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孩子吃肉多脾阴会不足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363
要补脾,就要分出阴阳。因为脾分阴阳。脾阴是明代名医缪希雍所倡导的,后来清代名医叶天士大力提倡,这部分内容现在没多少人提了。但我发现,孩子恰恰是脾阴不足居多,正因为大家不了解,所以对一些病总是搞不好。

要补脾,就要分出阴阳。因为脾分阴阳。脾阴是明代名医缪希雍所倡导的,后来清代名医叶天士大力提倡,这部分内容现在没多少人提了。但我发现,孩子恰恰是脾阴不足居多,正因为大家不了解,所以对一些病总是搞不好。

前几天到外地做公益讲座,有朋友让我看看一个孩子,说身体弱,一看,眼下都出现眼袋了,微微发红,这是一个明显的脾阴不足指征,问家长孩子是否特别喜欢吃肉?家长答:“是啊,基本不怎么吃青菜,就爱吃肉!”这就是典型的脾阴不足了。现在,这样的孩子非常多。

我觉得这与吃肉多有关,很多家长问我,孩子吃肉多好不好,我一律回答,必须荤素搭配,多吃青菜。否则会引起脾阴不足。

中医认为脾非常重要,是人体后天之本,我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需脾来运化吸收。如果脾胃虚弱,对人体影响则很大。

要补脾,就要分出阴阳。因为脾分阴、阳。脾阴是明代名医缪希雍所倡导的,后来清代名医叶天士大力提倡,这部分内容现在没多少人提了。但我发现,孩子恰恰是脾阴不足居多,正因为大家不了解,所以对一些病总是搞不好。

现在伤阴的东西太多,好多肉类都带激素。因为激素的东西都属阳性、热性。长期食用,脾阴就伤了。我遇到过很多脾阴虚的孩子,都是常年吃肉,有的孩子甚至一口蔬菜都不吃。

怎么判断孩子是脾阴虚呢?

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这种孩子的嘴唇往往是鲜红鲜红的,舌头也是红的,舌苔非常薄或没有。眼袋明显,且微微发红。眼睑与脾相应,中医管眼睑叫“肉轮”,一般水肿患者,脾虚不能控制水湿,往往出现眼睑水肿。而脾阴不足之人,眼袋不但大,且发红,尤其孩子明显。晚上睡觉容易盗汗,手脚心热。吃完饭肚子胀,会鼓起来,半天下不去,大便干燥。这种孩子特别爱动,容易发火,脾气不好,易哭闹,因为心里烦躁。很多孩子几乎没有静的时候。大便也特别干燥,还会口干舌燥。

脾阴虚会引起孩子很多病,如易感冒,一感冒就咽喉肿痛,这是因为上焦有热,还有很多疾病都有脾阴不足的影子,甚至连自闭症的孩子,很多都是脾阴不足。

那么,脾阴不足怎么办呢?

下面我给大家推荐一些补脾阴的饮料小方。这个方子,只是一个思路,具体使用时,请家长让医生具体分析,加减使用才好。

以6岁小朋友为例,方子的分量是:山药9克、莲子肉9克、薏苡仁9克、木瓜6克、麦冬6克、沙参6克、生地6克、甘草3克。冰糖一块。

制作方法:把这些药放入锅里,加四杯水,然后大火开锅,小火煎半小时,约剩下两杯左右药汁,把药汁滤出,放冰糖一块,然后放温。汤甜甜的,孩子会很喜欢喝,不必按照服用药物的方法服,可像饮料一样随时服用,一般一天服一帖即可。可连续服一星期,但一般感冒后滋补脾阴,五帖就够了。

如无湿气可不加茯苓,但缪希雍往往会加入茯苓,以防有湿气混杂。

孩子感冒咳嗽后,马上补脾,就是滋补脾阳或者脾阴,如是脾阴虚,喝这饮料,五贴就补足了。大人口干舌燥,舌头红,眼睛干,手心热,喝这个饮料也好。

山药补脾阴,色白润肺,味甘入脾,还补肾,但补阴效果较好。莲子肉补脾,熬时最好捣碎,药性会煎出来。薏仁去湿,木瓜跟甘草配着,中医叫酸甘化阴,还可疏肝,缪希雍认为此时也要防肝经受影响。木瓜还有个特点,可以去湿。而麦冬和沙参完全是滋阴生津液的。白芍和甘草配起来也是滋阴的。

但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喝了这个饮料,就可敞开吃肉,这只有一点滋补脾阴的作用,如继续让孩子天天吃肉,不吃青菜,这个饮料起不到多大作用。

脾阴不足的孩子,要尽量少给他吃辛辣食物,减少吃肉的比例,尽量荤素搭配,增加青菜摄入量,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159.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孩子吃肉多脾阴会不足” 的相关文章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桑葚有“解酒中毒”的功效,但是不像网文中提到的那样仅仅靠吃桑葚干就能搞定。 对于应酬多的人来说,能解酒又护肝的食物是最受欢迎的。最近一则“酒精最大的克星—天然的解酒食物桑葚干”的文章在网上热传,那么,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这篇网文中说到:酒前吃桑葚干,可以预防酒精中毒发...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适合吃什么食物,是从五脏的特性和不同需求说的,不能太过机械,每种味道列举的食物也不一定完全准确,我们日常生活运用的时候要灵活。 人体有病可以用不同味道的药物进行补泻治疗。《素问·脏气法时论》讲到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就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食物来进行调理。 食物...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的食用部分和生姜一样主要在根部,要取其地下新生茎芽。因为枝叶跟生姜的枝叶真的太像,所以有的地方直接把蘘荷叫洋禾姜。 相较于初春的野菜,初秋的野菜似乎少了很多,如果要说比较特别的、有代表性的,蘘荷应该有一席之地。 生姜的“亲姊妹” 村民的“野人参” 在江苏如东,这里的老百姓叫它洋合笋。你...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神农本草经》中称豆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因为其外形像一把玉如意,故又被称为“如意菜”,豆卷与豆腐、酱及面筋被西方并称为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豆卷与笋、菌又被古人并列为素食鲜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