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上火食药调理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507
生活中有一些人上火后,总是急于去服用清热药,其实,如果不严重,不妨先用食物来降降火毒。

天气越来越寒冷了,人们喜欢进食温热食物来避寒取暖,于是,麻辣火锅、烧烤肥甘、鱼虾牛羊、火腿及煎炸五辛等热性食品成了冬季的家常便饭。中医认为,冬至过后,人体内阳气开始逐渐升发,如果属于实热体质,则很容易导致人体阴阳失衡而出现内火旺盛等上火现象。

生活中有一些人上火后,总是急于去服用清热药,其实,如果不严重,不妨先用食物来降降火毒。正如唐代孙思邈所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五脏皆有火,看看你是什么火?

肝火炽盛

【临床表现】头晕胀痛,目赤肿痛,口苦口干,急躁易怒,耳鸣如潮,甚或突发耳聋,失眠多梦,阳痿早泄,湿疹疱疹,头发油垢,胁肋作痛,小便短黄,白带黄臭,大便秘结。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加味左金丸。

【食物疗法】枸杞尖、芹菜、茼蒿、薄荷、黄瓜、荠菜。

肺热炽盛

【临床表现】咽喉疼痛,咳嗽痰黄,痰少而黏,痰中带血,鼻衄出血,面部痤疮,口唇干裂,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苔黄而干。

【中成药】养阴清肺丸、清肺抑火片、黄连上清丸。

【食物疗法】鱼腥草、梨、柚子、白萝卜、莲藕。

心火亢盛

【临床表现】面赤颧红,口渴心烦,失眠多梦,口舌生疮,溃烂疼痛,急躁易怒,小便短赤,灼热涩痛,舌尖红,脉数有力。

【中成药】导赤丸、久芝清心丸、上清丸等。

【食物疗法】苦瓜、莲子、绿豆、草莓、番茄。

相火妄动

【临床表现】头痛头胀,眩晕耳鸣,潮热盗汗,口干烦热,腰膝酸软,牙齿疼痛,性欲亢进,男子梦遗,女子梦交,足跟作痛,舌红少苔。

【中成药】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三才封髓丹。

【食物疗法】桑葚、黑木耳、黑豆。

脾胃之火

【临床表现】消谷善饥,胃中嘈杂,灼热阵痛,牙龈肿痛,口气热臭,口腔溃烂,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

【中成药】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防风通圣丸。

【食物疗法】白菜、梨、豆腐、豆浆、大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59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季上火食药调理” 的相关文章

天气骤冷 小心心梗发作

进入大雪节气,急性心梗病势汹汹,预防保健尤显重要,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急性心梗病势汹汹,预防保健尤显重要,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一度的严寒季节又将来临;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多个省份,气温骤降,研究指出,寒冷天气的低气温和多风天气会引起皮肤血管收...

数九严冬谨防燥邪扰

数九严冬是各种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肆虐的季节,这些病毒不仅喜冷怕热,而且喜燥恶湿。因此,在此时节,防燥显得格外重要。 数九严冬,朔风凛冽,此时不仅寒气极盛,而且天干物燥,常有燥邪侵扰。另外,室内使用各种不同的取暖设备,兼之食用一些温热食物,或进补一些营养物品,更会使燥邪加重。需要注意的是,隆冬是各...

冬日煲款养生汤

寒冷的冬天,一锅暖暖的汤更是给人以极大的满足。民以食为天,而食的本质是营养。想要喝汤喝出健康的身体,在汤的制作细节上就要注重科学,做到“六注意”。 寒冷的冬天,一锅暖暖的汤更是给人以极大的满足。民以食为天,而食的本质是营养。想要喝汤喝出健康的身体,在汤的制作细节上就要注重科学,做到“六注意”。...

冬日美味糕

冬日里气候寒冷,人体新陈代谢变慢,消耗相对减少,此时进补身体最容易吸收,因而民间有“冬日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而在寒气袭人的冬季倘若能够自制一些药膳糕点,不但可以祛寒保暖,而且能让一家人大饱口福,增添更多的生活情趣,为此,笔者特推荐数款糕点类药膳美食,以飨读者。 冬日里气候寒冷,人体新陈代谢变...

冬季易患病 严防莫放松

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强冷空气、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和低气温环境,可大大削弱人体防御功能和抵抗力,从而诱发各种疾病,甚至发生生命危险,要加强防范。 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强冷空气、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和低气温环境,可大大削弱人体防御功能和抵抗力,从而诱发各种疾病,...

入冬防“寒邪” 牢记三字经

中医里有“六邪气”,分别为风、寒、暑、湿、燥、火,其中寒性凝滞。秋末冬初,天气渐寒,寒邪由外而入,主要侵袭人的头部、肩颈、背部、口鼻等处。时下,正值“小雪”节气,在日常生活中应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寒邪侵犯身体。 中医里有“六邪气”,分别为风、寒、暑、湿、燥、火,其中寒性凝滞。秋末冬初,天气渐寒,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