽口什锦凉拌菜是一道开胃下饭什锦凉拌菜,营养丰富的多种蔬菜和豆腐干合拌,菜品养眼诱人,口感多样,鲜香脆爽,亦饭亦菜,适合“三高”人群和减肥控重人群食用。 主料:黄瓜1根,笋片50克,荸荠10颗,杏鲍菇50克,豆腐干2块,圣女果5颗。 调料:蒜末、盐、豉油、白胡椒粉、麻油各适量。 做法:1.将黄...

“莲”的一身都是宝 药食两用都挺好

“莲”的一身都是宝 药食两用都挺好

从中医角度看,莲的一身都是宝。除食用,观赏外,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谓“全株皆可用,妙用无穷”。 莲花又名荷花、中国莲、水芙蓉。“莲,花之君子者也。”莲,向来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歌咏的对象,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更为世人称赞。 从中医角度看,莲的一身都是宝。除食用,观赏外,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

立秋过后 用膳食赶走三伏带来的湿邪

立秋过后 用膳食赶走三伏带来的湿邪

立秋过后,闷热燥湿的天气有所缓解。可是,炎热的夏季虽走,但我们身体多多少少被湿邪入侵。 8月8日立秋,立秋过后,闷热燥湿的天气有所缓解。可是,炎热的夏季虽走,但我们身体多多少少被湿邪入侵。湿邪滞留体内,难免作恶。浑身无力、食欲下降、大便稀溏、不思饮食、皮肤湿疹等都可能是湿邪入侵的表现。 不妨...

南瓜藤做菜好吃又疗疾

南瓜藤做菜好吃又疗疾

南瓜藤别名番瓜藤、盘肠草,具有平肝和胃、通经胳、利血脉,治肺结核低热、胃痛、月经不调、烫伤等作用功效。 南瓜藤,是极易生长的一种蔬菜。每到暑夏,回老家乡下走走,家家房前屋后的空地上,都被南瓜藤蔓延得郁郁葱葱,还有朵朵金黄色的花儿点缀其中。一把南瓜藤有叶、藤、茎、果,四位一体,盛在一盘里纠结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