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腊八时节话药粥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341
药粥是以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辨证施治理论为基础,按照中医处方的原则和药物、食物的性能进行选配而组合成的。

在最适合进补的腊月,喝粥有利于调养脾胃。药粥是药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治疗学的方法之—。

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

药粥是以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辨证施治理论为基础,按照中医处方的原则和药物、食物的性能进行选配而组合成的。药粥的主要功能是以药物的属性来纠正脏腑功能的偏性,以米谷来补中养胃、矫正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协同药物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目的。

一般来说,热性病或素体热盛者,常选用寒凉的药物,如蒲公英、竹叶、栀子、生地、芦根、草决明,配绿豆、粟米、荞麦、高粱、籼米等;寒性病或素体虚寒者,常选用温热的药物,如干姜、附子、花椒面、韭菜子、鹿角胶、人参、羊肉、羊骨,配小麦、面粉、粳米、糯米等。药粥的施用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为依据,按照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而运用的。

药食结合 相辅相成

药粥是药物疗法、食物疗法与营养疗法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的疗法。药物与米谷配伍,同煮为粥,相须相使,相辅相成,收到药物与米谷的双重效应。比如《圣济总录》中的白术猪肚粥,白术健脾治疗脾虚,槟榔有行气消积除腹胀之功,猪肚“为补脾胃之要品”,再加上粳米补中,诸药与猪肚、粳米合并煮粥,对中气不足、脾胃虚胀者,颇有效果。

自古以来,药食同用,以食物供药用者很多,如龙眼、山药、桑葚、山楂等。选择具有滋养强壮功效的中药同米煮粥服食,可以补益身体,增强体质。

注重后天脾胃 治养一体

中医治病格外重视顾护脾胃之气,并根据胃气的强弱,而选用适合的药物。在推测疾病的预后时,也一贯认为“脾胃无损,诸可无虑”,如果“胃气一散,百药难施”。药粥的主要食物部分是米谷,均是极好的健脾补胃之品。《医药六书药性总义》称赞:“粳米粥本资生化育神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

剂型简便 安全有效

药粥是从传统汤剂中脱颖而出的一种剂型。它的好处是:1、由于米药煮粥,很多药粥可以当作早晚餐或点心食用。既可充饥,又作食治。如龙眼粥、乳粥、甘蔗粥、羊骨粥等。2、药粥具有汤剂吸收完全的优点,又无损胃气,由于粥剂在肠内通过缓慢,使药物有效成分能够充分吸收。粥与药相得益彰,对老年人尤为相宜。3、与中药丸、散、膏、丹相比,同样适合长久服食,而且药粥还可根据病情及个体差异,灵活组方,随季节变更,适时选用。4、药粥大多以单味药,最多二三味药与米谷同煮,经济简便,安全有效。

药粥的应用范围

药粥的应用较为广泛,简要地说,既可以防病治病,又可以作病后调理。

预防疾病

以药粥预防疾病,古已有之,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中就载有用米皮糠煮粥,预防脚气病复发;《泉州本草》中有用荔枝粥预防口臭;近来还有薏苡仁粥预防恶性肿瘤;入冬时节经常吃羊肉粥(《饮膳正要》)、生姜粥(《兵部手集方》)以增强自身阳气,提高抗寒能力,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等。应用药粥预防疾病,具有祛邪安正、扶正祛邪的双重意义。

应用药粥预防疾病,还具有单纯使用中西药物所不可能有的优点。因为药粥是米与药煮成的稀粥,老幼咸宜,易于服食,既不受疗程的限制,又便于长久服食,且无不良反应,寓预防于平素饮食之中。

急性病的辅助治疗

治疗某些急性病,如配合服食适当的药粥,疗效更为理想。古有不少药粥,就是专用以治疗急性病的食疗方。例如,宋代《太平圣惠方》中的发汗豆豉粥,是治疗“中风、伤寒壮热、头痛”的药粥大复方;《圣济总录》中的竹叶粥,是治疗“发背痈疽,诸热毒肿”的急性外科药粥方;《粥谱》中的茵陈粥是用于“疗黄病”,专治急性传染性肝炎;《食物疗病常识》中神仙粥用于治疗急性“四时疫气流行”等。这些药粥都是治疗急性病的效方,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治疗急性病的辅助食疗,都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慢性病的自我调养及病后调理

慢性病患者,若能按中医辨证要求,选择针对性的药粥治疗颇为适宜,并能降低某些药物的胃肠道反应。坚持长期服食,慢慢自我调理,可以收到药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岳美中教授的复方黄芪粥治疗慢性肾炎,长期服用对消除蛋白尿颇有裨益。再如长期高血压的患者,可以经常吃些决明子粥、芹菜粥;而糖尿病的患者若长期服食玉米粉粥、葛根粉粥、山药粥,不仅解决了饮食问题,还起到治病的作用,真可谓一举两得。又如对老年人慢性便秘,分别不同情况,给予松仁粥、芝麻粥、肉苁蓉粥,效果也很理想。患有慢性腹泻的老人,经常吃些山药粥、扁豆粥、薏苡仁粥,疗效颇著。

疾病愈后,邪气已去,元气未复,或余邪未净,正气已伤,此时全身功能减退,胃肠薄弱,消化力下降,若以药粥调养,对于调整胃气,恢复元气,消除余邪,较为适宜。如高热病后,舌干口渴,若以养阴清热的中药煮成药粥作为善后治疗,极为合适。常选用具有生津止渴功效的葛根粉粥、生芦根粥、竹蔗粥等。又如高热虽退,仍感口渴,干咳,吃些沙参粥、天花粉粥,既可止咳,又能养肺,有利于身体的尽快恢复。

养生益寿延年

根据《灵枢·天年篇》记载:“人生……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虚;八十岁,肺气虚;九十岁,肾气焦;百岁,五脏皆虚。”经过历代医家实践证明,根据各个脏器先后衰老进程,结合不同年龄和体征,选食一定的药粥,可延缓不同脏器衰老,控制老化速度,达到摄生自养、延年益寿的目的。比如,肝气虚者,选用《圣惠方》中的枸杞子粥以补肝;心气不足时,用龙眼粥以养心;脾气虚者,服食大枣粥健脾胃;肾气亏损时,多吃些《海上集验方》中的胡桃粥滋肾等。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十分推崇食粥养生,有诗为证:“世人个个学长年,不知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当然,人的衰老过程是复杂而缓慢的,不一定按此衰老程序一成不变地进行,应当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精神,针对个人不同的体质与证候表现,辨证选粥,合理应用。(杨慧琪)D4

药粥煮制方法

药粥煮制方法是否科学,不但直接影响到防治疾病、益寿延年的效果,还关系到是否乐于服食。药粥的煮制,要根据不同药物的性能与特点,采用不同的配制烹煮方法。

1、以中药直接与米谷同煮为粥。凡可供食用的中药,大部分均可采用这种煮制方法。例如山药、大枣、扁豆、百合、羊肉、胡桃等,均可切碎或捣为粗末与米煮粥。

2、中药研为细粉与米谷同煮。如菱粉粥、莲子粉粥、芡实粥、白茯苓粥、贝母粥等,这类粥,为了便于煮制与服食,先把它们磨为粉状,与米一同煮为粥糊食用。

3、以原汁同米煮粥,如牛乳粥、甜浆粥、鸡汁粥等。

4、中药制取药汁,待米粥煮成后兑入煎服。如竹沥粥、蔗浆粥等。

5、把中药煎取浓汁后去渣,再与米谷同煮粥食。例如黄芪粥、麦门冬粥、酸枣仁粥等。

6、取新鲜中药,趁其湿润未干之时,切碎水磨澄取细粉,晒干备用。需要时,酌量同米煮粥。如葛根粉粥(《圣惠方》)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284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腊八时节话药粥” 的相关文章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桑葚有“解酒中毒”的功效,但是不像网文中提到的那样仅仅靠吃桑葚干就能搞定。 对于应酬多的人来说,能解酒又护肝的食物是最受欢迎的。最近一则“酒精最大的克星—天然的解酒食物桑葚干”的文章在网上热传,那么,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这篇网文中说到:酒前吃桑葚干,可以预防酒精中毒发...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粗粮本身不易消化,且营养不全面,吸收率低,因此粗粮虽好却不适宜所有人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饮食习惯也由“细”变“粗”。营养专家认为,荞麦、大豆、玉米、紫米、燕麦、红薯等粗粮一能“消灭”胆固醇;二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三能促进消化功能,缓解便秘和平衡...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做成美食,味道也很好;栀子花苦寒,能人血分而清邪热,还可用于辅助治疗疮肿毒、肠风下痢、血热妄行等病症。 栀子花分大花栀子、小叶栀子等几种,而其中的山栀子,亦名野桂花、玉荷花等。栀子花是难得的消暑花卉,还可以用来熏制花茶、制作食品和烹调食用,更是一味使用广泛的中药。中医认为,栀子花性寒,...

爽口什锦凉拌菜

爽口什锦凉拌菜

爽口什锦凉拌菜是一道开胃下饭什锦凉拌菜,营养丰富的多种蔬菜和豆腐干合拌,菜品养眼诱人,口感多样,鲜香脆爽,亦饭亦菜,适合“三高”人群和减肥控重人群食用。 主料:黄瓜1根,笋片50克,荸荠10颗,杏鲍菇50克,豆腐干2块,圣女果5颗。 调料:蒜末、盐、豉油、白胡椒粉、麻油各适量。 做法:1.将黄...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陕西美食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陕西美食

最近火爆热播的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男主角张小敬堪称长安第一吃货达人,在他的影响下,西北名吃水盆羊肉、临潼特产火晶柿子等也跟着火了起来。 最近火爆热播的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男主角张小敬堪称长安第一吃货达人,在他的影响下,西北名吃水盆羊肉、临潼特产火晶柿子等也跟着火了起来,下面就跟着张小...

辣椒:温中散寒又开胃

辣椒:温中散寒又开胃

中医认为辣椒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等功效。常用于辅助治疗寒滞腹痛、呕吐、泻痢、冻疮、疥癣等病症。 阳台能种植的药食两用的中草药有很多,但是果子具有观赏性的却不多,如果要推比较常见的,辣椒一定是首选,尤其是当红彤彤的辣椒长出来的时候,更增添了阳台上的一份喜庆。 开胃散寒 温中发汗 相传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