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健身都要做些什么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运动养生455
气候寒冷,人体各器官系统保护性收缩,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力和伸展性降低,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再加上空气湿度较小,所以使人感到干渴烦躁,身体发僵,不易舒展。

  1. 热身活动要充分。气候寒冷,人体各器官系统保护性收缩,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力和伸展性降低,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再加上空气湿度较小,所以使人感到干渴烦躁,身体发僵,不易舒展。如果不做热身活动就锻炼,往往会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所以在冬季进行健身锻炼时,尤其是在室外,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通过慢跑、徒手操和轻器械的少量练习,使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后,再投身到健身运动中。

  2. 衣着厚薄要适宜。冬季进行健身运动,开始要多穿些衣物,穿着衣物要轻软,不能过紧,热身后,就要脱去一些厚衣服。锻炼后,如果出汗多应当把汗及时擦干,换去出汗的运动服装、鞋袜,同时穿衣戴帽,防止热量散失。另外,在室外进行健身锻炼更要注意保暖,锻炼完后身体发热较多,总想凉快一下,但切不可站在风大的地方吹风,而应尽快回到室内,擦干汗水,换上干净衣服。俗话说:“寒从脚下生”,由于人的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较少,加上脚的皮下脂肪薄,保暖性差。所以冬季在室外进行健身活动特别容易感到脚冷。若头、背、脚受冷,冷空气从皮肤和口鼻侵入肌体,不但影响健身锻炼效果,还会感冒生病。

  3. 锻炼方法要合适。由于冬季寒冷,身体的脂肪含量较其他季节有所增长,体重和体围相应增加,这虽然对瘦人增重长胖有益处,但肌肉轮廓、线条和力度的发展不够理想。因此,冬季健身要提高锻炼的强度和力度,增加动作的组数和次数,同时增加有氧锻炼的内容,相应延长锻炼时间,用以改善机能,发展专项素质,消耗体脂,防止脂肪过多堆积。另外,注意锻炼间隙要适当短一些,尤其在室外应避免长时间站立于冷空气中。如果间隙时间过长,体温下降,易使肌肉从兴奋状态疲惫下来,这样不但影响锻炼效果,而且再进行下组练习时容易受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2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季健身都要做些什么” 的相关文章

经常下蹲对心脏有益

研究发现,经常下蹲对心脏有益。一起一蹲,肌肉一紧一松,相当于为血液循环增加了一股动力,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 研究发现,经常下蹲对心脏有益。下蹲时通过双腿肌肉对血管的挤压作用,能加快静脉血液回流,站起来时,双腿肌肉放松,动脉血又快速流入原来被挤压的下肢血管里,这样一起一蹲,肌肉一紧一松,相当于为血...

长寿从散步开始

散步是一项有益健康的活动,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散步是一项有益健康的活动,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散步既不需要任何体育设施,又不需要指导老师,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锻炼项目,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散步是理想的锻炼方式之一。散步的益处很多,但是也需要因人而异。不同的体质...

慢性肺病日常保健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中老年人常见病。除了进行积极的治疗外,平时的运动保健也很重要。通过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减轻呼吸道阻塞的程度,改善肺通气量及血液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缓解症状,增强心肺功能。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中老年人常见病。除了进行积极的治疗外,平...

踢毽子 利腿脚

踢毽子是是一项全身的运动,不仅要用腿脚,而且还要用腰协调配合,且上肢也要随同自然摆动,使整个身体协调性加强。常踢毽子的人,身心畅快,步履轻盈。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喜爱,它是一项全身的运动,不仅要用腿脚,而且还要用腰协调配合,且上肢也要随同自然摆动,使整个身体协调...

老人运动要注意下肢锻炼

经常甩腿扭膝,能疏通血脉,增强膝部关节韧带等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柔韧灵活性。运动时,时间和运动量应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以运动时和运动后无明显疲劳不适感为宜 大家都知道,下肢的衰退的确早于上肢。腿是人体主要承重肢体,它有着人体中最结实的关节和骨骼,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和骨钙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性丢失,血管...

登山:慢步缓减衣

宜人的秋季是登山运动的黄金季节,不仅可调心养肺,提高内脏器官功能,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宜人的秋季是登山运动的黄金季节,不仅可调心养肺,提高内脏器官功能,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登山时应有以下注意登山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