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黄帝内经》养生三要诀:顺、和、节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434
《黄帝内经》中阐发的养生之道是非常简单明了的。其中的“顺”“和”“节”三个字,就是养生的三字要诀。

从古到今,养生家们大都以《黄帝内经》为理论渊薮,但是读过的人都发现《黄帝内经》是一部论“道”的书,如“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句话讲的便是养生之道,在养生方法方面并没有记载多少具体的“养生之术”,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养生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养生的基本思想是不变的。不论时代怎样变迁,生活环境如何变化,人的养生之道这一规律是不会改变的。而这一规律不是日常如何运动锻炼、如何呼吸吐纳、吃什么、喝什么、几点睡、几点起……这么简单,而是透过养生哲理来说明最基本的规律,“道法于自然,失道无恒,循道而长。”

随着时代和社会不断地变迁,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与上古之人也有非常大的差别,所以很多人认为学了很多古人的养生方法,但是用在自己身上就没有那么的好用了。其实这就是之前提到的养生的“道”与“术”的区别,知道多少养生方法都不如懂得那简单的养生道理,只有明白了道理、抓住了要领、顺应了规律,遵循道来养生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黄帝内经》中阐发的养生之道是非常简单明了的。“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短短的几句话,高度概括了养生的基本原则,其中的“顺”“和”“节”三个字,就是养生的三字要诀。

所谓“顺”,就是顺应的意思,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和人体自身生长发育的规律来养生,所有违背了这些规律的方法,都是不应采取的。

《黄帝内经》云,“故阴阳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举个例子,《黄帝内经》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说的就是人的养生规律要与阴阳四时变化相适,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变化来说,人应随着季节变换而调整自身的养生步调。

春生:“春三月,此谓发陈。”这时“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应该“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夏长:“夏三月,此谓蕃秀。”这时“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人应该“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秋收:“秋三月,此谓容平。”这时“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人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冬藏:“冬三月,此谓闭藏。”这时“水冰地坼,无扰乎阳”,人应该“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如果与之相违背,人体则会出现春季“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季“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季“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季“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不仅如此,《黄帝内经》认为一月之中、一天之中也都有其相应的规律,正是如此,人在一月之中、一天之中也有相应的变化。

以一天来举例,一天之中“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这说明了一天24小时中,阳气是随时间的变化而消长变化的,阴气也是如此。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提倡睡子午觉,因为一天之中在子时和午时是阴气、阳气生发之时,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保护,顺之,一天之中阴阳二气才会运行的顺畅。

所谓“和”,有调和、调治、调适的意思,即将复杂矛盾的事物经过调和、调适,使之达到和谐的状态。“和”有时也是指一种状态,即精神情志的平和。

《黄帝内经》强调“和喜怒”“安居处”,就是告诫人们要时常保持心态的平和,使自己适应所处的生活环境。因为养生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养调情绪、避免生气,这样才能心平气和地在学习养生知识的过程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太素》中有“故人无悲哀动中,则魂不伤,肝得无病,秋无难也;无怵惕思虑,则神不伤,心得无病,冬无难也;无愁忧不解,则意不伤,脾得无病,春无难也;无喜乐不极,则魄不伤,肺得无病,夏无难也;无盛怒者,则志不伤,肾得无病,季夏无难也。是以五过不起于心,则神清性明,五神各安其脏,则寿近遐算”,这也就更好阐明了心态平和对于养生之道的重要作用。同时又指出“药有三种:上药养神,中药养性,下药疗病。此经宗旨养神养性,唯去怵惕之虑、嗜欲之劳,其生自寿,不必假于针药者也。”由此可见“和”对于养生来说意义非凡。

所谓“节”,有节制、简省的意思。宋代大诗人陆游有一首诗叫做《独学》,诗的大意是说,人到了白首老年的时候,就如到了晚秋丢弃扇子的时候,要知道“安命”,即安养生命,不能再做力所不及的事情了,从“小炷留灯”中领悟到到养护生命的方法。

大家都知道“小炷留灯”,说的是过去用来照明的菜油灯容纳的灯油有限,如果灯油中放的灯草芯多,灯炷就大;如果放的少,灯炷虽然小,光线虽然比不上留的多的灯草芯的油灯明亮,但是却比那些留的多的灯芯草的油灯照明时间持久。

《老子》曰:“人生大期,百年为限,节护之者,可至千岁,如膏之用小炷与大耳。”通俗一点说,古人们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是有定量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省着一点用,就可以延长寿命。

关于这点,与《黄帝内经》所说“节阴阳而调刚柔”相吻合,指的便是包括对性欲在内的各种欲望的节制。人减寿的重要原因是“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所谓“以欲竭其精”,是说为了满足各种欲望,而消耗自身的精气,同时又进一步说明了过度的欲望都会成为疾病发生的原因。

因此中医历代都把节制欲望作为养生的重要内容。要节制欲望以期养生,只能依靠个人主观上的自我节制。《黄帝内经》接受了老子的一部分思想,提倡“知足者常乐”,提倡“返朴”的民风,让人们各都“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这样才能节制欲望的需求。“顺”“和”“节”是《黄帝内经》的养生大道,至于需用什么样的养生方法,则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22.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黄帝内经》养生三要诀:顺、和、节” 的相关文章

翡翠养生 温润灵动

翡翠是具有灵动玉石。翡翠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和有益的微量元素,长期佩戴,能够被人体吸收。翡翠的作用远远不止这样,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有“除中热、解烦焖、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明耳目”等疗效。 翡翠是具有灵动玉石。翡翠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和有益的微量元素,长期佩戴,能够被人...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的一首诗偈。这首诗偈含有养生哲理。人生在世,恰似四季更替一样,有风花雪月,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倘若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包括荣辱得失、生死离别在内的一切事,更不把闲事挂在心上,善于静心...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

整天说养生养生,养生到底养的是什么?

  什么时候觉得养生真的挺重要的?是被病痛折磨的时候?还是排队看病的时候?还是花钱养医生的时候?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该明白,生命就这一次,这次不珍惜,不会再有下次的机会…  经常听到有人问为什么要养生?在这里为大家收集到了2018最好的回答,看看你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  为什么要养生?  因为投资健...

这才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法宝”,祛病强身真是好!西方人根本就不懂~

这才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法宝”,祛病强身真是好!西方人根本就不懂~

  中医理论,一定要知道的20个养生常识,学点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关于养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理论,一定要知道的20个养生常识。  中医理论 一定要知道的20个养生常识  1、坏情绪让你生病  坏情绪是比强力病毒更可怕的传染源!80%的疾病其实都是被精...

早养胃,午养心,晚养百脉,每天这样做才叫养生

早养胃,午养心,晚养百脉,每天这样做才叫养生

  人们常说养生,但要有个重点。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节奏来说,早上、中午、晚上都是养生的重要节点。  “早养胃,午养心,晚养百脉。”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可以事半功倍,坚持下去,必然会收获健康。    第一件大事:早上养胃  黄金时间点:7点到9点  早上7点到9点是胃经当令的时刻,是养胃的好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