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夏食鲜桃注意忌宜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35
中医学认为,桃肉味甘酸、性温,归胃、大肠经;具有养阴、生津、润燥活血的功效;主治夏日口渴、便秘、痛经、虚劳喘咳、自汗等。

随着桃子的逐渐上市,让每一个爱吃桃的人可以大饱口福。桃作为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以其果型美观,肉质甜美、汁多味香,被称为“天下第一果”、“美容大王”。

中医学认为,桃肉味甘酸、性温,归胃、大肠经;具有养阴、生津、润燥活血的功效;主治夏日口渴、便秘、痛经、虚劳喘咳、自汗等。古人云:“桃为肺之果。”故肺病患者宜吃,可作为虚劳喘嗽之人的辅助食疗。

桃中含铁量较高,在水果中几乎占居首位,对小儿和妇女的缺铁性贫血有辅助治疗作用;在100克新鲜桃子中,含钾202 毫克,含钠量仅1毫克。这对水肿患者来说,有利于利尿消肿;桃子含较多的有机酸和纤维素,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从而增加食欲。所以,对于贫血之人、浮肿患者,以及胃纳欠佳、消化力弱之人适宜吃些桃子。

桃虽好吃,但不可多食。李时珍曾说:“生桃多食,令人膨胀及生疮疖,有损无益”。 以下四类人最好少吃或不吃桃子:

1.平时内热偏盛、易生疮疖的人,不宜多吃。

2.最好不要给婴幼儿喂食桃子,因为桃子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婴幼儿肠胃透析能力差,无法消化这些物质,很容易造成过敏反应。

3.体虚多病的病人以及胃肠功能太弱的病人不宜食用,因为它会增加肠胃的负担。

4.吃桃会引发过敏的人群,当然也要忍住诱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594.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夏食鲜桃注意忌宜” 的相关文章

清热解毒空心菜 两款简单药膳方

清热解毒空心菜 两款简单药膳方

中医认为,空心菜味甘性寒,入肠、胃经。具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鼻衄、便秘、淋浊、便血、尿血、痔疮、痈肿、蜇伤、蛇虫咬伤等。 民谚“南蕹西芹,菜蔬之珍”,是说蕹菜乃是菜中佳品。蕹菜俗名空心菜、通心菜。鲜嫩青绿的蕹菜,清香淡雅、清脆爽口,容易消化,且营养价值较高,适合中老年人和小儿食用...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紫苏有着草本植物特有的清新气味,微苦,带一点薄荷的清凉,适合给厚重的油脂做点缀,也能为鲜味增添层次感。 紫苏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卵圆,单面或双面呈现紫色者为紫苏,叶片纯绿者为白苏,两者性味相似,常混作一谈。 紫苏古称“桂荏”,“荏”为白苏,萌发之初风姿怯弱,颇得文人墨客的喜爱。《诗经...

立秋过后 用膳食赶走三伏带来的湿邪

立秋过后 用膳食赶走三伏带来的湿邪

立秋过后,闷热燥湿的天气有所缓解。可是,炎热的夏季虽走,但我们身体多多少少被湿邪入侵。 8月8日立秋,立秋过后,闷热燥湿的天气有所缓解。可是,炎热的夏季虽走,但我们身体多多少少被湿邪入侵。湿邪滞留体内,难免作恶。浑身无力、食欲下降、大便稀溏、不思饮食、皮肤湿疹等都可能是湿邪入侵的表现。 不妨...

玉米须养生小吃食3款

玉米须养生小吃食3款

玉米须可以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还具有抗痛风作用;因此,玉米须具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故有“一根玉米须,堪称二两金”之说。 眼下,北方的夏玉米长势正旺,一片片青青玉米林在广袤的田野蓊蓊郁郁,蔚为壮观。那一杆杆秀颀的玉米开始孕穗,它雌雄同株异位花序,最顶端的是雄花序,也称天花;中部由腋芽发育而成...

南瓜藤做菜好吃又疗疾

南瓜藤做菜好吃又疗疾

南瓜藤别名番瓜藤、盘肠草,具有平肝和胃、通经胳、利血脉,治肺结核低热、胃痛、月经不调、烫伤等作用功效。 南瓜藤,是极易生长的一种蔬菜。每到暑夏,回老家乡下走走,家家房前屋后的空地上,都被南瓜藤蔓延得郁郁葱葱,还有朵朵金黄色的花儿点缀其中。一把南瓜藤有叶、藤、茎、果,四位一体,盛在一盘里纠结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