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冬春换季饮食调养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04
中医养生学认为,食物对季节变化引起的不适有很大调节作用。按照“天人相应”养生原则,要注意养护人体阳气,多吃葱、姜、蒜、韭菜等温性食物,祛阴散寒,杀菌防病。

韭菜、羊肉可生发阳气

立春刚过,正是冬春换季时节,气温虽略有升高,但忽冷忽热,是流感、肺炎等疾病的多发季节。中医养生学认为,食物对季节变化引起的不适有很大调节作用。按照“天人相应”养生原则,要注意养护人体阳气,多吃葱、姜、蒜、韭菜等温性食物,祛阴散寒,杀菌防病。葱含有的葱辣素具有较强的杀菌、抑菌作用,常食用可预防感冒;大蒜也含有杀菌力很强的大蒜素,能杀灭多种病菌,提高免疫力;韭菜更是冬春换季时“养阳”的佳肴。此外,冬季大家爱吃的羊肉等温补肾阳食物也可继续食用。

与此相对,黄瓜、冬瓜、绿豆芽等寒性食品要少吃,以防止阻碍体内阳气生发。需提醒的是,常被咽喉干燥、口臭、便秘等“内热”症状困扰的人,不宜过多食用温性食物,可适当吃养阴润燥的食物,如莲藕、百合、萝卜等。

西红柿、白萝卜提高免疫力

中医特别重视人体正气,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帮助维持呼吸道黏膜完整性,构成抵御呼吸道感染的屏障。此外,多摄入维生素C对冬春时节因多风和气候干燥引发的鼻子出血等症状也有预防作用。白萝卜、青椒、西红柿、卷心菜、油菜、芹菜、柑橘、草莓等果蔬都是富含维生素C的温性食物,这季节不妨多吃。

蛋白质促进儿童发育

冬春换季还需增加热量摄入。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是补充热量的最佳食物,如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奶制品等,不仅产生热量,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对老人、儿童和身体虚弱者来说,换季时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尤其重要。儿童在春季生长最快,而蛋白质能促进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为儿童快速成长提供营养保障。体质较弱、容易感冒的人也可多吃大枣、山药、小米等健脾益气的食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03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春换季饮食调养” 的相关文章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脾饼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采用药食两用原料精心研制了两款富含中医药特色的药膳小饼,名为“期颐”小饼。 年满百岁为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我们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

清热解毒空心菜 两款简单药膳方

清热解毒空心菜 两款简单药膳方

中医认为,空心菜味甘性寒,入肠、胃经。具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鼻衄、便秘、淋浊、便血、尿血、痔疮、痈肿、蜇伤、蛇虫咬伤等。 民谚“南蕹西芹,菜蔬之珍”,是说蕹菜乃是菜中佳品。蕹菜俗名空心菜、通心菜。鲜嫩青绿的蕹菜,清香淡雅、清脆爽口,容易消化,且营养价值较高,适合中老年人和小儿食用...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而达到治疗泛酸、烧心和轻度胃溃疡的目的。 研究发现,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薤白用于治疗疾病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功效很多,比如行气导滞,对于用薤治疗心病的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出现了 有一种蔬菜,远看像韭,细长有剑脊;近看像葱,青绿又中空。从地里拔出来又像蒜,甚至连味道都像蒜一样辛辣,简直就是这三种蔬菜的合体!明代著名中药学家李时珍对它的描述颇有诗情画意:“二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