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养生 > 正文内容

放风筝 去病根儿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运动养生558
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里,曹雪芹借探春之名写了一首《风筝》灯谜诗:“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把放风筝的人、季节以及断线时的情节,描写得生动感人。

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里,曹雪芹借探春之名写了一首《风筝》灯谜诗:“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把放风筝的人、季节以及断线时的情节,描写得生动感人。在我国,放风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鲁班首创了“木鸢”,这是最早的风筝。后来以纸代木,称为“纸鸢”。曹雪芹对风筝颇有研究,是个精通风筝制作和引线乘风的行家,他曾编著《南鹞北鸢考工志》,专门介绍风筝的扎、糊、绘、放四大技艺,因此能在《红楼梦》里淋漓尽致地写出放风筝的逼真场景。曹雪芹又是医学专家,他的“让病根儿随风筝放出去”,从健身、康复的角度来看,也具有科学原理。

春天放风筝有利于新陈代谢

漫漫严冬,人们长时间闷在室内,不免感到压抑。春光明媚之时,室外便会出现饱览春光的人群。而此时,放风筝既可领略春色,又能活动筋骨。放风筝选择的地点一般在郊外、山坡或广场,开阔的场地,牵一线而动全身,动静有致,张弛相间,使全身上下得到活动,上肢犹如拔河,下肢好比跳舞,对健康大有裨益。同时,放风筝能沐浴阳光,在人烟稀少之处呼吸含有丰富氧气和负离子的新鲜空气,有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放风筝有利于养性固志

放风筝时风筝随风飘摇,手要随风力大小而收线放线,脑要随风筝高低左右而做出反应,手、脑协调对风筝作出随时调整。此时,观筝聚神,眺远处之目标,温近处之花香,心平气和,烦恼、忧愁会一古脑儿随风而去。放风筝对于调节脑力劳动者的生活,对于精神抑郁、神经衰弱、老年痴呆者,有促使康复的效果。

放风筝有利于护眼明目

放风筝时,极目蓝天,碧穹中的风筝摇曳翻滚,忽高忽低,时左时右,眼睛随目标不断转移,能有效调节眼部肌肉、神经,对于减轻视力疲劳,预防近视,有很大的好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42.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放风筝 去病根儿” 的相关文章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踏青是一种舒展筋骨、增强体质的健身活动。 春天来了,暖风吹拂,万物复苏,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大自然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人们外出游玩的黄金时机。 选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漫步于芳草野花织就的山道、小径之上,或徜徉于绿柳如烟、清流淙淙的小溪、小河岸边,或登临于被修竹茂林所覆的山峦之...

慢性肺病日常保健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中老年人常见病。除了进行积极的治疗外,平时的运动保健也很重要。通过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减轻呼吸道阻塞的程度,改善肺通气量及血液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缓解症状,增强心肺功能。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中老年人常见病。除了进行积极的治疗外,平...

运动处方都包括什么?

运动者根据自身的性别、年龄、体质强弱、兴趣爱好、时间分配等,来选择一种或几种运动项目,对运动的强度、运动时间都要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这就是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由于运动处方的特点是讲究运动的个体化、合理化、定量化、趣味化和科学化,所以运动者能够做到适量运动,持之以恒,就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运动者根...

猴戏养心术

新的一年,大家养生不妨从“心”开始。因为新年冬春交替之际也是心血管病的多发季节,此外,不少人的精神也有待调整,大家都希望能精神焕发地迎接新年,所以这个时候最适合习练“猴戏”健身。 新的一年,大家养生不妨从“心”开始。因为新年冬春交替之际也是心血管病的多发季节,此外,不少人的精神也有待调整,大家都...

秋季养肺话太极

太极拳训练对于中老年人有耐力训练的效果,因此可以有效地维持和促进心肺功能。太极拳运动不受时间约束、不受空间限制、不需设备、不费金钱,而且运动伤害很少,很适合推广为一种国民的健身运动。 太极拳训练对于中老年人有耐力训练的效果,因此可以有效地维持和促进心肺功能。太极拳运动不受时间约束、不受空间限制、...

盛夏运动注意事项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根据节气调整养生方法的传统,所以天热以后通过运动进行健康保健要特别注意顺应气候要求。下面介绍夏季进行运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根据节气调整养生方法的传统,所以天热以后通过运动进行健康保健要特别注意顺应气候要求。下面介绍夏季进行运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穿着棉质服装...