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巧食猪油补阴虚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38
中医认为,冬季要“养藏”,就是要保住人体的阳气。寒冬腊月,人体阳气为避免耗散外泄而向内收,应进补有营养之物,此时脏腑尤其是脾胃的阳气旺盛,也有能力消化吸收猪油。

中医认为,冬季要“养藏”,就是要保住人体的阳气。寒冬腊月,人体阳气为避免耗散外泄而向内收,应进补有营养之物,此时脏腑尤其是脾胃的阳气旺盛,也有能力消化吸收猪油。

肺阴不足

阴主静,阳主动,阴阳平衡,脏腑才能正常工作。如果阴虚,阳气就会相对旺盛,肺阴虚的主要表现是发热,不仅肺部有热,且热气向上蒸腾,使人颧骨红热;热气烘干了体内津液,表现为干咳无痰,或者是痰很少,患者长时间干咳,咽喉痒痛难忍。

这种情况,最简便的家庭疗法就是多吃猪油。猪油味甘,可入肺经,能滋阴润燥,其性凉,清热好。配蜂蜜服用,不仅滋补肺阴,还能缓急止咳。

形体消瘦

甘甜食物使人发胖是生活常识。从中医角度讲,食物具有“偏性”,不同味道的食物,在人体循行路线不一,“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甘味走肉,是吃得太甜或太油腻容易发胖的原因。营养不良,形体消瘦的人,应多补充甘味食品,猪油营养丰富,还能开胃健脾,促进消化吸收,是增肥首选。

猪油配以主食,如猪油拌饭和饼卷猪脂,极具特色。民间有冬天用饼卷猪油吃的习惯。《琐碎录》说:“腊月晨起以蒸饼卷猪脂食之,终岁不生疥疮,久服肌体光泽。”冬季要“养藏”,要保住人体的阳气。寒冬腊月,人体阳气为避免耗散外泄而向内收,应进补有营养之物,此时脏腑尤其是脾胃的阳气旺盛,也有能力消化吸收猪油。

腹泻患者忌食猪油。猪油具有“滑”的性质,能润肠通便,食入后加重病情,危害肠胃健康。

猪油养生保健方

蜂油膏,滋阴补肺有奇效

取生猪油120克,蜂蜜120克,米粉120克。将生猪油切块,与蜂蜜、米粉同时入锅,煎熬成膏,收贮备用。每天数次,每次服1匙,放在口中含化。此方出自明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具有养阴润燥,补肺止咳的功效。

用蜂油膏治肺病,实质就是“补脾益肺法”,是基于五行相生理论的一种治疗方法。五行相生,脾属土,肺属金,土可生金,脾土的强健,能增强肺的功能,也把这种方法称作“培土生金”。当人体肺出了问题,如肺阴不足,就可从补脾着手。蜂蜜和猪油都是典型的甘味食品,甘入脾经,且猪油甘腻,有养阴、润滑肌肤功效;蜂蜜缓急、润肠通便,二者合用,调理、补强脾胃,促进消化,补充后天给养,还能滋补肺金,平喘镇咳。米粉性平味甘,有补益中气,健胃和脾作用,张仲景常用米粉,取其和胃补脾之意。但肥胖者和脾虚腹泻者慎食此方。

  猪膏酒,标本兼治抗虚劳

此方记载于《医方集解》。取猪油和姜汁各300克,米酒1500克,将鲜生姜捣碎榨汁,再将猪油用文火化开,倒入姜汁、米酒,搅拌均匀煎透,每天早晚各服1次,每次20~30毫升,可有效滋阴降燥,养筋壮骨,适用过度劳累,四肢无力,筋、爪、甲疼痛,不能长时间站立的患者。

“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五脏中,肾主骨,属水,肝主筋,属木,肾水生肝木,肾的强壮可增强肝功能,中医也有“肝肾同源”之说,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身体长时间劳动而得不到充足休息,既损肝,又伤肾。而且“爪为筋之余”,人的指甲是筋的延伸,就像枝叶之于树干,树干枯竭,枝叶也就掉落了。所以劳累过度,损伤肝肾的人,常会指甲疼痛。猪膏酒标本兼治,堪称绝妙。

人体筋骨需水液滋润,就像车的引擎需润滑油一样。过度劳累,肝肾水液会耗干,筋骨会失养,应及时补充水液。《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水不足,应急办法就是吃辛辣食物,因辛味发散,能“致水液,通气也”,辛味将气驱赶走,周围脏腑的水就被导引过来,即中医所讲的“气至水亦至”,所以用姜汁辛味发散,能滋润肝肾,及时保护筋骨,这就是“治标”。如何“治本”?猪油正好担当此任,通过脾的运化,能生血以滋补肝肾,补充人体营养。体虚之人饮用猪膏酒,养筋骨,补肝肾,确是上佳选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128.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巧食猪油补阴虚” 的相关文章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粗粮本身不易消化,且营养不全面,吸收率低,因此粗粮虽好却不适宜所有人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饮食习惯也由“细”变“粗”。营养专家认为,荞麦、大豆、玉米、紫米、燕麦、红薯等粗粮一能“消灭”胆固醇;二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三能促进消化功能,缓解便秘和平衡...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南瓜是养生菜、保健饭,药食兼备;它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解毒的功能,其叶、花、藤、种子也供药用。 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大陆,明代中期漂洋过海,传入我国,所以它还被称作番瓜、倭瓜、窝瓜。它生命力极强,春天绽芽吐绿,夏季蔓秧开花,一棵南瓜秧苗可以蔓延半亩田...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薤白用于治疗疾病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功效很多,比如行气导滞,对于用薤治疗心病的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出现了 有一种蔬菜,远看像韭,细长有剑脊;近看像葱,青绿又中空。从地里拔出来又像蒜,甚至连味道都像蒜一样辛辣,简直就是这三种蔬菜的合体!明代著名中药学家李时珍对它的描述颇有诗情画意:“二月开...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做成美食,味道也很好;栀子花苦寒,能人血分而清邪热,还可用于辅助治疗疮肿毒、肠风下痢、血热妄行等病症。 栀子花分大花栀子、小叶栀子等几种,而其中的山栀子,亦名野桂花、玉荷花等。栀子花是难得的消暑花卉,还可以用来熏制花茶、制作食品和烹调食用,更是一味使用广泛的中药。中医认为,栀子花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