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石斛——夏日的“灭火器”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393
中医认为,石斛主要功能是养阴清热,益胃生津,并有补肾养肝,强筋明目作用,可治疗热病、伤暑、中暑、疰夏、胃病及肝肾亏虚所出现的发热烦渴、口燥咽干、汗出心悸、食少呕逆、胃痛嘈杂、视力减退、腰脚软弱、舌红少津等症状。

石斛是我国古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兰科植物之一。其性味甘淡微咸,性属清润,清中有补,补中有清。中医认为,石斛主要功能是养阴清热,益胃生津,并有补肾养肝,强筋明目作用,可治疗热病、伤暑、中暑、疰夏、胃病及肝肾亏虚所出现的发热烦渴、口燥咽干、汗出心悸、食少呕逆、胃痛嘈杂、视力减退、腰脚软弱、舌红少津等症状。

石斛的吃法很多,可鲜吃(直接食用),可熬汤,可浸酒,可泡茶,可做膳。夏天烦热汗出,口渴咽干,食少纳呆,可取石斛15克、麦冬10克、绿茶5克,共置茶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泡15分钟,代茶频饮,简便而有效;天热居家吃火锅,在汤底中酌加石斛,不仅增美味道,而且避免上火;如果养生治病,可对症选用药膳来吃。

石斛瘦肉汤

鲜石斛、鲜芦根各30克,俱洗净泥沙;猪瘦肉200克,洗净切片;食盐、老抽等调料少许。三物共置瓦煲内,加水约2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文火煮煲约2小时,加调料即成。吃肉喝汤,有养阴清暑、除烦止渴之功效,宜于伤暑中暑,更宜于糖尿病患者食用。

石斛花生米

鲜石斛50克,洗净泥沙;花生米500克,洗净沥干;食盐及八角、生姜片等调料适量。搁砂锅加水约2000毫升,先放盐、调料及石斛,待盐溶化后,放入花生米。开火,先武火煮沸,改文火续煮约1.5小时,待花生米入口粉面时即成。每餐食用花生米20~30粒,有养阴润燥、清热生津及软化血管作用,可缓解疰夏症状,更宜于心脑血管病人食用。

石斛麦冬煲猪心

石斛、麦冬各30克,生地25克,莲子20克,猪心1个(剖片),猪瘦肉250克,生姜3片。前四者各洗净,稍加浸泡,然后与后三者共置瓦煲内,加清水约30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5小时,加入细盐调味即成。吃肉喝汤(供3~4人食用),有清热养心、安神除烦、补虚健脑之功,宜于夏日养心调神,更宜于电脑族及考生食用。

石斛蓣竹鱼肉猪肉汤

黑鱼或鲤鱼1条(400克左右),去鳞、鳃,洗净沥干,切块,以生姜片下油锅煎至微黄,备用;鲜石斛、玉竹各30克,薯蓣(淮山药)20克,洗净;猪瘦肉150克,洗净切丝。瓦煲置火上,加清水约3000毫升,放入以上诸材,先以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3小时,加入细盐调味即成。吃肉喝汤(供3~4人食用),有健脾开胃、养阴生津、补虚壮体之功,可消除疰夏症状,更宜于慢性病患者食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2745.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石斛——夏日的“灭火器”” 的相关文章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的食用部分和生姜一样主要在根部,要取其地下新生茎芽。因为枝叶跟生姜的枝叶真的太像,所以有的地方直接把蘘荷叫洋禾姜。 相较于初春的野菜,初秋的野菜似乎少了很多,如果要说比较特别的、有代表性的,蘘荷应该有一席之地。 生姜的“亲姊妹” 村民的“野人参” 在江苏如东,这里的老百姓叫它洋合笋。你...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

经常喝酸奶,你知道怎么喝才最健康吗?

经常喝酸奶,你知道怎么喝才最健康吗?

对于身体健康的人群,胃肠功能好,在炎热的季节,偶尔可以喝直接从冰箱冷藏室里拿出来的酸奶,但不主张经常喝。 对于酸奶的喝法,众说纷纭。从冰箱拿出来就喝,还是过一会儿再喝?对于身体健康的人群,胃肠功能好,在炎热的季节,偶尔可以喝直接从冰箱冷藏室里拿出来的酸奶,但不主张经常喝,经常喝容易患胃病;若...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紫苏有着草本植物特有的清新气味,微苦,带一点薄荷的清凉,适合给厚重的油脂做点缀,也能为鲜味增添层次感。 紫苏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卵圆,单面或双面呈现紫色者为紫苏,叶片纯绿者为白苏,两者性味相似,常混作一谈。 紫苏古称“桂荏”,“荏”为白苏,萌发之初风姿怯弱,颇得文人墨客的喜爱。《诗经...

爽口什锦凉拌菜

爽口什锦凉拌菜

爽口什锦凉拌菜是一道开胃下饭什锦凉拌菜,营养丰富的多种蔬菜和豆腐干合拌,菜品养眼诱人,口感多样,鲜香脆爽,亦饭亦菜,适合“三高”人群和减肥控重人群食用。 主料:黄瓜1根,笋片50克,荸荠10颗,杏鲍菇50克,豆腐干2块,圣女果5颗。 调料:蒜末、盐、豉油、白胡椒粉、麻油各适量。 做法:1.将黄...

一甜一咸两道粥,为“三高”人群解忧愁

一甜一咸两道粥,为“三高”人群解忧愁

胖人多湿,肥人多痰。湿从哪里来呢?脾主运化水湿,是津液代谢的枢纽。一旦脾虚弱了,不运化了,就会产生痰湿。 肥胖是“三高症”的温床 “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或高血脂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