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药膳元宵任君选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06
2月24日元宵节,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本草经疏》载,糯米“补脾胃,益肺气之谷。

2月24日元宵节,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本草经疏》载,糯米“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补,则中自温,大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充则身自多热”。各类元宵馅也对身体有不同程度的功效。

人参元宵 人参10克、山药10克、核桃仁15克、花生米15克、芝麻10克、豆沙泥30克、红砂糖50克、糯米500克、粳米150克。

制法:先将糯米制成元宵湿粉或用市场上出售的汤圆干粉250克调水适量;2将人参、山药、核桃仁、花生仁、芝麻(花生、芝麻先炒熟)、豆沙泥、红砂糖和适量熟猪油捣成泥状,此即汤圆心子;将汤圆粉加少量清水,揉和成泥,搓成直径约2厘米左右的小圆球状,用大指头压一凹陷,将汤圆心子填入,再用汤圆泥将心子封住,搓圆;沸水中煮熟即可食用。有补气强身之功效。

山药元宵 生山药150克,洗净,蒸熟,去皮,放在大碗中,加入白糖150克、胡椒面少许,以勺压拌调匀成泥馅备用。糯米粉250克调水适量,揉成软料,与山药馅包成元宵,煎煮皆可。有补肾滋阴之功效。

珍珠元宵 珍珠粉0.3克,枣泥50克,加糖适量,包入糯米粉泥中做成元宵,早晨作点心食用。经常食用,对神经衰弱所致的失眠,有一定效果。

肉麸元宵 糯米250克用水泡两天,淘洗干净,水磨成浆,白布滤过,晒干成粉。小麦麸60克炒成黄色,猪肉剁茸,葱、姜切成末,加盐、清水适量,搅拌成馅,用加工好的糯米粉包成元宵,煮熟可食。有收敛止汗作用,可治疗小儿盗汗。

龙井元宵 汤圆馅100克,糯米粉250克,高级龙井茶叶25克。

制法:取糯米粉适量用水调散,揉匀,再和汤圆馅分别包成大小均匀的汤圆。将龙井茶叶放入杯中,冲入适量开水浸泡2分钟,把茶汁滗掉不用,再冲入开水泡好。锅内放清水烧开,将汤圆煮熟捞出放碗中,再取适量茶汁浇入即成。本品色泽淡绿,清香醇浓,口感细嫩,爽口不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035.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药膳元宵任君选” 的相关文章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脾饼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采用药食两用原料精心研制了两款富含中医药特色的药膳小饼,名为“期颐”小饼。 年满百岁为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我们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适合吃什么食物,是从五脏的特性和不同需求说的,不能太过机械,每种味道列举的食物也不一定完全准确,我们日常生活运用的时候要灵活。 人体有病可以用不同味道的药物进行补泻治疗。《素问·脏气法时论》讲到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就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食物来进行调理。 食物...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南瓜是养生菜、保健饭,药食兼备;它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解毒的功能,其叶、花、藤、种子也供药用。 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大陆,明代中期漂洋过海,传入我国,所以它还被称作番瓜、倭瓜、窝瓜。它生命力极强,春天绽芽吐绿,夏季蔓秧开花,一棵南瓜秧苗可以蔓延半亩田...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整个夏季,因炎热少食的人们,便可以在这个季节好好食补,为应对寒冷的冬季奠定良好的基础。 秋季食疗本草多...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 虽然处暑了,但目前仍处在长夏这一阶段。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以下介绍几道保健养生祛湿粥茶饮: 茯苓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