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谨防“暖气病”找麻烦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421
入冬以来,不少家庭、办公场所都开了空调或用了暖气,温暖如春,很舒适,殊不知,这样的环境很容易诱发“暖气病”,其中老人和儿童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弱,更成为“暖气病”的高发人群。

入冬以来,不少家庭、办公场所都开了空调或用了暖气,温暖如春,很舒适,殊不知,这样的环境很容易诱发“暖气病”,其中老人和儿童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弱,更成为“暖气病”的高发人群。

暖气病主要症状

一、皮肤系统:燥热的环境会使皮肤缺水,进而导致皮肤纤维失去韧性甚至断裂,形成皱纹,还会加重皮肤瘙痒程度。环境干燥且多用电脑的办公室一族还易出现眼睛干涩。

二、呼吸系统:咽喉肿痛、鼻咽干燥、感冒等,为空气流通不畅,呼吸系统抵抗力下降所致。室内温度高、通风不畅,人们还有可能患上病毒性感冒,如果不加以控制则会合并细菌感染,严重者甚至可能引发肺炎。另外,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患者,很有可能在来暖气后病情复发。

三、神经系统:烦躁不安、头晕眼花,为室内温度过高、空气流通不畅,大脑乏氧所致。室温过高,人体新陈代谢能力增加,呼吸循环量增加,氧气需要量增加,空气流通不畅又导致氧不足,从而出现头晕心烦、胸闷憋气。

对付暖气病 中药效果不错

对于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眼睛干涩等不适,可用生地黄30克,百合、沙参、玄参各20克,麦冬、当归、桔梗、花粉各15克,玉竹、木蝴蝶、柿霜、丹皮、杏仁各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口服中成药百合丸、麦味丸。

对于牙龈红肿疼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等不适,可以口服黄连丸、黄柏丸、清胃散以泻火解毒。

对于口腔溃疡,可用连翘、蒲公英各30克,金银花、石膏、紫花地丁、生地各20克,菊花、桑叶、黄芩各15克,黄柏、桔梗、茯苓、白芨、天竺黄、神曲各12克,枳壳10克,葛根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用热炎宁、鱼腥草合剂口服。

而对于咳嗽、吐黄痰、喘息等不适,可用金银花、连翘各30克,瓜蒌20克,桔梗、五味子各15克,款冬花、黄芩、紫苑、罂粟壳、黄精、玉竹、沙参、川贝母、麻黄各12克,炙甘草10克,杏仁2克,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用止嗽丸、鱼腥草合剂口服。

冬季为预防“暖气病”,特别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湿

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感冒病毒和其它能引发感染的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也容易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引发疾病,此外过敏性疾病也都和空气的干燥有关。保持房间湿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人工加湿,如室内安置水盆、湿手巾或者往地面洒水等,还可以用加湿器加湿或在居室内养上两盆水仙,不但能调节室内相对湿度,还会使居室显得生机勃勃和春意融融。要提醒的是,加湿器不是所有人都适用,高龄或有慢性病而且不爱出门的人,相对来说适宜使用加湿器。而经常出门的人使用加湿器要适量,否则会因为室内外温度和湿度反差太大,反而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二、通风

室内空气流通不佳,导致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加上室温过高,容易引发头昏、出汗、咽喉干痛、胸闷不适等症状。因此在冬天,应保证室内的换气的次数,每天不少于两次,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一般早晚各开窗通风一次,注意避免对流风,每次开窗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三、消毒

室内安装紫光线灯:如每10~15平方米面积安装1支30w低臭氧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以上,可有效杀灭室内空气的微生物。

室内用化学熏蒸法消毒:可用过氧乙酸,食醋熏蒸。消毒时,将药液按需注入耐热耐腐蚀容器中,放在电炉或煤炉上加热,使之气化,液体蒸发完,计算消毒时间。在15℃以上,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每立方米用药液1克,熏蒸1小时可使空气达到消毒。消毒时注意怕腐蚀物品应加盖,以免损坏,消毒后半小时再进入。

四、多吃水果

冬天可多吃些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橘子等。这些水果水分充足,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功效,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68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季谨防“暖气病”找麻烦” 的相关文章

冬季之气谓之“寒” 养生保健“肾”为先

冬季之气谓之“寒” 养生保健“肾”为先

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去冬来,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现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易感风寒等现象。中医理论认为,冬季主气为寒,寒与肾相应,所以冬季最易耗伤肾之阳气出现腰膝冷痛等肾阳虚症状。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11月8日是立冬,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去冬来,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现腰膝冷痛、...

冬季养生先养肺 五招避免肺伤害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要先养肺,如果冬季养不好肺的话,不仅养生没有效果,还会让身体受到伤害。 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身边感冒咳嗽的人特别多,有的病情严重的发展到了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患病人群也不仅局限于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就连不少平时身体强壮的中青...

冬日谨防冻疮复发

冬日谨防冻疮复发

中医认为,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其实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损伤阳气,寒凝血瘀而致。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它是由于气候寒冷、环境潮湿等因素引起局部皮肤产生的一种异常炎症反应,好发于耳部、鼻部、面颊、足跟、手指,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

数九寒天预防脑出血

冬季寒冷刺激引起血管的强烈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导致发生病变的脑内细小动脉破裂,造成脑出血。另外,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吸烟饮酒、便秘等也容易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出血。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曾有神经内科专家说过,如果把大脑比作农田,脑血管就像水道,水道灌溉农田...

三九已至 如何赶走冬季抑郁

随着冬天的到来,一种叫“冬季抑郁”的病,正在悄悄侵蚀患者,有些人常会有无精打采、乏力、失眠、易感“疲劳”的感觉。 “三九”已至,深冬来临,天气更加寒冷。随着冬天的到来,一种叫“冬季抑郁”的病,正在悄悄侵蚀患者,有些人常会有无精打采、乏力、失眠、易感“疲劳”的感觉。 什么是冬季“抑郁” 冬天有此感...

冬季养生,重点在于御寒、养肾和闭藏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最为适宜,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冬季养生,重点在于“御寒” “养肾”和“闭藏”。 冬季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寒冷气候考验着人体的耐受能力。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