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百病寒中起 5种坏习惯伤阳气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523
老百姓常讲“百病寒中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体寒的人群除了怕冷这一典型症状,还可能出现头晕、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大便稀烂、小便清长等现象,女性痛经也是体寒的一种表现。

寒性体质也叫虚寒体质,主要由阳虚所致。阳虚,指的是体内阴气过盛、阳气不足。

中医上讲:阳虚则外寒,阳气不足则不能温煦五脏六腑,会导致脏腑的活动和代谢功能相应地减弱,抗病能力低下而产生外寒。

老百姓常讲“百病寒中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体寒的人群除了怕冷这一典型症状,还可能出现头晕、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大便稀烂、小便清长等现象,女性痛经也是体寒的一种表现。

以下5种坏习惯伤阳气

1、穿着不保暖

在寒冷的冬天,很多女性宁可要风度不要温度,穿得少,然后受到寒气侵入。

2、饮食不节

冬天仍然爱喝冷饮,爱吃寒凉蔬果,这会损伤人体的阳气;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三餐不定时定量,时间长了必然会损伤胃中阳气,导致脾胃虚弱。

3、作息无常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提倡人体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来养生。而现代人经常熬夜、晚睡,作息时间与阳气升降出入规律相违背,体内阳气就消耗得快。

4、心情抑郁

负面的情绪及心理使阳气受损,阳气就无法升腾、布散,造成阳气运行不畅。

5、运动不当

“动能生阳,也能耗阳”,运动不足或运动过度会使阳气耗散,导致阳气更虚。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预防以上几个伤阳气的危险因素外,可以试试按摩关元穴(在肚脐正下面三寸的位置,用手指来量,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肚脐以下大概四个横指的距离就是关元穴),它有“一穴暖全身”的功效。也可以热敷关元穴所在区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理身体,改善寒性体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57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百病寒中起 5种坏习惯伤阳气” 的相关文章

冬季养生先养肺 五招避免肺伤害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要先养肺,如果冬季养不好肺的话,不仅养生没有效果,还会让身体受到伤害。 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身边感冒咳嗽的人特别多,有的病情严重的发展到了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患病人群也不仅局限于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就连不少平时身体强壮的中青...

数九严冬谨防燥邪扰

数九严冬是各种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肆虐的季节,这些病毒不仅喜冷怕热,而且喜燥恶湿。因此,在此时节,防燥显得格外重要。 数九严冬,朔风凛冽,此时不仅寒气极盛,而且天干物燥,常有燥邪侵扰。另外,室内使用各种不同的取暖设备,兼之食用一些温热食物,或进补一些营养物品,更会使燥邪加重。需要注意的是,隆冬是各...

冬季养生 重防六病

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强冷空气、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和低气温环境,会大大削弱人体防御功能和抵抗力,因此,冬季养生要未雨绸缪,从日常做起预防六大疾病。 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强冷空气、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和低气温环境,会大大削弱人体防御功能和抵抗力,从而诱发各种疾病...

严冬初始话寒凉

怕冷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结底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中医认为,这里的寒不单指的是身体感受到的外寒,更指的是阳气不足、机能下降导致的内寒。 寒凉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寒凉体会的人是不会理解,寒凉是多么令人煎熬。别说弱不禁风之人,就是那彪形大汉也敌不过一缕轻微的冷风。更别说那三杯两盏淡酒了,就算有三床被子、...

冬令养生:早睡晚起养精气

冬令时节一定要学会如何调养身体。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养生主要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令时节一定要学会如何调养身体。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养生主要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早睡晚起 进入冬季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