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欲必不穷于物 物必不屈于欲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654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语出《荀于·礼论》

释文:人的快乐来自对某种欲望的满足感,而这种快乐是否符合道德,取决于欲望的性质。这种欲望在礼义规范之内,就是道德的,无损于别人,同时让自己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欲望在礼义规范之外,则是一种非分之想,要满足它必然要违背规矩,损害他人利益。这里说明了“礼”的起源。人生来就有欲望,想要的东酉得不到就要想方设法去求取,当为求取不择手段,无法无天时,就会发生争夺而大乱,大乱必然带来穷困,先王不希望社会混乱而制定礼义来分配社会物资,满足人们欲望,给予人们需求的东西。让人们的欲望不要极端关注在物质上面,也不必让物质的分配过分顺从于欲望。物质在欲望的需求下增长,欲望在物质的丰富中得到满足,这就是制定“礼”的目的。当我们的行为都符合社会的礼义规范,内心也就没有愤怒和痛苦,自然会感到快乐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64.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欲必不穷于物 物必不屈于欲” 的相关文章

健脾养胃小方法

教大家三个简单易学的养生小动作,有助健脾养胃。 教大家三个简单易学的养生小动作,有助健脾养胃。 吞津 每日上午10时前后,用舌体搅拌口腔,产生唾液后慢慢咽下,每日36次,可以清除大部分有害物质,有益健康。 揉腹 在胸和骨盆之间用手来回擦或搓。最佳时间为每日上午10时前后以及晚上睡前。每次先用右手...

冬春排便自我调节法

冬春时节温度低,气候干燥,体内水分循环比其他季节慢,容易便秘。一般而言,大便在体内形成到排出,不宜超过24小时。 冬春时节温度低,气候干燥,体内水分循环比其他季节慢,容易便秘。一般而言,大便在体内形成到排出,不宜超过24小时。大便在体内残留过久,影响新陈代谢,易成毒素,让人食欲不畅,精神不振。便秘...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的一首诗偈。这首诗偈含有养生哲理。人生在世,恰似四季更替一样,有风花雪月,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倘若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包括荣辱得失、生死离别在内的一切事,更不把闲事挂在心上,善于静心...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

男女养生各不同,你做对了吗?

男女养生各不同,你做对了吗?

  俗话说:男靠吃,女靠睡。男不离韭,女不离藕。男要“冷”养,女要“热”养……  其实,这些俗语都在说明一件事:男女养生,各有侧重。  今天就送给大家一份最全的男女养生重点手册,能帮你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健健康康活到百岁!  男靠吃,女靠睡  01  男属阳,女属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