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养生 重防六病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517
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强冷空气、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和低气温环境,会大大削弱人体防御功能和抵抗力,因此,冬季养生要未雨绸缪,从日常做起预防六大疾病。

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强冷空气、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和低气温环境,会大大削弱人体防御功能和抵抗力,从而诱发各种疾病,因此,冬季养生要未雨绸缪,从日常做起预防六大疾病。

呼吸道感染 寒冷刺激可使鼻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并导致气管、支气管痉挛,为各种致病微生物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因此,包括感冒在内的鼻炎、咽炎、气管与支气管炎、肺炎、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成为冬季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

预防措施:冬天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及时增添衣物,注意保暖,多饮水,避免烟雾、粉尘等对呼吸道的刺激,调节好居室微小气候。同时,要积极治疗感冒,以防感染向下呼吸道蔓延。

心脑血管病发作 寒冷的天气能引起心脑动脉血管痉挛收缩,导致血流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负担加重,使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及高血压患者发生中风,成为此类疾病死亡的高峰。

预防措施:要加强御寒,特别是气温骤降时,要及时增添衣物,注意休息,防止过劳,合理饮食,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和不良情绪干扰,坚持服药,备好急救药品。

胃病加重 人体感受风寒尤其是胃部受凉后,胃易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及适应性随之降低,兼之冬季人的食欲较好,食量增加,胃的负担加重,很容易导致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措施:冬天要注意胃的防寒保暖和饮食调养,进食要定时、定量,食温、食速要适中,少食油腻,忌食生冷辛辣,勿暴饮暴食,忌烟戒酒。

风湿类关节病发作 冬季多风以及在一些相对潮湿的环境,可加重寒冷刺激,以致血液瘀滞、经脉痹阻,使得“老寒腿”等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情反复发作,表现为肢体酸麻胀困、屈伸不利、疼痛加重。

预防措施:冬天除有效避寒之外,还要注意避风和避免潮湿,选择吃一些优质蛋白和高维生素以及易消化食物,动静结合,劳逸适度,适当锻炼,注意患肢保暖,切忌使用冷水,必要时可做一些理疗。

季节性皮肤损害 既干又冷且有风的天气可引起人体皮肤及皮下毛细血管收缩以及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减少,从而导致皮肤粗糙或发生皱裂并出现皮肤瘙痒症、口角炎等损害。耳、鼻、手、足等血液供应相对较差的部位,受到寒冷刺激,可致皮肤冻疮,甚至发生大面积冻伤。

预防措施:对于冬天干燥性皮肤损害,要注意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洗浴时水温不宜过高,不要使用碱性太强的肥皂,洗完后可搽些护肤品加以保护。预防冻疮,要多活动和注意肢体锻炼,鞋袜要宽松,外出时戴好手套、帽子、口罩和耳罩,并适当对这些裸露部位进行按摩。

季节性情感失调 冬季日照明显减少,大脑松果体褪黑激素分泌开始增多,从而使人情绪低沉、精神不振、浑身懒散。这种冬季情感失调又称“冬季抑郁症”。

预防措施:冬天的太阳是不可多得的营养素和解郁良药,因此,冬天除要注意调节好情绪外,还要多出户外,勤晒太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595.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季养生 重防六病” 的相关文章

冬季之气谓之“寒” 养生保健“肾”为先

冬季之气谓之“寒” 养生保健“肾”为先

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去冬来,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现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易感风寒等现象。中医理论认为,冬季主气为寒,寒与肾相应,所以冬季最易耗伤肾之阳气出现腰膝冷痛等肾阳虚症状。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11月8日是立冬,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去冬来,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现腰膝冷痛、...

冬日晒太阳 胜似喝参汤

冬日晒太阳 胜似喝参汤

中医认为,冬阳和煦温暖,晒晒背部,可刺激督脉,能振奋人体阳气,疏通经脉,使气血顺畅,收到防病健身的效果。 民间有句俗谚“冬日晒太阳,胜似喝参汤”,冬季晒太阳古人叫负暄,也叫负日、负曝,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中医认为,冬阳和煦温暖,晒晒背部,可刺激督脉,能振奋人体阳气,疏通经脉,使气血顺畅,收到...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中医学十分注重气化运动,冬至是阴阳气交接的重要节点;中医注重天人相应,顺时养生,五运六气是自然宇宙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12.22日是冬至,它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一如年节”,民间尚有...

百病寒中起 5种坏习惯伤阳气

老百姓常讲“百病寒中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体寒的人群除了怕冷这一典型症状,还可能出现头晕、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大便稀烂、小便清长等现象,女性痛经也是体寒的一种表现。 寒性体质也叫虚寒体质,主要由阳虚所致。阳虚,指的是体内阴气过盛、阳气不足。 中医上讲:阳虚则外寒,阳气不足则不能温煦五脏六腑,会...

冬季寒风来袭,小心吹“歪”脸

冬季寒风来袭,小心吹“歪”脸

冬季气候寒冷,是面瘫病的高发季节。患者以 20-40 岁的男性居多,病因一般是感染了嗜神经、带状疱疹等病毒,又在过度劳累或面部长期吹风等因素下而诱发。 寒风能够将脸“吹”歪,这个说法似乎不可思议。然而每年冬季,在很多人的脸上却验证了这一说法:口鼻歪斜、流口水,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等动作...

严寒冬令话养生 敛阳养阴好过冬

严寒冬令话养生 敛阳养阴好过冬

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冬季万物蛰伏,养生宜收敛阳气,进补重在养阴。要想健康过冬,应从饮食起居入手,遵循敛阳养阴之道。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冬季万物蛰伏,养生宜收敛阳气,进补重在养阴。要想健康过冬,应从饮食起居入手,遵循敛阳养阴之道。 饮食:适当温补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