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夏季防暑更防寒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夏季养生423
“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因夏季出汗较多,应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伤害了人体的阳气。“春夏养阳”就是这个道理。夏季要保持心胸宽阔,精神饱满,防过怒。

中医认为,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夏季酷暑难耐,迫使人们用多种方法防暑降温,造成寒凉太过,所以夏季不但要防暑、湿、热,还要防“寒”。此外,夏季还要预防腹泻、暑天感冒、中暑三种疾病。

中医认为,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肌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使汗液排出,从而达到调节体温的目的。

“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因夏季出汗较多,应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伤害了人体的阳气。“春夏养阳”就是这个道理。夏季要保持心胸宽阔,精神饱满,防过怒。

夏天要防暑、湿、热。防暑降温往往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方面,而防暑降温最主要的方法是多吃寒凉饮食以抵御暑热,但过食之时就会适得其反,被寒凉所伤,造成脾胃虚寒、脾胃虚弱,甚至人体阳虚。所以夏季不但要防暑、湿、热,还要防“寒”。

夏季酷暑难耐,迫使人们用多种方法防暑降温,造成寒凉太过。一是城市中人们居住的房间都有空调,昼夜开,极易造成形体受寒太多,还可出现面神经麻痹;二是工作环境中央空调开得太足,以致许多白领上班还要准备毛衣之物以防风寒之邪侵袭;三是夏季是冷饮、凉食的大卖场,人们喜食冰激凌、冰咖啡、冰镇饮料、凉拌菜等。更有甚者,每天喝冰镇啤酒。以上都可造成看似炎热夏天实为内外皆寒的冬季,这就造成人体受寒重于冬季。

夏季防寒应做到三点:一是家中空调不可温度太低,卧室空调不可低于25℃;二是工作环境温度太低的要用棉织品保护关节及腰背或戴护膝;三是寒凉之物不要过食,更不要晚上吃的过量,从而预防夏季受寒太多造成损伤阳气。

夏季因天气炎热,故在饮食上以清淡素食为主,少食辛辣油腻之物,如火锅、鱼肉、辣椒、海鲜等,以防内外皆热而至消化不良及内热外感而至暑天感冒。此季节应多食蔬菜、水果,如苦瓜、冬瓜、丝瓜、绿叶菜、山药、西瓜、苹果等。这些食物有清热祛暑、健脾益肺等功效,还可补充因过度消耗而至的维生素缺乏。绿豆粥也应是每个家庭必备之品,它有清热祛暑解毒的功效,可长期食用。

此外,夏季还要预防三种疾病:

1、腹泻:其病因是暑热外蒸,贪凉饮冷太过,加之此时人体肠胃薄弱,或饮食不洁,可造成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疾病。这些疾病均可导致腹泻。预防的方法主要是不要过度贪凉,室内空调的温度不要设得过低;饮食要注意卫生,生食蔬菜水果要洗净,凉拌菜中加大蒜可预防肠道传染病。另外,马齿苋煮水喝也可防止痢疾、肠炎的发生。治疗可根据情况选黄连素等。

2、暑天感冒:又叫冒暑,即白天受暑,夜晚着凉,出现发热、头晕时痛、无汗、周身酸痛。治疗可选藿香正气软胶囊等。预防方法主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定。此季要注意劳逸结合,少食海鲜之品;夜间睡眠要避免空调风扇直吹;还应保持充足睡眠,以防抵抗力下降。中医有句名言:“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腠,其气必虚。”饮食上,患了暑天感冒后可选择绿豆百合粥、荷叶冬瓜汤等。

3、中暑:多见于室外工作的人们。在烈日下行走或工作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身热汗出,气喘不语,严重的牙关紧闭,四肢厥冷。这时首先将患者移至阴凉处,用毛巾浸热水敷脐腹部,口服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对于体质较弱的要避免烈日下行走过长,用一些防晒品,还可口服十滴水预防。在额头涂清凉油也可预防中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398.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夏季防暑更防寒” 的相关文章

冠心病患者安全度夏六需知

冠心病患者安全度夏六需知

高温天气中老年慢性心脑血管病患者特别要当心冠心病急性发作,要学会自我调养、预防为主。 冠心病是指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血管因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疾病,分为无症状冠心病(隐性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五种类型。其中,无症状冠心病即隐性冠心病是各类冠心病...

夏季各地暴雨多 雨后保健防湿热

夏季空气潮湿,且温差大,容易诱发风湿病或加重病情,表现为关节肌肉酸痛不适、肿痛发热、僵硬不利等。 最近全国各地连续的暴雨,不仅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也给人的身体带来不适。那么,如何在闷热潮湿的夏季,增强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高发,下面来听听专家给出的建议。 保持皮肤干燥 每逢夏季暴雨过后,皮肤科接诊的...

夏季谨防血黏度增高

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体内容易缺水,若水分不能及时补充,缺水更加严重,可使血黏度增高,促使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因而诱发中风、心梗、心绞痛等疾病。 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体内容易缺水,若水分不能及时补充,缺水更加严重,可使血黏度增高,促使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因而诱发中风、心梗、心绞痛等疾病。因...

夏季养生三要素:养阳、祛湿、勿躁

中医养生讲究“人与天地相应”,通过改善起居、饮食及情志来调节五脏之气,使之与自然界阴阳变化相统一。夏天应遵循“夏气之应,养长之道”的规律,才能使外邪不易侵犯人体,达到颐养天年之功。 一把蒲扇,几声蝉鸣,点点流萤,夏至已至,转眼间炎热的夏天来临了。古有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夏日丹毒易发作 避免急性变慢性

丹毒好发于下肢部位,四季皆有,但闷热、潮湿的夏季尤为多发。这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睡眠少、食欲不振,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减弱。加之,蚊虫叮咬增多,皮肤受伤破损概率变大,夏季脚气加重,更易诱发丹毒。 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丹毒比较容易在原部...

盛夏时节 谨防空调病

中医认为空调病是病在肺卫皮毛的表证,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外邪内传,致病情加重。应根据病人体质的不同辨证施治。务必在表证阶段加以治疗,及时康复。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为躲避高温天气,很多市民选择宅在空调房里。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出现全身疲乏、酸痛、昏昏欲睡、无精神,甚至恶心、头晕、食欲不振等现象,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