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养生“只养肺”?那你就错了,医生教你秋季如何健康养生

生活百科3年前 (2022-05-05)秋季养生100

盛夏已过,凉爽的秋天来了,24节气中,秋季又可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阳历为九月到十一月。

秋季养生“只养肺”?那你就错了,医生教你秋季如何健康养生  秋季养生知识 第1张

金秋时节,也正是养生的好时机。在[2]《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里译为:秋季三个月,是万物成熟的季节,地气清明,应该早睡避风寒,早起见秋爽,与鸡俱兴,养肺,润肺,不养则要担心感冒给折腾一个冬季。

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说,人由夏天而来还不能适应秋天时,多感到疲乏无力,就是我们常说的“秋乏”,燥是秋天的主气,属阳邪,可引起疾病有温燥(初秋)和凉燥(深秋)。

耗人津液,使人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红少津、毛发干枯、小便赤黄、干咳少痰、大便干燥、皮肤干,甚至发中到高热等,秋燥所致的咳嗽时间较长,也难治愈。常常把秋天的温燥比喻为“秋老虎”,为了预防“秋老虎”,

所以要:

1.保持一定的湿度。多喝水,每天1000ml以上,补充足够的水分,做好皮肤护理。常饮麦冬防秋燥,可用麦冬煎水代茶饮。

2.每天应该吃些梨、香蕉、山竹等凉性水果。

3.在“争秋夺暑”时,少晒太阳,保持室内通风。

4.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不吃或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少饮酒。

这个时候最适合生物钟的减肥,只要在饮食跟运动上多下功夫,自然减肥效果更好。

秋季养生“只养肺”?那你就错了,医生教你秋季如何健康养生  秋季养生知识 第2张

“秋膘”怎么贴才更健康?

“贴秋膘”源自于北京,北京素来有很多好吃的,比如说立春吃春饼,谷雨煮面条,端午包粽子,立秋炖大肉,又称“贴秋膘”。秋天除非身体虚弱,一般不必进补,秋天因为气温变凉,人的胃口也好了,最好选择“平补”,不燥不腻即可。适合服用一些滋阴润肺化痰的中药进行保健,如西洋参、沙参、百合、杏仁等。

对于肥胖跟超重的人士,在任何季节,都需要去合理控制饮食。

秋季是呼吸道疾病、疟疾、乙脑等传染疾病多发季,过敏性皮肤,脑血栓等,只着重说其中两个。

农历八月初一,今年阳历9月7日为白露,白露后气温会开始下降,之后一个月为寒露,15天后,就是霜降,这时温度在北方的早晚是有比较明显变化,在南方,温度差异不大,在冷空气的影响下,最为常见的是呼吸道疾病,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患有慢性气管炎的哮喘的患人,症状会加重,因此,在秋天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以增加的衣服不出汗为原则来防“秋冻”,加强户外运动,提高免疫力。

对于老年人来说,有临床统计,秋季是老年人脑血栓发病的高峰期。这与秋天的气温低、气压高有关。

多见于60岁以下老年人,或是常年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病症状严重程度与梗死部位大小有关。临床表现也有差异,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对侧肢体的感觉减弱,出现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耳鸣、面部感觉减退、失语、抽搐、偏盲、昏迷等。

秋季养生“只养肺”?那你就错了,医生教你秋季如何健康养生  秋季养生知识 第3张

而防治脑血栓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消除不良因素,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如高血压要注意按时服药控制血压稳定。

2.保持良好心态,特别是乐观心态对预防脑血管病很重要,丰富生活,培养有益的业务爱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焦虑。

3.应定期进行脑血管检查,争取做到早发现问题,早预防。

4.饮食上,低胆固醇、低脂肪,少盐为主,规律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查考资料:

[1]竺培材,姚杰主编;孟祥忠副主编. 科普文摘丛书 1 健康·养生·长寿篇[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04.

[2]四季养生编委会编著. 秋季养生[M].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7.05.

[3]广西民族报社编著. 秋季养生秘诀 壮汉双语[M].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10.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罗医生健康说

本文由【罗医生健康说】原创,作者为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会员、健康科普作家,欢迎大家转发、评论、点赞,或者私信与我交流,非常感谢!#谣零零计划##秋季养生正当时#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340.html

分享给朋友:

“秋季养生“只养肺”?那你就错了,医生教你秋季如何健康养生” 的相关文章

秋季养生以调摄情志为先 还要兼顾饮食和起居

秋季养生以调摄情志为先 还要兼顾饮食和起居

健康包括“形”与“神”两个方面,养护身体、调理情绪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必修课。时值秋季,应该以情志调摄为先,同时注意日常的饮食和起居。 健康包括“形”与“神”两个方面,养护身体、调理情绪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必修课。时值秋季,应该以情志调摄为先,同时注意日常的饮食和起居。 情志安宁 使秋气平 情绪、...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天气候变化的时候,白天很热,让人又吃雪糕又扇扇子的,但是早晚很凉,凉风嗖嗖的,身体壮的人没有问题,但是部分体弱人群如果不注意,会被寒气伤到,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别敞着前襟,以免寒气侵袭肚腹,引发腹痛。 在中医里面,被寒邪伤到,有伤寒与中寒之别,一般如果体表被寒邪伤到,叫伤寒,如果我们咕咚几...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所以秋天养生,应以“养肺”为先。 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常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本身有呼吸系统宿疾的患者也容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外...

秋燥认知的四大误区

秋燥症状并不是多饮水或者简单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便能缓解的,一定要对“证”,才能有效预防。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的意思是天气变冷,露水结成霜。即便秋季带来降雨也不能明显缓解秋燥的环境,反而更让秋凉时节“凉燥”的威力加大。 对于秋燥...

秋分天渐凉 四大养生细节保健康

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要准备好换季的秋装,以防着凉感冒。此外,以下的四个养生细节也要注意。 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要准备好换季的秋装,以防着凉感...

秋季进补冬虫夏草不可乱吃

秋季一到,“进补养生”又开始成了许多市民生活中的重头戏。做为名贵补品的冬虫夏草即能补阴也能补阳,很多人认为冬虫夏草什么人都可以吃,其实不然。 秋季一到,“进补养生”又开始成了许多市民生活中的重头戏。做为名贵补品的冬虫夏草即能补阴也能补阳,很多人认为冬虫夏草什么人都可以吃,其实不然。 冬虫夏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