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数九寒天如何养生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458
小寒已经到来了,从小寒开始就到了冬季最冷的时候。在数九寒天里起居和饮食应注意哪些呢?下面就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小寒已经到来了,从小寒开始就到了冬季最冷的时候。在数九寒天里起居和饮食应注意哪些呢?下面就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适当进补有选择:进补应本着因人施膳的原则。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常用的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鸡肉、羊肉、猪肉、鸭肉等,还可配合用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

衣着起居有讲究:外出要戴帽,睡觉勿蒙头。在寒冷的天气下,如果只是身上的衣服穿得很暖和而不戴帽子,体热很快就会从头部散去。这种热散失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冬天在室外戴一顶帽子,即便是一顶单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黄帝内经》有这么一句话: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身体锻炼不放松:生命在于运动,民谚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冬日养生最重要的还是加强身体锻炼。尤其是太阳出来以后,锻炼为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673.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数九寒天如何养生” 的相关文章

冬季如何预防五类多发病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许多常见疾病如感冒、皮肤干燥、鼻炎等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上升。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许多常见疾病如感冒、皮肤干燥、鼻炎等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上升。如何做好防范措施,将这些多发病拒之门外?专家介绍说,做好日常保健,提高抵抗力是预防所有疾病的“万金油”。 感冒: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冬天更是“...

百病寒中起 5种坏习惯伤阳气

老百姓常讲“百病寒中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体寒的人群除了怕冷这一典型症状,还可能出现头晕、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大便稀烂、小便清长等现象,女性痛经也是体寒的一种表现。 寒性体质也叫虚寒体质,主要由阳虚所致。阳虚,指的是体内阴气过盛、阳气不足。 中医上讲:阳虚则外寒,阳气不足则不能温煦五脏六腑,会...

冬季寒风来袭,小心吹“歪”脸

冬季寒风来袭,小心吹“歪”脸

冬季气候寒冷,是面瘫病的高发季节。患者以 20-40 岁的男性居多,病因一般是感染了嗜神经、带状疱疹等病毒,又在过度劳累或面部长期吹风等因素下而诱发。 寒风能够将脸“吹”歪,这个说法似乎不可思议。然而每年冬季,在很多人的脸上却验证了这一说法:口鼻歪斜、流口水,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等动作...

冬季养生“四不妄”

冬天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下一年的开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养生对来年的健康至关重要。 冬天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下一年的开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养生对来年的健康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严寒冬令话养生 敛阳养阴好过冬

严寒冬令话养生 敛阳养阴好过冬

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冬季万物蛰伏,养生宜收敛阳气,进补重在养阴。要想健康过冬,应从饮食起居入手,遵循敛阳养阴之道。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冬季万物蛰伏,养生宜收敛阳气,进补重在养阴。要想健康过冬,应从饮食起居入手,遵循敛阳养阴之道。 饮食:适当温补 冬...

冬季已至 警惕脑卒中发作

冬季刚至,脑卒中发病率就悄悄抬头了。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冬季刚至,脑卒中发病率就悄悄抬头了。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目前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人发生中风,150万人死于中风病,70%的生存者多具有偏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